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娜
奉献的柞树
◎姜 娜
秋的山坡,草木枯败,萧瑟得令人黯然神伤。突然,山坡上,一丛丛鲜黄色的灌木,明亮了我的眼睛。我知道,那是故乡的柞树!
柞树常绿,霜降过后,叶子变得明黄进而发红,像一团团热情的火焰,这在凋蔽的深秋很是醒目。柞树生命力顽强,在我家乡几乎随处生长。我对于柞树的印象,是从辛苦的养蚕开始。
童年的一个清晨,我被嘈杂声惊醒。姐姐们早已起床,正忙碌着将孵养柞蚕的大笸箩搬弄出房门。这些蚕是前些天孵化出来的,我们每天都从二年生的小柞树上采来最鲜嫩的叶子喂养它们。经过十几天的精心呵护,蚕长得稍大些,就可以放养在山林里了。
故乡的山耩地,坡多、沟深且贫瘠干旱,种不出好庄稼。柞树却可以耐得住这样的环境而生长得郁郁葱葱。春风中,它们舒展了油亮的叶子随风舞动,一副欣欣然的样子。
放养蚕的柞树,大多已被伐去主干,长成灌木。高度,最好是选择一人多高的;太高的,不利于结茧后的采收。放养蚕的工作很简单,只需要连叶带蚕轻放到柞树的枝杈间即可完成。蚕有“向上”的习性,会自行上爬到枝叶。柞树的叶子,含有大量的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成分,非常有利于蚕的成长。不出三五天,放养蚕的柞树,叶子就被吃光。我们就用剪刀连蚕带叶一齐剪下,将蚕剪移、分移到其他树上,以保证它们有足够的食粮。风停人静的时候,我们甚至能听到蚕吃柞叶发出的“沙沙”声。日子一天天过去,再经过几次剪移,春蚕就渐长得肥健,直到它老熟结茧的50多天里,一只蚕大约要吃掉三十几克柞叶。待至老熟,蚕就在枝头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用腹足倒抓柞枝,吐丝将树叶缀合成一个筒,缩在筒里继续吐丝直到最后结出白白的茧。
蚕农们乐呵呵地收茧而归,换得一张张钞票供给孩子上学或应付日常的各种花销。而柞树奉献出一春的鲜叶,依旧笑迎清风。它沐浴在阳光雨露中很快又生长得枝繁叶茂。秋后,农人们将枝条截下,留以冬季取暖,而来年春天新萌发的嫩枝叶,正好又是下一季柞蚕的饲料。不光叶子有用,成材的柞树木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好料。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柞树又有了更广泛的用途。它的果实能制成食品、酒精及橡油,以满足生产生活的不同需要;果壳和叶子可以提取单宁,用于制革、印染及渔业生产;较厚的柞树皮层又是制作工业软木的最好材料。故乡的山耩地,贫瘠干旱,却养育出浑身是宝的柞树,而柞树,年年生长,源源不断地为乡亲们带来无尽的财富!
故乡的柞树,当真是奉献的柞树!
路过一处盛产樱桃的乡镇,公路在群山之间蜿蜒曲折伸向远方,道路两旁的山上尽是樱桃树,正是成熟的季节,枝头上挂满了鲜红的樱桃。果农们有的在树丛间忙着采摘,有的就在公路边上出售。新鲜甘甜的樱桃,引得路过的行人竞相购买。买的舒心,卖的开心,热热闹闹,不亦乐乎。
一位农妇正从山上下来,双臂上一左一右挽了两只圆篓,身后跟着她八九岁的女儿。圆篓里满满的全是红樱桃,仿佛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珠宝,散发着诱人的光彩。我们将车停在她的身边,打算买她的樱桃。刚打开车门,滚滚的热浪就扑面而来,火辣辣的太阳刺得人睁不开眼。我们痛痛快快给个高价,好上车赶路。农妇一听很高兴,急忙擦了把脸上的汗水,撸起衣袖给我称樱桃,一边还招呼女儿准备方便袋。可她喊了两声都没有回应。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只见那个小姑娘正盯着路边商店的雪糕柜出神。这时,我们才注意到她和女儿从清早忙到正午,都已经很累了。更何况,孩子脚上穿的是拖鞋,上山下山走了这么多山路肯定倍加吃力,她一定是又累又渴了。如果是个娇气的孩子,一定早就按耐不住、叫苦连天了。可是这个女孩却丝毫没有抱怨,神情非常坦然。算算账,农妇要回找一块钱,我急忙摆手:“忙活了一上午,也不容易。给孩子买支雪糕吧。”“不,不……”农妇急忙站起身,将钱塞回我手中,“哪能要你们的钱呢,孩子要吃,我会给她买……我会给她买……”她低下头翻弄手中不多的钞票,仿佛用哪张来买都不合适,声音也渐渐地低沉下去。孩子回过神来,认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吃雪糕。”不想吃雪糕?哪个孩子会不想呢?!分明是这个懂事的孩子善意的谎言。农妇默默地将女儿搂进怀里,眼睛里满是疼爱和愧疚,轻轻地替女儿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这一带山区,山多地少,自然条件相当恶劣,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好多人家一年到头没有多少收入,就指望着春天卖一季樱桃,以应付一年的开销。一块钱,对于我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可对于他们却是不经过一番权衡不能轻易花销掉的。山外的孩子吃够了天下的美味,可眼前这个孩子却连支雪糕也不能想吃就吃,吃个痛快。我的心酸酸的,坚持要给孩子买。经过一番推让,农妇终于收下钱,同女儿不停地感谢,我们走出很远,还隐隐约约看见她们在向我们挥手。
坐在车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块钱,在我们手中像沙子流走一样平淡无常,同样是这一块钱,却有许多失学的孩子对它充满了渴盼;同样是这一块钱,又寄托了多少贫困人民的无限希望……
(责任编辑 高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