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进,胡晓星
(1.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水利勘测设计院,辽宁 阜蒙 123100;2.丹东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 丹东 118099)
阜蒙县水资源利用保护与治水探析
王育进1,胡晓星2
(1.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水利勘测设计院,辽宁 阜蒙 123100;2.丹东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 丹东 118099)
本文根据阜蒙县水资源状况、条件、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利用、保护和存在问题,着重提出了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方略、开发目标、建设措施,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阜蒙县;水资源利用;治水方略;开发目标;建设措施
1.1 水资源总量
按水资源规划和评价要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划分 8 个流域分区、16 个计算单元,地表水资源量 34675×104m3,地下水资源量 23483×104m3,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重复计算量 11147×104m3,水资源总量(包括本地量、入境量)47011×104m3;全县地表水可利用量 32806× 104m3(包括本地水、入境水、矿排水、城排水、乡企回归水)下水可开采量 13759×104m3(包括本地水、入境水、农灌入渗水),水资源总的可利用量 46565× 104m3。
1.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阜蒙县地处辽宁省西部,受季风大陆性气候影响,属于半干旱地区。总的特征是: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温差较大,季风盛行。突出的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冷凉早霜,冬季严寒少雪。县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81.0mm,由东南 531.0mm 向北 379.0mm 递减。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3—5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12.2%,春季十年九旱;6—8 月份占 68.3%,汛期多为短历时暴雨,常出现洪灾;9—11 月份占 17.9%,秋吊五年出现 2 次;12 至翌年 2 月份占 1.6%,冬季降雪量少,土地基本没有补墒水分来源。
地表水资源量主要由河川径流量构成,地表径流年内变化基本与降水同步,全县多年平均年径流深 51.3mm。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 6—8 月份,占全年的 70.1%,春秋冬水量较少,分别占全年的 10.4%,17.8%,1.7%。年际间地表径流变化大,丰枯年份相差 4.8~9.7 倍。
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各水系、河流的河床、一级阶地和福兴地、官营子、阜新—清河门、务欢池、野马套海—大古本盆地及医巫闾山山前平原地带,各流域孔隙水含水层厚度不均一,河流平原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 30.1%,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县总量的 75.6%;低山丘陵地区分布着构造裂隙水和风化裂隙水,属于贫水区,低山丘陵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 69.9%,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县总量的24.4%。
2.1 防洪排涝
阜蒙县建国以来兴建各类防洪工程 199 处,修建堤防 172.02km,石笼丁坝 692 座、长度 27.84 km。其中: 重点防洪工程 37 处,修建堤防 82.68 km,石笼丁坝 243 座;城市防洪工程 3 处,修建堤防 6.9km,石笼顺坝 2 处; 小河道治理工程 152处,修建堤防 82.44km,石笼丁坝 447 座;完成水库除险加固5座。
东部涝区 4 个涝片易涝 耕 地面积 0.584 万hm2已普遍治理,基本达到 5 年一遇排涝标准的0.53 万 hm2,达到 10 年一遇的 0.051 万 hm2。建成排水站 4 座,配套机泵 15 台套、装机 1896kW,其中:泡子大型排水站配套机泵 8 台套、装机 1240 kW。现有干支排水沟道 51 条、长度 79.13km,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 92座。
2.2 农业灌溉
已建成蓄、引、提、灌各类灌溉工程 6414 处,其中:大型水库 1 座,中型水库 2 座,小型水库 14座,塘坝 151 座,方塘 247 座,各类灌溉机井电井5875 眼,灌溉站点 45 座,自流引水 16 处,潜流63 处,由于部分工程年久失修,造成工程效益下降,现状完好率和利用率在 75%左右。全县现有有效灌溉面 积 3.31 万 hm2,其 中 :节水灌溉 面 积1.51 万 hm2。农业灌溉机械保有量 5888 台套,装机 2.74×104kW。另外,农民自办小型、微型水利工程20147 处。
2.3 供水改水
坚持保障县城工业与居民生活、农村饮水解困与防病改水为重点的供水工程建设有了很大发展。1981 年兴建了县城自来水水源,先后进行 3 次扩建改造,工业自备井水源达到 12 处。“十五”期间兴建了碱锅水库县城供水、杨家荒潜流、高科技绿色生产园区供水工程,新增日供水能力 15000 m3/d;建成小城镇供水工程 7 处;农村饮水改水工程 712 处(基本饮水 629 处、防病改水 83 处),其中:自来水 290 处,供水点 422 处,供水人口 18.62万人、大牲畜 7.48 万头。
2.4 水土保持
据 2000 年辽宁省遥感普查显示,阜蒙县有效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已达 17.67 万 hm2。“十五”期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3.32 万 hm2,现状治理面积累计 20.99 万 hm2,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 47.08 万hm2减小到 26.09 万hm2,治理率为 44.58%。
3.1 水资源总量不足
阜蒙县属于“三性缺水”地区,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水文地质以及流域条件影响,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受地形地貌、经济条件限制,属于工程性特别缺水地区;受人为因素和局部地下水含氟影响,属于水质性典型缺水地区。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为 635.1m3,耕地面积每公顷水资源 1846.5 m3,分别不足全国平均值的 1/5 和 1/10。
3.2 城市耗水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阜新市区在阜蒙县包围之中,阜新煤电之城用水量较大,其用水量占城市用水量的 75%以上,而细河水资源量仅占阜蒙县的 13.45%,高集中的城市用水使细河流域难以支撑阜新市城市经济发展。致使阜蒙县城生活和工业用水紧张,只能从其它流域调水和向市自来水公司买水来缓解、维持供水紧张的矛盾。市、县水源工程实际供水能力分别是设计能力的 61.3%、65.8%。城市缺水严重,影响城市正常发展。
3.3 用水无指标,开采无计划
全县各流域水资源不均衡,水资源丰富地区范围小,在开发利用时不做水资源评价和论证分析,无计划盲目开采;水资源短缺地区面积范围大,在开发利用时无用水指标,无控制措施;农业灌溉工程老化失修,不能发挥正常灌溉作用。农业灌溉技术落后,灌溉定额和用水量过大,灌溉效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 0.45 左右。
3.4 局部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严重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水需求的逐渐增加,城市地下水源地集中取水量大,造成细河地下水长期超采;市区设在阜蒙县的王府水厂,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已形成大面积间断性漏斗,属于掠夺性开采;由于受矿区长期采煤和城市废污水排入细河的影响,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分别超标 32.7 倍、157 倍、159 倍、5.4 倍,加剧了细河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超过Ⅴ类水质,严重影响到细河下游阜蒙县段的水资源可利用量。
3.5 水资源浪费严重,节水工作任务艰巨
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工业用水重复率不足 65.0%,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3%;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 0.45~0.49,现有节水灌溉占水浇地面积的 49.6%。阜蒙县节水措施与节水管理起步较晚,从 2006 年起被列为辽宁省节水试点县。水的利用仍处在“粗放用水、软弱调控”的状况。工农业生产及城镇供水的用水定额、农业灌溉亩均耗水量、工业产品耗水量、单位水量平均产值、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与省内先进市县比较,均有较大差距。
3.6 前期工作经费短缺,水资源基础工作薄弱
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结合区域及城市发展要求,水的综合利用与保护规划工作尚待继续加强。各流域、各片区不同保证率地表水、地下水的来水总量与需求总量,城市、农村各行各业的水量调配与缺水状况,水污染控制、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河道整治方案与实施步骤等等,还缺乏深入具体的调查研究及分析论证。
1)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方针。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以实现阜蒙县经济转型、民族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兴起的战略目标为指南,加快建立并完善防洪抗旱保障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保障体系建设。同时,按照水法法规和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水利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和稳定的水利投资体制。
2)治水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多样、合理配置、减灾兴利的原则。根据县域资源性、工程性、局部水质性缺水的实际,一是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截、涵、调、节、治水”为主,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二是有效蓄水以地表水为主,坚持控制性工程与大、中、小、微型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上下游、左右岸兼顾和坡沟河梯级拦蓄方式,尽一切可能拦蓄地表水,同时为更大程度的提供水源保障,应与内蒙古和北票市协商,在界河兴建大型水库枢纽工程调水,引水济阜。三是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涵养水源与环境治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水保工程、水源涵养林、草场改良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四是坚持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的原则。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完善水源建设体系;大力开展全社会节水措施,以节省的水资源扩大利用效益;治理污水、利用矿排水,根治水资源污染源,改变局部地区水质性缺水局面;依法管水治水,走水商品市场道路开发利用水资源。
3)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多蓄水、多引水、多提水、多利用为主。解决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重要的途径是采用不同的工程形式以拦蓄地表水为主。长远规划建设大㈡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6座、小㈠型水库 12 座、小㈡型水库 22 座、塘坝 185座、微型蓄水工程 61705 座,总新增有效蓄水量17699.2×104m3;新增城市供水量 1559.0×104m3,新增灌溉面积 1.761×104hm2; 规划修建柳河颜家沟和牤牛河六合成2座大㈡型水库,跨流域界河调水,河枢纽工程调水 5567.9 ×104m3,其 中:用于城市供水 730.0×104m3,农业灌溉用水 4837.9× 104m3。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工程措施以蓄水、保土、拦砂为主,在现有水土流失治理的基础上 新 增 治理 面 积 23.64 万 hm2,拦 蓄 、涵 养 水 量6139.4×104m3;建设 拦河引水 工程 27 处 、潜 流工程 33 处,年引水量 630×104m3;建设 110 处河边提水工程,主要是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年提水量506×104m3。
1)加大水利投资力度。除中央通过国债、各种专项、以工代赈、扶持少数民族资金给予阜蒙县一定的倾斜扶持外,其余部分由地方投入。通过各级新增财政收入,各级水利建设基金,多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办水利,通过贷款、引资,群众投工投劳等增加水利投入,解决配套资金。
2)加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制订和实行取水许可和排污总量控制,建设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社会。采用措施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继续大力推行滴灌、喷灌技术,大力推广微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继续做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保护好水资源,用好水资源。
3)建立健全水务管理体系。加快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进程,全面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合理调度和统一管理流域水系或区域的水资源,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保证。同时要加快水法规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强化执法监督。
4)进一步推进水利改革。首先深化投资体系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系;其次是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并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目的,全面建立健全具备实职职能的权威管理实体;第三是通过明晰水权管理、控制用水总量、规范用水权益,为市场配置水资源奠定基础;第四是建立用水总量和定额管理制度,制订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指标,在水平测试的基础上,计算行业节水潜力与水资源配置方案;第五是建立与取水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环境有偿治理制度,明晰水权,形成水权分配与水权交易机制;第六是突出水资源论证工作,严格水功能管理程序,建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体系;第七是科学优化配置水资源,建立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形成多元化目标开发;第七是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治理制度、奖惩制度、追究制度;第八是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取水许可、入河排污许可审批控制水资源使用总量和排污总量,有偿使用、按量征费、减量减费、超量加倍收费;第九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水价制度,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实行政府定价与运行成本核算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镇用水价格、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累进加价制度。
5)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以辽宁省第一批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尽快编制完成阜蒙县节水型社会规划,及早按规划方案实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节水农业,改革传统的灌溉制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雨水集蓄工程,解决丘陵旱地浇灌。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基本建设、乡镇供水全面实施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科学用水。
6)加强水利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工程,加大前期工作的人、财、物力投入,有针对性、重点性、全局性的开展一批骨干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建立阜蒙县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储备库。在抓前期项目工作的同时,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将其作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
TV213.4
B
1002-0624 (2014)03-0028-03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