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召, 杨 洪, 金道超, 张信扬, 程艳勤
(1.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凯里 556011;2.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有害生物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3.贵州省道真县植保植检站,道真 563500)
褐飞虱[Nil apar vata l ugens (Stål)]属半翅目(Hemiptera)、飞虱科(Del phacidae),是为害水稻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1],近30年来发生面积扩大,暴发频率增加,给我国的水稻优质高产带来了严重危害[2-4]。褐飞虱主要通过刺吸稻株汁液,造成水稻生长缓慢,分蘖延迟,瘪粒增加,为害严重时,造成稻株枯 死[5-6],还 可 传 播 水 稻 草 矮 病 毒 (Rice gr assy stunt vir us,GSV)、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 agged stunt vir us,RRSV)等病害,造成间接为害。多年来,褐飞虱是贵州喀斯特稻区水稻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虽对其发生情况有所研究[7-9],但随着水稻种植品种、耕作制度以及全球性气候的变化,褐飞虱的灾变规律也发生了改变[10-11],特别在不同地区的区域性发生规律有较大差异。
道真县地处黔北边陲,属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系长江与乌江三角地带。常年水稻种植面积9 000 hm2,70%以上的稻田分布在海拔450~800 m的地带。褐飞虱在该县不能越冬,每年春夏季虫源从我国南部稻区随气流迁入并陆续降落与为害,其迁入的迟早、迁入次数、迁入量的多少与全县褐飞虱发生轻重有密切关系。为及时掌握褐飞虱的发生动态,本试验于2009-2013年在道真县玉溪镇和上坝乡设立监测点,采用灯光诱测和系统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褐飞虱在道真县稻区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
于2009-2013年在道真县较具有代表性的玉溪镇(28°48′N,107°43′E,海拔 463 m)和上坝乡(28°50′N,107°38′E,海拔650 m)两处一季中稻种植区进行。
监测点主栽水稻品种:‘武香880’,四川绵阳市亿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优177’,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监测点使用农药:20%毒死蜱乳油,海南正业中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吡虫啉乳油,河南普朗克生化工业有限公司;40%稻瘟灵乳油,广东省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吡虫·噻嗪酮悬浮剂,东莞市瑞德丰生物有限公司;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简称甲维盐),上海艾克斯生物药业公司;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广东省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7.5%敌敌畏乳油,山东大成农药有限公司;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
仪器:佳多频振式自动虫情测报灯(200 W白炽灯),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在监测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早、晚栽类型田各2块(2010年,早栽田5月下旬移栽,晚栽田6月上旬移栽;2011年,早栽田6月上旬移栽,晚栽田6月中旬移栽),每块田不少于300 m2,其中早、晚栽田各1块作为对照田(耕种期间不施任何化学农药);非对照田:2010年,早栽田和晚栽田均于7月16日喷施20%毒死蜱乳油+2%吡虫啉乳油+40%稻瘟灵乳油、8月15日喷施30%吡虫·噻嗪酮悬浮剂+10%甲维盐乳油+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2011年,早栽田和晚栽田均于7月17日进行防治,喷施20%毒死蜱乳油+77.5%敌敌畏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4.2 灯诱调查
将频振式自动测报灯安装在高60、110 c m的基台上,安装位置处于成片稻田中央,远离其他光源。测报灯每年4月1日启用,10月中旬左右停用。每日黄昏时段开灯,次日清晨关灯,每日关灯后将诱获的昆虫取回室内鉴定,并记录诱获的褐飞虱成虫数量。如单日诱获褐飞虱数量大时,则采用分格取样,推算总虫量。
1.4.2 大田系统调查
以贵州省稻飞虱监测技术规范[12]作为主要参考。从移栽返青后开始,每5 d调查1次,查到黄熟期结束。调查方法采用白瓷盘平行跳跃式取样,定田不定点,随机取样。调查时,在盘内均匀涂上洗洁精,将盘轻轻地倾放在稻秆基部,与稻秆成45°角,快速拍打稻株,连拍3次,立即端起检查。每块系统田调查10点,每点2~4丛(视虫情,虫少时多查,虫多时少查),记录每点褐飞虱低龄(1~3龄)、高龄若虫(4~5龄)虫量,长翅、短翅成虫虫量,然后换算成百丛虫量。
采用贵州省稻飞虱监测技术规范[12]提出的世代划分标准,稻飞虱世代划分的起止日期如下:
第1代:4月中旬以前;第2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第3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4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5代: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6代:8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7代: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第8代:10月下旬以后。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制图均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
2009-2013年灯诱结果显示(表1),5年中褐飞虱始见日波动较大,其中始见日以2010年最早,为5月17日;最晚诱得褐飞虱为2009年,为7月17日。逐日监测褐飞虱上灯虫量显示,年度间高峰频次差别较大,2010年褐飞虱上灯虫量仅出现2个高峰日;2009年和2011年分别出现7个和6个高峰日;2012年和2013年分别出现3个和4个高峰日。在高峰期间2011年单日最大诱虫量达11 243头(10月1日);2009年和2010年单日最大诱虫量仅达350头(7月19日)和535头(8月19日);2012年单日最大诱虫量最少,仅为90头(7月25日)。
表1 道真县2009-2013年灯下褐飞虱的始见日、高峰日及诱虫量Table 1 Occurrence peak and firstoccurrence date and quantity of light-trap catches of Nil aparvata lugens from 2009 to 2013 in Daozhen
2.2.1 不同移栽期稻田褐飞虱的种群动态
对不同移栽期稻田褐飞虱消长情况的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6月上旬早栽田中发现褐飞虱,6月中旬,早栽田水稻正处于分蘖旺盛期,营养条件优越,田间褐飞虱大量羽化,田间种群数量增加(图1:A、B),部分可辗转迁入晚栽田为害,6月下旬以后,晚栽田中褐飞虱种群数量开始上升(图1:E、F)。褐飞虱在不同类型田中呈双峰型增长。早栽田和晚栽田均于7月16日(20%毒死蜱乳油+2%吡虫啉乳油+40%稻瘟灵乳油)、8月15日(30%吡虫·噻嗪酮悬浮剂+10%甲维盐乳油+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防治,施药后,防治田褐飞虱若虫发生量明显低于对照田。
2011年,由于气候条件影响,当地水稻移栽普遍推迟,故本年度早栽田水稻于6月5日移栽,于6月20日开始田间调查;晚栽田水稻于6月15日移栽,于6月30日开始田间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图1:C、D、G、H),早栽田褐飞虱基数较高,其中低龄若虫达32头/百丛,高龄若虫达15头/百丛,长翅型成虫达8头/百丛。6月下旬以后,田间虫量迅速上升,分别在7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初形成2个虫峰。晚栽田于6月30日发现褐飞虱,7月初,田间种群数量迅速上升,在7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初分别形成2个虫峰。早栽田和晚栽田均于7月17日进行防治,喷施20%毒死蜱乳油+77.5%敌敌畏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施药后,基本控制褐飞虱及其他害虫(稻纵卷叶螟)的大发生。
2.2.2 不同年度田间褐飞虱种群动态
不同年度田间褐飞虱消长情况的监测结果表明(表2),褐飞虱年发生量2011年明显高于2010年,且对照田高于防治田;两年中,褐飞虱若虫年发生量高于成虫。
2010年早栽防治田褐飞虱年发生量为597头/百丛,其中若虫百丛年发生量318头;成虫百丛年发生量279头,长翅型成虫占成虫总量的85.7%。对照田褐飞虱年发生量为1 080头/百丛,其中若虫百丛年发生量557头;成虫百丛年发生量523头,长翅型成虫占成虫总量的83.7%。晚栽防治田褐飞虱百丛年发生量608头,其中若虫百丛年发生量289头;成虫百丛年发生量319头,长翅型成虫占成虫总量的86.5%。对照田褐飞虱成虫百丛年发生量1 086头,其中若虫百丛年发生量516头;成虫百丛年发生量570头,长翅型成虫占成虫总量的83.0%。
2011年早栽防治田褐飞虱年发生量为3 304头/百丛,其中若虫百丛年发生量2 454头;成虫百丛年发生量850头,长翅型成虫占成虫总量的74.1%。对照田褐飞虱年发生量为3 543头/百丛,其中若虫百丛年发生量2 588头;成虫百丛年发生量955头,长翅型成虫占成虫总量的79.0%。晚栽防治田褐飞虱百丛年发生量3 085头,其中若虫百丛年发生量2 149头;成虫百丛年发生量936头,长翅型成虫占成虫总量的74.0%;对照田褐飞虱成虫百丛年发生量3 449头,其中若虫百丛年发生量2 445头;成虫百丛年发生量1 004头,长翅型成虫占成虫总量的76.2%。
图1 2010-2011年不同移栽期稻田褐飞虱消长动态Fig.1 Population dynamic of N.l ugens from 2010 to 2011 in different fields
表2 2010-2011年田间褐飞虱各虫态发生量及比例1)Table 2 Occurrence amount and ratio of N.lugens from 2010 to 2011 in the fields
褐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其在道真县不能越冬,因此前期稻田的迁入虫源时间和数量与褐飞虱种群在当地的发生为害程度有重要关系[13]。因此,分析灯下虫源的发生期以及发生量,不仅可以了解褐飞虱的迁飞动态,还可以掌握褐飞虱在本地的发生规律。本研究结果表明,贵州道真地区褐飞虱的灯下始见日和高峰期较贵州南部地区晚1~2个月[9]。从5年监测结果看,2010年褐飞虱迁入道真的时间早,但其数量和峰次都少;与2010年相比,2011年和2013年褐飞虱迁入时间分别推迟了20 d和56 d,全年高峰频次和数量有所增加,高峰期间单日最大诱虫量分别达11 243头(10月1日)和1 125头(9月15日),年度间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其原因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防治药剂的选用、天敌对褐飞虱的控制、“北虫”回迁等因素有关[14]。
褐飞虱为单食性害虫,只能在水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稻田不同生育期稻株营养状况的变动可直接影响褐飞虱各虫态的比例。在一定区域内水稻不同栽培期的混作为褐飞虱的栖息和繁殖提供连续不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对其种群发生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15]。本研究对不同移栽期稻田褐飞虱各虫态消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早栽田的各虫态发生量与晚栽田的基本持平,晚栽田发生高峰日迟于早栽田,说明早、晚栽田水稻生育期的连续重叠有利于褐飞虱转移繁殖为害。早栽田长、短翅成虫发生量均低于晚栽田,原因可能是相同时期晚栽田水稻能为褐飞虱提供更好的营养条件和繁殖空间。按照贵州省稻飞虱监测技术规范[12]划分稻飞虱发生等级,即百丛虫量大于3 000头为大发生(Ⅴ级),2 000~3 000头为偏重发生(Ⅳ级),1 000~2 000头为中等发生(Ⅲ级),500~1 000头为偏轻发生(Ⅱ级),小于500头为轻发生(Ⅰ级)。结合田间监测结果发现,2010、2011年道真县褐飞虱为轻发生或偏轻发生,这与其他地区发生量有所差别[16-17]。
通过虫情测报灯和系统田调查法调查道真县褐飞虱发生情况,将道真褐飞虱年度间发生规律总结为:褐飞虱于5月中旬有零星成虫迁入,6月下旬灯下和系统田调查均发现长翅型成虫集中迁入。由于丰富的营养条件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得褐飞虱迅速繁衍,6月下旬末至7月上旬出现第1次明显的2代若虫盛发期,7月上旬末若虫大量羽化,以致7月中旬出现3代成虫高峰期。7月中旬末晚栽田水稻正处于分蘖-拔节期,营养条件优越,部分飞虱辗转迁入晚栽田为害和繁殖,以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4代若虫盛期。受营养条件影响,8月中下旬出现一个成虫盛期,9月上旬出现5代若虫盛期。9月中旬出现一个成虫盛期,若当年气候条件良好将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出现6代若虫盛期。10月上旬末、中旬当地水稻大量收割、食料匮乏,气温下降,导致部分6代褐飞虱若虫不能完成世代而死亡。纵观全年,褐飞虱在道真县可发生不完全6代。
[1] Heinrichs E A.Impactof insecticides on the resistance and resur gence of rice plant hopper[M]∥Denno R F,Perfect T J,eds.Plant hopper:Their ecology and management.New Yor k:Chap man and Hall Press,1994:571-614.
[2] 程遐年.褐飞虱研究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Wang H Y,Yang Y,Su J,et al.Assess mentof the i mpactof insecticides on Anagr us nilapar vatae(Pang et Wang)(Hy menoptera:My maridae),an egg parasitoid of the rice plant hopper,Nil aparvata l ugens(Hemiptera:Delphacidae)[J].Crop Protection,2008,27(5):514-522.
[4] Matsu mura M,Takeuchi H,Satoh M,et al.Species-specific insecticide resistance to i midacloprid and fipr onil in the rice plant hoppers Nil apar vata l ugens and Sogatella f urcif er a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J].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08,64(11):1115-1121.
[5] 王彦华,沈晋良,王鸣华.褐飞虱抗药性机理及其治理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4):24-28.
[6] 杨洪,王召,金道超.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J].昆虫学报,2012,55(10):1161-1167.
[7] 贵州省稻飞虱联合测报组.贵州稻飞虱研究(1981~1983)[J].贵州农业科学,1984,11(5):24-28.
[8] 王召,杨洪,汪学俭,等.贵州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种群发生规律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1,27(4):464-469.
[9] 刘天雷,金道超,杨洪,等.贵州三都一季中稻区褐飞虱主害代的发生规律[J].植物保护学报,2013,40(2):133-139.
[10]林拥军,华红霞,何予卿,等.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5):1194-1201.
[11]Hu G,Cheng X N,Qi G J,et al.Rice planting systems,global war ming and outbreaks of Nil aparvata l ugens (Stål)[J].Bulletin of Ento mological Research,2011,101(2):187-199.
[12]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贵州省稻飞虱监测技术规范DB52/T396-2005,2005.
[13]程家安,祝增荣.2005年长江流域稻区褐飞虱暴发成灾原因分析[J].植物保护,2006,32(4):1-4.
[14]闫香慧,刘怀,赵志模,等.水稻褐飞虱灯下发生期及种群数量动态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08,35(6):501-506.
[15]齐国君,袁满开,吴彩玲,等.水稻种植制度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形成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0,37(3):193-200.
[16]郭世平,杨光烂.黔北稻飞虱种群的发生特点[J].植物保护,1994,20(3):22-23.
[17]郭世平,杨再学.黔北稻飞虱种群的消长动态[J].贵州农业科学,1996,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