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卫
(辽宁省白石水库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随着大凌河干流上控制性骨干工程白石水库的修建运用,大凌河防洪标准和水资源利用程度大幅度提高,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证,但同时也打破了流域内原有的天然冲淤平衡,导致泥沙在库区内淤积。
被誉为辽西文明摇篮的大凌河,北源凌源县,南源建昌县,经建平、朝阳、义县,在凌海市东南注入辽东湾。大凌河全长397 km,流域面积2.36万km2,平均降雨量433~633 mm,年均径流量17.32亿m3,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也不均匀,7—9月净流量占全年的60%左右。大凌河流经碎屑岩、火山岩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白石水库泥沙淤积采用断面法测量,整个库区共布置75个监测断面,其中干流布设56个,支流牛河布设13个,凉水河布设6个。
2.2.1 淤积总量
通过水位库容法计算,1999年白石水库蓄水至2008年淤积总量为4439万m3,平均淤积厚度0.43 m;2009—2010年,淤积总量 980万 m3,平均淤积厚度0.09 m。库区河床发生显著累积性淤积,库容不同程度减少,泥沙淤积成果见表1。
表1 泥沙淤积测量成果
2.2.2 淤积沿程分布情况
大凌河白石水库库区段深泓沿程变化见图1。可以看出,建库以来深泓线整体淤积抬升,幅度呈现两端小中间大的分布规律。牛河汇流段的淤积抬高幅度最大,汇流段上下游抬升幅度均呈减少趋势。
2.2.3 淤积横向分布情况
淤积横向分布以主槽为主,滩地很少,淤积后河床断面趋于平整。
2.2.4 淤积时效分布情况
尽管随时间呈累积性淤积,但淤积量随时间变化不均匀。水库蓄水初期淤积较大,随后逐渐减缓。
图1 白石库区泥沙淤积纵剖面图
2)汇流段河床左侧明显高于右侧,淤积后的床面有0.1%~0.2%的横向比降。
表2 淤积速度统计
表3 来水来沙量统计
表4 洪水发生日期
表5 牛河 凉水河汇流比
表5 牛河 凉水河汇流比
年份 年均流量 洪水流量牛河 凉水河 牛河 凉水河20010.290.080.570.3620040.260.100.800.8820070.270.040.450.0420100.770.070.960.40
5)汇流段上游干流水面比降与入汇角成反比关系,紊动掺混随入汇角的增大而加剧[3]。牛河入汇角为94°,凉水河入汇角为65°,也是造成牛河汇流段淤积较大的因素。
由于白石水库的运用方式不会发生改变,而洪水遭遇几率、汇流比、入汇角等条件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尽管牛河来沙量呈逐年减小之势,但洪水含沙量依然较高,牛河汇流段的泥沙淤积将持续发展,牛河口的沙坎凸起高度将越来越大,使牛河流域形成库中库局面。
[1]兰波.山区河流交汇河口的综合特性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04).
[2]惠遇甲,张国生.交汇河段水沙运动和冲淤特性的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1990(03).
[3]兰波,汪勇.干支流交汇水面形态特征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