杨冬胜
一
知晓社火一词时,窃以为社火只生长在中国的西北,是独有的产物。以为博大、神秘的湘西无此形式,竟无言以对。然而心有不甘,百度了一回,方知社火的定义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作为湘西人心里的那份惴惴不安,才归于平静。
然而,这种平静也是表面的,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多年以来,我一直念叨和温习着远年的庆祝春节的狂欢影像。
湘西的正月,花灯是一件重头戏。花灯,不知何时传入此地,尚无凿凿考证,但人们就是喜欢。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永定县志》载:“元宵前数日,有龙灯、狮子灯等戏,鼓乐齐喧,自十三日放灯,十五日罢灯。”其中还是未提到花灯。而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续修永定县志》载:“岁时初三日后,城乡盛鼓吹,扮鱼龙、狮子、花灯诸戏,而初九曰上九,十三曰上元,十五元宵尤盛。”花灯以“二小”(小丑小旦)歌舞为主。由于许多花灯词涉及风流韵事,旧时小旦由男孩担任。建国后,小旦方由女孩担任,小丑画三花脸。表演形式是“二小”登台,载歌载舞,五至七名玩灯者帮腔。满脸绯红俏丽的女旦,手挽兰花指诀,右手拿着绿色或者粉红的扇子,旋转地舞动着腰肢;那画三花脸的小丑,憨态可掬,白鼻短髭,头抹丝帕,身穿对胸马褂,腰抹手巾,肚前或右腿边垂巾带。根据表演内容,或手执油纸扇,或拿马鞭、笛子、烟杆等。清代的一首“竹技词”对湘西花灯有四句生动的描写:“各村花灯闹元宵,香扇翩翩手慢摇。日上车篱人未睡,歌声听唱雪花飘。”
多年前,腊月刚到,爹就和一伙人开始酝酿着操练花灯的事。白天,爹一索子将牛栓在山上或者关在牛栏里塞一捆稻草任凭牛肆意妄为,就和他的活计们操练花灯去了。锣鼓一响,二胡一拉,花旦和小丑挥舞着粉色的布扇,腰肢扭动,清泉潺湲般的声音——“小妹子开呀店哪,坐在大路边哪,一卖烧酒二呀卖面,哪一个来吃酒啊,谁个来吃面哪,小小的生意儿要啊现钱哪。(《小妹开店》)……”便在乡村的天空下传递开来。
正月初三一到,爹和那一伙人就出发,到每个村里唱花灯去了。自然也有别的村的花灯到我们村唱,孩子们天性喜欢热闹,只要听说来了花灯,我和村里的孩子们就老远老远地跑去看。
花灯使我们愉悦,蚌壳灯则让我们好奇。乡里也有人操练了蚌壳灯。蚌壳灯俗称蚌壳、蚌壳精、蚌舞、蚌壳灯、戏蚌壳,也是一种民间灯舞。那造型像蚌壳的外形,是用竹篾扎制的,外糊彩纸或蒙彩布,四周镶以红色布边。表演时,一少女饰“蚌壳精”藏身于蚌壳中,双手抓住蚌壳作翕张动作。装扮蚌壳仙子的女孩背负着蚌壳,一翕一合,在乡民准备的平坦的土台上,或翻滚,或蛰伏,和凡间的男生进行着一场异界之恋。善良的渔夫总是站在捍卫爱情的层面上做一个慈善者,为男生通风报信,逃脱人间传统卫道士的干预。那年,我刚好十岁,在舅舅家看过。黑压压的人围满了场地,我坐在舅舅的肩上,目睹着蚌壳仙子的漂亮容颜、舞动的腰肢以及翕合自如的蚌壳,陶醉其中。那场表演,于今已然二十余年,我的脑海里依然记忆犹新。
舞狮舞龙则就更加吸引眼球。两只威风凛凛的狮子翻转腾挪,上高台,跳跃、俯冲、抢夺圆球,进行着争夺花魁的表演。在一阵阵锣鼓钹的剧烈打击乐声中,观看者呐喊喝彩,表演者意气风发,更加卖力。三米多高的高台,舞狮人一跳一跳,步步高升,模拟狮子挠眼、舔舐的动作,把狮子的动作描摹得生动形象。忽而又从高台上跳跃而下,人们的惊悸还没有平静,舞狮人的精彩表演又开始了。舞龙时,男男女女穿戴着民族服装,高举着精心糊制的龙,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前忽后,似乎一条活泛的龙在运动。锣鼓是强心剂,演员振奋,观众痴迷。
唱土地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庆祝方式。艺人一方面赞颂土地神祗,预祝年成的丰收,另一方面也得到了物质上的一点小收益。唱土地的艺人可单可双,常常身着黑色衣服,宽大的服饰,一副土地爷的装扮,手执一只弓锣,当当当,随口应答,“堂屋四四方,财宝用仓装,堂屋四只角,财宝撮箕撮……”奉承话像音乐,听着爽快,一年的丰歉在兆头上皆可观之。呵呵呵,艺人乘兴而去,主人乘兴而放飞希望,其乐融融。
二
当物质的需求和人们的活动半径改变的时候,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就发生了质的改变。我想这可能导致是乡间社火枯竭的主要原因。我一直用这句话安慰着自己。
自1995年之后,乡间的春节就像一潭死水,空气里的稀稀散散的爆竹鸣放的声音标志着乡村的春节已开始徒有虚名。那是人们祭拜祖先时燃放的鞭炮。这一时段出生的孩子们俨然不知道花灯是何物,就更别说舞狮舞龙、唱土地了。他们热爱的是赌博、QQ聊天、网游。青年们忙碌的是钞票,说钞票才是硬道理。正月初三、初四,一溜烟从湘西州到广州,从湖南到海南,坐火车换轮船一切抓紧时间。老人们仰天长叹,世风日下,旧俗弃之如敝屣,奈之若何。这能怪他们吗?谁还会坚守土里刨食做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傻事呢?
穷则思变变则通,我说这是大势所趋。爹不懂,幻想重修旧业,操持花灯。腊月刚到,一连几个晚上串门,想邀聚他以前的伙计操一支花灯修饰一下春节。结果没几个热心人支持,不是推三阻四,就是恶语相向:老杨,不比你儿子有工作,我们瞌睡都睡不着,做梦都在想赚钱,哪有你这个闲心。爹蔫得像根老苦瓜,独自坐在火塘边兀自拨火,生闷气。我不断对爹进行开导,说爹你得看开点,不唱花灯也没好大个事。你实在要看,我买两个碟子给你放,让你天天看。至于人们不再热衷于花灯,主要是人们心里想着的是如何赚钱,唱花灯又不能当钱用,现在人们的想法不同了。不像你们那个时候,不兴打工,一天只晓得土里刨食,一年干辛苦了,腊月间、正月间玩一下理所当然。爹听了只是叹气,一甩手,说罢了罢了罢了。藏起了他玩花灯的工具,不再言语。有时候雅兴涌上心头,一个人也就唱了起来:“ 花儿挑一担呀哈哈……”。似乎就温暖了平淡如水的春节,形容了春节。
我想,乡间社火的气数可能已尽。我也没抱多大希望,在我三十岁以前,意念之中对于社火的存在是可有可无的,我只对下象棋、写字、看书、涨工资感兴趣。endprint
我和爹的认知不是在同一个层次,我和爹在不同的期望值和精神领域里努力、运行,互不干涉。
三
时间流逝,白驹过隙。我已经多年没有看见乡间的社火了。我想社火可能已经是过去式了。但一个偶然的机缘,却让我看见了星星之火。
2010年,在区文化馆工作的宋老师电话里说尹家溪镇的马儿山村在正月间要表演春节庆典活动,要我帮忙制作蚌壳灯的道具。在讶异之后,我速速赶到了宋老师的家。宋老师说要我在篾质的糊纸的蚌壳道具上画上蚌壳的纹理、色彩。
已经多年不拿画笔的我,手都有些抖动。一方面是我的绘画技艺已经生疏,变娴熟起来需要时间温习,但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能亲手绘制蚌壳灯道具,有种惶惶然,怕那藏在心中的蚌壳仙子归咎我胡乱涂鸦坏了她的仙衣。我小心谨慎,凝神聚力,但还是遭到了宋老师的严厉批评:你看看,那根线条不圆熟,那块色彩分明没有层次感,没有立体感,重画。我满是腹诽,但还是全力以赴。宋老师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虽然她已经年届五十,但是做事依然很认真。她自己也画,她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地描画着,坐在那儿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湘西的腊月间已经很冷了,但她没有生火。她说她宁愿感冒,手被冻僵,也不愿自己的疏忽大意使正在进行制作的道具毁于星火之间。
宋老师能坚持,我又能说些什么呢。我只好按照她的要求继续绘制道具。白天绘制,晚上在昏黄的灯下依然绘制。在做完那些蚌壳灯的道具之后,她说还要绘制一些傩神的脸谱。我有些诧异,在钞票中忙碌的人们,咋就关注起蚌壳灯、傩神了呢?
宋老师跟我说,数典忘祖是绝对的错误,对于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极其危险的。花灯、唱土地、蚌壳灯、舞狮舞龙、唱山歌、傩愿戏是我们土家族春节的传统庆典节目。它们活着,我们就可以和祖先们进行着精神上的沟通和续接。现在,我们文化部门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在竭力挽救和传承这些古老的技艺和习俗……
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我咋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我开始虔诚地接受她的上课。她说马儿山村的这次春节传统庆典是她导演和赞助的,正月初三正式开演,希望我能参加。
四
2010年正月初三上午,寂寞的马儿山村一下子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村里楼宇屹立,贴的各色漂亮的瓷砖像一张张精于修饰的脸,彰显着富庶,散发着现代气息,整个村子的面容已然别于从前。
一个个火红的小型灯笼挂在民居的房檐下,四个庞大的灯笼在村部上空飘扬着。红红的春联贴在各家的门楣,爆竹、礼花不时地响起,浓浓的节日氛围在空气里弥散。美丽的姑娘们装扮一新,帅气的小伙子或身着时尚服装或西装笔挺,大爷、大妈精神矍铄满面春风,机灵的孩子各自选择着最佳观看点……一切令人兴奋鼓舞。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表演开始了。长长的龙披红带绿,一个个舞龙人裹着红黑相间的头巾,身着缀满银饰的土家服装,精神抖擞,表演着不同的动作——挥动的龙身时而突起,时而低回,时而左倾,时而右覆,龙头倏地昂首,蓦地俯首,偶尔头尾相顾,舞龙人戏法般地变幻着队伍,这条一百多米长的龙宛如影视剧里的龙灵巧自如。欢笑声、呐喊声、掌声,声声入耳,还有咔嚓咔嚓的拍照声,光影里那一个个洋溢的笑脸瞬间被定格。
舞狮的在高台之上,跳跃翻转,抢夺彩球,一系列滑稽的动作惹得人们掌声雷动。年轻的小伙虎虎生风,将一个个动作几乎玩到了极致。敲鼓打钹的老人精神矍铄,脸带喜气,那铿锵的节奏让舞狮的演员精神百倍,让观众目不转睛。
宋老师满面春风,风风火火。遇到她,我仅仅跟她打了个招呼,她又到其他表演节目的现场忙去了。
我走到表演蚌壳灯的地点。果然,我画的蚌壳道具派上了用场。蚌壳仙子那翕合自然的手法、曼妙的身段、银铃般的音调,令我跌落到一个远古的神话里不愿自拔。他们的眼神变得清澈、淳朴、宁静,没有喧嚷,没有推搡,像一棵棵享受着春阳的树。
还有,那久违的花灯还是那么熟悉,调子依然那么古老。远古和现在在一句句唱词里得到了转换,人们体味着过往,温习着远年,显得那么平和。
马儿山村举行的春节传统庆典,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据说,他们村成立了龙狮武术队,得到了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他们的演员可以在村中的农家乐进行表演,也可以受聘表演,他们的演员都是兼职的,工作表演两不误。宋老师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在旅游盛行的湘西,人文和民俗表演是也一张牌。进行民俗表演是大有可为的,传承条件也是得天独厚的……
咀嚼着宋老师的话,我想湘西的社火又要燃烧起来了。社火不仅是旧时的五谷丰登的希冀,也是文化积淀,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五
年龄递增使人趋于厚重,走向成熟。
从马儿山村观看一天回来,带着感慨,我开始在想像我们村的社火了。我想,我们村的人们是否也可以一面赚钱,一面兼职民俗表演。既不耽误发家致富,也传承了文化,何乐而不为。
我打算和爹谋划这件事。但我发现爹已经走到我的前面去了——爹在腊月间就已经操练好了一支唱花灯的人马,在正月初三那天已经出门唱花灯去了。他的几个伙计技痒多年,一直无法医治,唯有重操旧业方能药到病除。二胡、锣、鼓一响,花旦、小丑折扇舞动,腰肢旋转,熟悉的唱词,把他们带到了年轻的时候。他们不图钱,图的是个高兴,自我陶醉,东家喜欢给个二十、三十元,给的少也无所谓,一笑而过。
几天终了,我问爹,这年头谁扮演的花旦、小丑啊。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个问题,习惯了时尚潮流的潮男潮女们谁还会愿意把自己往古董里搬呢?爹说,这个问题解决得有些意外——村里有两个学生娃说他们在学校的兴趣小组里唱过花灯。爹说完,一脸高兴。他似乎获得了某种预示。
我错愕了许久,继而是感佩,感佩人们开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
我想,社火回归的脚步近了,一是人们认知上升了层次,二是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旅游的需要,三是经济上的效能和物质上的相对宽裕。曾经丢失的社火,又开始在乡间燃烧了起来,不能不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能让人们多一份精神的回归和传承,虽说任重道远,但我却看到了曙光。
2011年的春节,我们村里有一支花灯表演队,有两位艺人表演唱土地,窜村到户送演上门。虽然微不足道,但这已经是自1995年以来的奇迹了。这标志着我温习社火的记忆的结束,同时,回归的文化的民俗的春节也即将开始,古老的技艺也开始有了传承。我的心里充满欣喜,像一个漂泊多年的人抵达故园时的那种神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