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蜗居”一平方米

2014-02-28 07:33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蜗居处境边缘化

“九十年代以后,‘占地更多与商业‘开发简单绑定。有一种景象,现在中国随处可见。圈进高墙的一栋栋长相类同的居住高楼,配套的商业大厦,门牌冠以外文译音又缀以诸如 ‘都、‘城、 镇、‘苑、‘园、‘宫、‘公馆种种。这样人为开发以‘平方米论价的地盘,是中国当下最为波澜壮阔的‘风景……”这是“占地一平方米-处境”策展人廖文的一段话,相信,任何正生活、或曾经生活在这个“城市文明”迅速崛起的时代中的人们,对这段话的感受,以“中枪”来形容再合适不过,笔者也曾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并到现在也仍然难以告别这般“风景”。当年的那个懵懂的少年天真的认为自家所在的自诩“高端大气上档次”的“XXX苑”小区就是享受时代文明成果的所在。时至今日,当正常的呼吸都已变成奢望,才发现可能很多人真正需要的不过是自己早已拥有的东西……

自“自由”铺天盖地的袭来以后,艺术家们仿佛一夜间变成了最具发言权的“自由代言人”,而我们也随之突然变得有很多话要说、很多事想做。而当作品空间被设限、创作自由陷入不自由的处境又会发生什么呢?

作品的本身的能量是否可以承载更多社会现实价值,与寻求单一、纯粹的精英艺术品价值也早已不是二选一的议题。单从展名来看,其社会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但在对创作操作上的影响,恐怕是更大的“现实”,“占地一平方米-处境”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这种“被设限”和“不自由”的事实——参展作品不得以任何方式超出展场设计界定的“一平方米”(地面以及垂直上下部分),这一标准显然是作品表象展示和深层含义的一语双关。人们在这样身临其境的“处境”中,不仅能看到当代名家之得道作品,更能在此种限定模式下“围观”艺术家的作品能带来怎样的惊喜,体会属于艺术品的生命体征所在。之所以用“围观”,是因为这些作品无论从单个形体还是整体布展布局,都没有给人“咄咄逼人”的感受,用廖文的话来说,她计划的展场,是园林式的。而23件参展作品被浓缩在小小的一平方米之内,并不会因为磅礴的布展带来的“高原反应”使你在看到自己的渺小时“不敢作声”、甚至失去了应有的轻松和自由。

自入“囚笼”并挣脱枷锁

在被圈定的范围内,一部分艺术家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在整体的“形变”、“量变”的变异下,其所对应的社会现实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更有艺术家在这种模式下似乎带给观众一个从未见过的面貌。比如,展方为强调展览概念,特地邀请了与“土地”息息相关的艺术家,从他们特殊的社会身份和工作经验,提供了对“一平方米”特殊的讨论视角。杜坚,中国较早介入地产的开发商,目前正在建造一个占地百亩的艺术产业园区。他的“文明进程”,是从建造地基向下挖至近二十米的横切面不同年代(从1959年-2009年)的土层取土样,置于近一立方米的玻璃器皿中,观众可以从清晰地看出沃土变成建筑垃圾的过程,直观感受半个世纪开发的历史和强度。余加的“一比一万(1:10000)”,是以真实使用过的“蓝图(包括地形测绘蓝图和建筑施工蓝图)”,叠加成一个立方体(约100×100×100)。“一比一万”是国土测绘蓝图最常用的比例尺,作为成名、成熟已久、有良知的建筑设计师,余加想通过这一立方米的“蓝图”所代表的土地开发惊人的大量,提示当下占地的盲目和过剩;再如,夏小万的“包装箱”和吴少湘的“金秋”,都延续了他们作品一贯关注的问题。而夏小万多年来不断颠覆艺术品习惯的观看概念,从平面的扭曲视角到分离平面造型组合到新的空间,这次直接把“玻璃的立体作品”置于“一立方米”的、透明的“包装箱”内,作品变成了占领地面的“物件”。另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是参展的女性艺术家则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周力的“尘埃”、张蕾的“软承诺”、蒋朔的“中国花猫”,有“悬挂”要求的都是“女性”艺术家,“占地”的感觉几乎是“虚拟”的。作品形式轻透华美,制作精心精致,对处境的体验与个人敏感点密切相关。

被迫边缘化 与“被边缘化”

艺术家们似乎永远是只能愤愤不平的“刺儿头”,永远乐此不疲地对所有热门的社会矛盾要“插上一脚”,而这个问题也正像很多早已取得成功的甚至即将走向“归隐”的艺术家在公众面前,总显示出一种像是永远被“边缘化”的“楚楚可怜”的模样。诚然,10年前的问题10年后仍会出现,这绝不是稀奇事,而面临越来越窄小的生存空间(心灵空间),“占地一平米”的概念也绝对不会失去舆论的关照。而他们也似乎是到了将“精神财富”反馈社会的阶段。这种总以弱势自居、退避三舍和“哭穷”的扮相,时间久了,似乎会令人感到厌烦,人们可能也期望功成名就的大咖们能给人们带来些轻松的话题,分享他们更多的关于“成功”的体验,也许人们更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艺术中经过“提纯”的完全快乐的一面,从而消除艺术家们时常“越厨代庖”的普遍印象。

猜你喜欢
蜗居处境边缘化
画与理
蜗居中“淘金”
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
不要蜗居我们的蜗居
蜗居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
萨娜的“边缘化”写作
女性的处境及出路
蜗 居
现代雕塑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