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全景
史来贺 农村干部的一面旗帜
■ 张全景
"史来贺的事迹和精神很感人。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可集中宣传一批各类党员干部正面典型人物,使大家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习近平
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党支部(党委)书记史来贺,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1930年他出生在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受尽了旧社会的苦。1942年河南省大灾荒,他一家饿死三口人。1947年当地解放后,他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对党满怀深情,不久就当了民兵,并担任村民兵队长、乡联防队长。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剿匪、反霸、支前、土改等各项工作。1952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50年,直至2003年4月病逝。
50多年的风风雨雨铸造了史来贺坚强的党性,他从一个对党怀有朴素感情的农民,成长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50年间他带领刘庄人阔步前进,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幸福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自己先后荣获市以上各种荣誉称号50多个,比如“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党务工作者”、“河南省特等劳模”等等。他连续担任过十三至十六次全国党代会代表,第三、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中五、六、七、八届是全国人大常委。16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先后受到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国内外几百家媒体曾到刘庄采访,宣传史来贺和刘庄的先进事迹。史来贺是一个无愧于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的英雄,是中国农村干部的一面旗帜。他虽然去逝十年多了,但他的思想作风、高尚品质、工作业绩,永远值得人们学习。
史来贺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就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人民,努力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他将远大理想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看作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添砖加瓦,看作是向共产主义胜利前进的具体行动。革命战争年代,他带领群众闹翻身,求解放,保卫胜利果实。新中国成立后,他带领群众搞互助合作,并利用集体力量,改善生产条件。史来贺坚信,理想信念不是空的,跟党走,挖穷根,让老百姓吃饱、穿暖、住好,过上好日子,就是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别人送不来、天上掉不来,只能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创造。
刘庄地处黄河故道,全村1800亩土地被4条深沟分割成750多块,而且土质沙化,高低不平,无雨则旱,有雨则涝,生产条件极为恶劣,群众生活非常困难。“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茅草屋,吃的糠菜粮。”这就是当年刘庄的实际情况。为改变落后面貌,20世纪50年代初,史来贺带领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用了10多年时间,搬动200多万土方,填平沟壑,平整土地,建起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刘庄人的艰苦奋斗终于得到丰厚的回报。1957年,刘庄千亩棉田平均亩产棉花111斤,走到全国前列,刘庄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国农村的先进典型。
史来贺并不满足于土里刨食。他认为,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仅靠粮棉是不行的,还必须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工林牧副一起抓。为此,他带领刘庄人兴办起畜牧场,由3头小奶牛、10多匹新疆马起家办起了小畜牧场,并迅速发展成为拥有上千头牲畜的大畜牧场和猪场,成为刘庄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为了让刘庄群众富起来,他又向工业挺进,兴办起机械厂,从开始仅有三个半人的铁木业组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几十台机床的大厂,为拖拉机配套的小喇叭响遍全国各地,小型奶粉机销往20多个省区市。接着,又陆续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刘庄村办企业的发展,既有效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为集体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来贺继续带领群众向高科技进军,建起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华星药厂于1986年正式投产,1988年产值就超过3000万元,肌苷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祖祖辈辈的“穷棒子”第一次尝到了真正富裕的滋味。他们坚信,跟着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有奔头!
史来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一个村子里的乡亲,如果有人富得流油,有人吃不饱,穿不暖,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刘庄曾发生“统”与“分”的争论。为此,史来贺反复学习研究中央文件,分析本村实际。刘庄当时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5天就可以完成全村的收播任务,5天可以给庄稼普浇一遍水,如果把集体的机器、设备、财产分到各家各户,必然影响统一管理和有效使用。而且当时全村70%的收入来源于工、林、牧、副业,三分之二以上的劳动力已经转到了二、三产业上。这种情况下简单地“一分了事”肯定会使生产下降,引发许多矛盾。分与不分,群众当中也有不同看法。全村300多户出现三种意见:一是“不分”,占75%左右;二是“两可”(分也可、不分也可),占20%左右;三是“分”,占5%左右。主张分的人当中,思想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认为自己本事大,分了自己干,收入可以更多些;有的认为村里公共积累有几百万,如果分了,一夜之间就能成为万元户。史来贺一家一户做工作,分析村里的实际,讲共同富裕的道理,渐渐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最后只剩两户坚持自己干。根据这种情况,史来贺提议并经群众同意,成立刘庄村农工商联合社,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专业承包,把土地承包给农业专业队,工厂承包给各个企业集团。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既促进了全村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巩固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共同富裕,得到了全村人的拥护。原先分出去的两户最后也回来了。1990年李鹏总理到刘庄视察,肯定了他们的做法,给刘庄题词“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进一步坚定了他们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走下去的决心。史来贺去世前,全村的企业固定资产近10亿元,年上缴税金4500万元,人均实际收入1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家家户户住着整齐、清洁、漂亮、舒适的房子,电话、电视、空调、冰箱也成为普通用品,每人都享受村里20多项集体福利,上学、看病、养老费用全部由集体承担。刘庄人自豪地说:我们正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大道胜利前进!
史来贺一辈子只讲真话,不讲假话,不刮风、不跟风,还善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不管“风”有多么大,不管“风”自哪里来,总是有自己的主意。他始终坚持从刘庄的实际出发,从刘庄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谋发展。上世纪50年代办高级社的时候,区里规划把全乡8个村的30多个初级社合并为一个大社,并让史来贺担任社长。但史来贺认为办大社矛盾比较多,比如村与村的历史矛盾、贫富差距的矛盾、土地和其他资源不平衡的矛盾、大社规模大与干部管理水平低的矛盾等,肯定办不好,坚决不同意担任社长。他的意见没有人听。全乡8个村合并成了大社,召开庆祝大会。刘庄单独成立了高级社,同一天也召开庆祝大会。区里拒不承认刘庄高级社,不让他们参加会议,不向他们传达文件。就在这时,传来了毛主席的声音:中国农村情况复杂,从目前来看,一村一社比较好。这下子压在史来贺心上的大石头才去掉,刘庄高级社取得了合法地位。这年老天不帮忙,大社粮棉大减产,而刘庄却获得了丰收。
公社化后很多地方一度刮起“浮夸风”、“共产风”,但刘庄坚持实事求是,不虚报,不浮夸,不放“卫星”,反对平调。秋种时,公社压刘庄小麦密植,每亩要创高产15万斤。史来贺不无讽刺地说,如果这样可行的话,全村种3亩地就行了;村会计也说,如果把15万斤小麦装入麻袋放在一亩地上,能堆放两层,尖锐幽默地批评了“瞎指挥”。当时公社到刘庄搞平调,任意刨树、调粮。史来贺让来人开具收据,例如刨走了几棵树,多高、多粗等等,都详详细细地记下来。他说,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给群众一个交代,刘庄的东西哪去了;二是给干部一个清白。不久中央发出通知,彻底纠正“浮夸风”、“共产风”等“五风”,平调的东西要退赔。刘庄按收据领回7.2万元退赔款。
人民公社工作《条例》是毛主席组织人调查研究后亲自主持制定的,《条例》明确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这适用于多数农村。但是史来贺从刘庄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大队为基础。他说,规模太大不利于发展生产,太小了也不行,究竟是大是小,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他认为执行上级指示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绝不能搞“一刀切”。刘庄这种把贯彻上级指示与本村实际结合起来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支持。
20世纪70年代,刘庄有了一定的积累,经过社员讨论,要建设新农村。他到北京建筑设计院请人帮助绘制新村蓝图,并提出新村要整齐一致、节约土地、方便社员、楼上楼下、一户一院、美观大方,50年不落后。正当开工建设时,公社、县里来了人,劝史来贺“先治坡,后治窝”。史来贺说,我这里的坡早就治完了,有了条件为什么不能改善居住条件?难道要一直住在茅草房里吗?来人很生气,说他年纪大了跟不上形势,劝他辞职。他则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才40多岁,怎么就年纪大了?全县农村有几个能赶上刘庄,我怎么就跟不上形势?为了应付不测,他组织支部讨论,确定了一、二、三线责任人。他在社员大会上宣布:现在我是第一责任人,如果我干不成了,第二线接着干,第二线干不成了,第三线接着干,要像愚公移山那样一个接着一个干,一定要把新村建起来。这种实事求是、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如果当时的农村基层干部都能这样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很多问题就可能得以避免。
相信和依靠群众是史来贺一贯的作风。他担任村支部(党委)书记50年,带领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大事,改变了刘庄的面貌,但从不居功自傲,总是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他说:平整土地是群众一块一块整的,农田水利建设是群众一锹一锹干的,房子是群众一砖一瓦盖的,工厂是群众一座一座建的,个人的力量有限,群众的力量才是巨大的。他时时事事依靠群众,特别是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不仅党支部、村委会充分讨论,而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村里的大事公开到每家每户、每个村民。他常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有什么不能对群众讲的?又怎么能不听群众意见、不依靠群众呢?群众是“神仙”,是勇士,只有吃透村情民意,干事才有办法、才有底气、才有主心骨。如果忘记了群众、脱离了群众,那就是丢了根本、丢了生命,将一事无成。
关心群众生活,首先要让群众吃饱、穿暖,这是史来贺当干部的一个原则。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实行粮棉征购的时候,他从不虚报浮夸,卖过头粮(棉),而是精打细算,留足群众口粮和牲口饲料、种子、储备,同时为国家多做贡献。生活困难时期,他亲自抓食堂,抓节约用粮、计划用粮,全村没有出现浮肿病,更没饿死一个人。每当夏、秋大忙时节,或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时,他都反复强调:群众干劲越大,越要关心群众,让群众吃饱饭,睡好觉,休息好。他心里装着全村的乡亲,特别是那些困难户,每天晚上“过电影”:从村东到村西,把困难户想一遍,谁家遇到什么困难了,谁生病了,谁的孩子该上学了等等。对残疾人、“五保”户,他想得更为周到,凡是有困难的,都千方百计给予照顾。就在去世前,他还嘱托村干部去看望一位有残疾的人。他常对村干部讲,全村富裕了,千万不能把有特殊困难的人漏在外面,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要想服务群众,就要团结群众。史来贺就是一位善于团结群众的典型。即使是那些诬陷过他的人,他也不记仇,更不打击报复,而是真诚沟通,团结他们一道前进。“50年红旗不倒”并不是50年一帆风顺。实际上,惊涛骇浪、险滩暗礁、磕磕绊绊的事还真不少。上世纪60年代初,正当刘庄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胜利前进的时候,“四清”运动来了,村里来了工作组,有两位省部级干部、6位厅局级干部和50多位处、科级干部。不知从哪里刮来的风,说什么“越是红旗单位问题越多”。于是,工作组一进村就踢开党支部,把史来贺抛在一边,连生产也不让他管,而要找他的问题。开始,群众对史来贺提不出什么意见,工作队就“扎根串联”,搞了几个月,总算抓到了史来贺的“问题”。可是,一经核实,证明都是编的。史来贺是个清清白白的好干部。在事实面前,带队的那两位省部级干部也转变了态度,他们把史来贺和那十多个“根子”找到一起,批评这几个“根子”编造假情况,委屈了史来贺。然而史来贺一点也没有抱怨,反过来还劝这些“根子”放下包袱,好好搞生产。工作队撤离时,史来贺和全村群众热情相送;而在有些地方,工作队却出不了村!
最为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文革”当中,当时全县的造反派翻了天,说史来贺是“假劳模”、“走资派”,加之北京、郑州造反派的串联,让史来贺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是一位多年在外的刘庄人,写了对史来贺的“揭发材料”,如按这材料史来贺简直是“十恶不赦”。县委经过调查最终澄清了是非,证明是诬告。有关部门提出要判那个人的罪。史来贺不同意,他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对那人进行批评教育,劝其改过自新。这种宽阔的胸襟不仅使史来贺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认可,而且教育了全村的干部群众,大家心齐气顺、互相信任,进一步增强了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史来贺一心想着群众,一心想着集体,从不计较个人的名誉地位、职务高低、待遇多少。他对支部一班人说,党和群众把刘庄交给咱们,咱们就要一心一意为全村人谋利益。由于工作出色,组织上想让他到县委、地委任副书记,并正式下发了任命通知。他却说,我知道自己的工作能力,只适合干村里的支部书记,对进城做“官”一点也不动心,最后只同意“兼任”县委、地委的副书记,日常工作都在刘庄。对有的人来说,能到地委、县委任副书记,简直是天大的好事,而史来贺却泰然处之,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和公仆情怀。联想到现在有些人为了升职到处找关系,跑门路,跑官要官,史来贺这种精神就显得更加可贵,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史来贺当支部书记50年,总是吃亏在前,不沾公家分毫便宜。他兼任地委、县委的副书记,有时去地委、县委开会或做其他工作,按规定要由地委、县委开工资。他把握一条,如果村里的工分值高于地委、县委的工资,就拿地委、县委的工资,不要村里的报酬;如果村里的工分值低于地委、县委工资,就把从地委、县委领的工资交到村里,只拿村里的工分值。从这一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要求自己是多么严格,真是公而忘私的模范。史来贺当干部还有一个“诀窍”,就是不怕吃亏。他说,怕吃亏的人不能当干部,只有不怕吃亏,才能做到“说话有人听,号召有人应”,群众才服气。上世纪70年代村里建新居,在处理原来宅院中树木、旧料折价时,史来贺又一次吃了亏。他家有6棵大榆树,曾有人开价3000元都没有卖,而是全部献给了集体,群众都说“老史吃了大亏”。这就是史来贺,一个在物质上经常吃亏,但在精神上非常充实的优秀党员、模范基层干部。
史来贺心里向来只有“大家”,没有“小家”。为了集体的事,他经常忙得连家也不顾。最让人难忘的是他父亲去世时,他因抢险救灾竟然顾不上料理丧事。1963年8月天降大雨,农田一片汪洋,他带领群众紧张排水。正在这时,邻居跑来叫他,说他父亲病危了。他只顾干活,没有立即回家。邻居第二次跑来叫他,他把事情安排好跑回家时,父亲已经不能说话,很快就咽了气。他抱着父亲大哭一场,又安排妻子、姐姐料理父亲后事,自己却跑回田间排水去了。他在处理父亲丧事时倡导全村从这次做起丧事从简,亲人去世开个追悼会,废除披麻戴孝、烧纸钱、上供品等陈规陋习。从此,刘庄人丧事从简,一直坚持至今。
史来贺不仅苦干,而且苦学。他说,要想把生产搞上去,光靠出大力、流大汗是不行的,还要靠知识,靠科学种田,依靠科技致富。因此他带头刻苦学习理论,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他和几位社员曾连续8年在棉田里摸索棉花生长规律,掌握虫害活动特点和防治虫害的技术。他自学了《农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遗传学》、《生物学》、《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专业书籍。据农业专家测试,史来贺的农业知识达到了大专水平。他还总结摸索出“小倒茬,大间作,耐病品种加综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方法,先后培育出刘庄1号、2号、3号棉花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了棉花产量。“刘庄3号”还推广到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史来贺种棉经验引起了中国科学院的重视,并聘请他为特邀研究员,全国农学会聘请他为会员,他还担任了全国棉花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棉花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中国农业科学院邀请他去作专题报告,并请他参与《中国棉花栽培学》一书的编撰。他写的《运用毛主席哲学思想,夺取粮棉双高产》的论文,被收录《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科学种田》一书。一个农民党员、农村干部,这样刻苦学习,认真研究,取得被专家认可的丰硕成果,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要致富,必须建设好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支部看支书。”做好农村工作,首先要把党支部建设好,特别是要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是一条基本经验。史来贺非常重视支部建设。他说:党支部是农民群众的领路人、主心骨,支部怎么领,群众就会怎么干。史来贺认为支部工作必须坚持两点论、重点论。他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组织起来以后,党支部的主要任务必须转到领导群众发展经济上来,让群众尽快过上富裕生活。在长期的实践中,他总结出做好农村党支部建设工作必须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即书记与委员的关系,书记要发扬民主,不搞家长制;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要让群众参与决策,并监督干部;下级与上级的关系,下级要多请示、汇报,结合实际落实好上级精神;干部与自己有矛盾的人的关系,干部要主动、及时地化解矛盾,团结大多数人。同时,建立了“四不准”制度,即不准以权谋私,不准搞宗派,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打击报复,违者免职。这些规定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村干部办事公正,分配公平,换来了群众的信任,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对刘庄的党建工作经验,江泽民同志给予充分肯定,并为他们题写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走共同富裕道路”,鼓励他们继续探索,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刘庄党支部(党委)非常重视党员的思想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坚持“三会(党员小组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一课(党课)”制度,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经常在党员、群众中开展回忆对比教育,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组织起来前后的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对比、个人致富与对国家贡献的对比,提高全村人的思想觉悟,激发大家的爱党爱国热情,使干部群众更加认识到党的伟大,更加拥护改革开放以来的方针政策。刘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对党充满感情,家家户户都挂着毛主席和邓小平的画像。
刘庄富了,也有名气了。为防止大家在成绩面前产生自满情绪,史来贺教育干部群众一定不要骄傲,不要懈怠。他说,如果骄傲自满,不仅经济可能滑坡,思想也可能滑坡,甚至会走到邪路上去。他特别注意防止村干部搞特殊,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要求干部参加劳动,和群众同甘共苦。他认为干部只有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不搞特殊,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他自己从不脱离劳动,什么活都会干,“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群众说他是“拉上坡的老黄牛”。大办工业后,他又带头学习企业管理知识。人们称赞他像个“专家”。
刘庄人致富不忘国家,不忘十里八村的乡亲们,表现出很强的大局意识和社会主义应有的精神。1973年,刘庄棉花大丰收,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后还余3万多斤。当时市场价比国家收购价高出三分之一,但他们却将余棉全部卖给了国家。周围的村都称赞刘庄人风格高,大局意识强。刘庄人不仅关心本村的发展,还关心周围乡村的发展。刘庄富了,怎样带动周边的村一起富?这是史来贺经常想的一件大事。有的人认为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史来贺就组织大家学习党的宗旨,强调先富不能忘后富,还应帮后富、带后富。他们把邻近13个村庄作为帮扶对象,给他们传技术,帮他们上项目、找贷款,使他们摘掉了贫困帽子。
史来贺很重视把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他说,刘庄今后发展速度的快慢、经济规模的大小,都取决于人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们一方面自己培养人才,一方面大力引进外地人才,先后培训、招聘200多名技术人员、工程师,基本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史来贺还重视提高全村干部群众的素质,引导大家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科技和管理知识。他说:“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知识化。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就没有农村现代化。”这是很有远见的思想。
史来贺去世十年多了,但他的精神永存!刘庄村新班子和全体群众继承了他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他们“守好业、创新业”,抓住发展不放松,层层递进,步步加速。全村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先后建立了8个企业集团,还入股北京、上海等地企业,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合作组建的河南绿园药业,总投资10.8亿元,生产31个品种,大部分产品外销。2012年企业销售收入近30亿元,上缴税金上亿元。农业生产全部机械化、水利化,全村1000多亩耕地只有19个人承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每户居住面积470多平米,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集体福利40多项,老年退休金八、九千元,衣食住行学全有保障,生老病死伤都有人管,无任何后顾之忧。全村上下洋溢着文明和谐、欢乐祥和的气氛,党风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好,社会安定,人心稳定,干部群众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他们满怀豪情地追逐着自己的“中国梦”、“刘庄梦”,信心百倍地描绘着一个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新刘庄的壮美蓝图。老书记地下有知,看到今日刘庄蒸蒸日上的新气象,看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一定会欣然含笑!
(作者为中央组织部原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