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成长

2014-02-27 21:13王晓霞
中国扶贫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庄农村

王晓霞

为了破解农地荒芜、农村空心化的局面,近几年来,一批年轻人从自身做起,告别都市、走进乡村,开始了多种形式的创业。青年人返乡创业,不仅使自身获得了成长,还改善了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激发了农村、农业的活力。

为了探讨返乡青年的创业模式,分享创业经验,并请专家为他们指点迷津,2013年11月16日,由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乡建中心、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的“返乡青年汇北京站活动”在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举行,200多位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返乡创业青年参会。

服务要统一就得理念统一

杜娟 北京甜利农果产销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我们樱桃幽谷2000年建园,现在共有53户农户从事樱桃种植。樱桃的储存期很短,成熟之后一个月内就要销售出去,这对农民来说很难。于是我们就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可以整合力量进行统一宣传、管理、服务、营销,从而打造一个统一的品牌。这几年走下来我们发现,尽管合作社也缺钱,但最缺的不是钱,真正最难改变的、最需要改变的,是人的素质。只有理念、追求一致,才能服务一致。现在我和我们合作社的成员也是在一起成长,我们会一起讨论、一起走出去学习,比如去外面的葡萄园、葡萄酒厂参观。

近两年我们沿着进村道路做了不少标志性建筑,水果大门、水果雕塑等,这些建筑一方面以其美观的特点起到吸引眼球、指示方向的作用,同时,也是对我们樱桃幽谷产业的很好宣传。我们村子有一座牛山,关于这座山还有一个故事,说山到了晚上就会变成活牛,晚上出来吃庄稼,越吃庄稼越旺。我们就以这个传说为主题做了雕塑,刚做完时,村子里就有两个老人过来跟它合影。在这个雕塑中,我们还把我们获得的一个三星级示范园的奖牌镶嵌进去,这既能起到宣传作用,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个监督,希望社员、游客都能以此为标准来监督我们,让我们做得更好。

为了把我们的樱桃、苹果等水果产品和休闲农业推广出去,我们利用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把水果的生长过程及时报告给关心的顾客,把园区的动态及时宣传出去,这样,到了能采摘的时候,顾客自然就会来采摘、旅游。这就是故事的吸引力,其实卖产品就是卖故事。

我们的衣食需要乡村

王宁 河南省登封市归朴农园创办人

我来自河南省登封中岳脚下,现在家乡做归朴农园的尝试。我认为农业应该顺从天道,所以我们以道家思想、以阴阳图为文化,流转了1000亩土地,尝试在环境很好的地方建立生态社区。我们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沼气等能源,努力建设一个生态、绿色、人际关系和谐的农村,同时也欢迎不愿意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来到农村,把城市的资金、生活的圈子带到农村,重新建设、整合农村。

我们的农场收养了一些有精神疾病的小孩和社会上流浪的人群,希望能够做成一个共生社区,让大家抱团取暖。我们在郑州市建立了消费者平台,发动城市的消费者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还举办了河南省返乡青年论坛。另外,我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实习生,培养农村的后续建设力量。

发展的过程的确很艰难,但也有很多乐趣。我觉得,现在不仅仅是农村需要我们,更多的,是我们需要乡村,我们的衣食都需要乡村,我们真的应该热爱乡村、热爱土地。现在优秀的农民已经是稀缺资源,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返乡青年参与到优秀农产品的生产中,同时,也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回乡让生命更有意义

吴秀兰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东利昆虫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时光倒回20年前,我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凭、在外面闯荡的打工妹。那时,我在一家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每月拿300元的工资,我觉得这不能满足我闯荡的梦想。1997年我查出了直肠癌,当时哭了两个小时后,我就问自己:难道我的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吗?我心里想,吴秀兰不应该这样,我一定要给自己的生命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手术半年以后我就回到了家乡。

回乡后,我上网了解到养黄粉虫挺赚钱,于是在半年时间里,把打工几年积攒的8万块钱都换成了虫子,但却卖不出去,我就买了一些鸡,让鸡来吃虫子。后来我发现,这些鸡吃完虫子以后,它的肉质就很特别,所以我就走上了养鸡、养虫的路。为了不污染环境,我又想办法把鸡、虫子生产的粪便作为果树饲料,形成了生态链。

我文化程度不高,和我一块干的也都是农民,因此我们不懂得树品牌,直到前年才懂得申请商标。走到今天,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我们的产品质量稳定不了,虽然我们现在有近一百人加入进来,但是管理和技术上始终有缺陷,这是困扰我们的难题。

传承中国传统农业优势

姚慧峰 江西宜兴返乡青年

我来自江西宜丰,那里是水源地,三面环山,是很漂亮的一个村庄,也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乡。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待了五年,城市的人际关系冷漠,再加上空气不好,让我觉得自己不大适应。但回到家乡后,我发现小时候一些美好的东西也正在消失,包括农民不用化肥农药就觉得不会种地,这使我下决心要干生态农业。

刚开始,我和乡亲们说要不用农药化肥种水稻,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于是,第一年我自己种了28亩水稻,学着干从播种到收割的各种农活。水稻丰收后,村民们看到我的收入比他们还高,第二年就有12户农户要求加入。后来我注册了一个生态合作社,还带社员们去广西学习,并且不断调整我们的种植计划。

成立合作社后,我们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寻找各种水稻原种,目前已经找到了15个原种,我们还会继续去做这个事情,并计划用30亩土地作为基地,进行各种传统水稻品种的栽培。我不希望中国农业的传统作物品种被转基因吞没,我希望把中国传统的农业优势传承下去,成功后还要扩大规模,因为只有不断扩大规模才能更好地传承。endprint

我“生产”的是快乐

张海峰 北京快乐源农庄总经理

我在通州潮白河畔开了家“快乐农庄”,农庄虽然在郊区,但交通很方便,从天安门广场到我们这儿就30公里,以后这里还会开通地铁。农庄以餐饮、休闲度假为主,里面绿树成荫,顾客可以携亲朋好友来这里采摘、度假,还可以举办具有田园风情的婚礼。餐饮方面,80%的菜都是我们自己种植,用的鸡、鱼都是自己养的,口感很好。我们的功夫鱼是用农村大柴锅炖足14个小时做成的,非常好吃。农庄有将近有两万多亩树,4月份果花盛开时节,景色美极了。天气允许时,顾客们还可以在树林里就餐。

餐厅办动物园是我们的一个特色,里面养了很多小动物,像梅花鹿、鸵鸟、小羊等等。因为我以前感觉到小朋友见了这些小动物都很害怕,因为他们没有见过,所以我在农庄的亲子活动中增加了这样一项内容,今年我们农庄100人以上的亲子活动举行了120多场。农场里有英语角,我们专门请了外国朋友在这里开展活动。我们还在丛林里挖了战壕,顾客可以带小朋友来体验。农场里还有很多画,其中不少是我母亲画的,她是一个画家,我希望农场能有丰富的内涵、文化。

我大学的专业是法律,但我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在这一专业上发展,便跑到郊区干起了休闲餐饮。从2008年至今,5年过去了,我有这样几点感受:第一,定位很重要,定位可以让企业找到很好的销售渠道,而且可以打出品牌,能使一连串的工作更顺利。第二,要了解自己的区域环境,我把通州休闲农业全走了一遍,做了调查,走的过程不单单是了解,还可以和别人进行联合串联。现在我们的荷花池、婚姻台、餐厅等场所,都比原来有了很大变化。另外,我们的设计全部是低碳化。

在宣传农庄上,我们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能想的法子都尝试了。刚开始时,我深更半夜贴传单,后来借助网络平台,包括现在的微博、微信等,今年8月31日,我还在《非诚勿扰》上秀了一把我的农场。总之,我希望自己快乐,也希望我的农庄能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搞农业只能脚踏实地

余晓强 浙江省高山虫草鸡养殖场场主

我养鸡也就两年多时间,从事这个行业是偶然,也是必然。我出生在农村,在上海长大、成家。在多年从事餐饮行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个行业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所以自从有了女儿以后,我便改变了职业,开始投身农业。

我女儿每天都要吃一颗土鸡蛋,一开始是靠农村朋友的接济,后来我就决定自己从事养殖。2012年9月,我进了第一批鸡苗,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路。

我的养殖场位于石梁瀑布附近,海拔800米,每次上山需要开40分钟的车,山上温度比山下低5-6度,早晚温差大,冬天特别冷,还时常大雪封山。在养殖经营中我碰到了很多难题,为了学习养殖技术,我跑了很多地方。很多养鸡的人都在用抗生素、激素等,但我想坚持自己的理念,拒绝抗生素,拒绝西药,拒绝全价饲料。那么,不用这些东西,该如何养鸡?我就得慢慢学习、突破。禽流感来袭时,我试着用板蓝根喂鸡,效果很好,我的这一做法也被电视台报道了。

技术问题解决后,销售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把这样优质的东西卖成普通的价格,我心不甘。我想,卖产品,必须先把自己的理念、价值告诉顾客,这样顾客才能认可你的产品。为了宣传,我跑过医院、跑过公园。寻找合适客户的这条路真的很难,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农业这个事情很光明,这是想得太简单了,做之前必须要想好如何去做,同时也需要有吃苦耐劳的准备,掂量好自己的资源、技术等等,还要想到如何去销售,这些问题都很关键。搞农业不要指望暴利,只能脚踏实地去做。

返乡青年正开创农村美好未来

杨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

今天农村留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用一个专家的话来说,除了吃奶的,就剩吃药的,所以中国的未来一定是需要返乡青年的。青年人要把农村看作是培育自己、成长自己的机会,同时,返乡创业也是为国家、为民族、为家乡、为家庭、为孩子真正创造更幸福未来的途径。

返乡青年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热情、有文化、坚持、创新、梦想、富有责任感,但是我觉得他们身上最重要的、最具价值的特点是“创新”。今天有位青年说得好,他父亲问他,“我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一辈子,你走出去为啥还要回来?回来还有什么意思呢”,他就说,“我的追求跟你不一样,我做得跟你也不一样”。很多返乡青年在农村做电商,这是全新的开始,从思想到做法全部都是新的。还有很多青年在农村创办合作社,对此我有个建议,合作社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就应该不同于以往,而是要搞成综合农协,不仅管生产管销售,还要服务于老人、儿童、妇女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全方位需求,所以我认为创新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青年人不是说只看政府,更多是看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打造自己未来的产业。

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了要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的要求,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返乡大潮是一场创造,是一场新社会运动,是一个政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造的过程。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道路上,需要有这样一群心系乡村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返乡人,希望这支队伍能一天比一天壮大起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庄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共享农庄”商机多 把握政策好赚钱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农庄里的羊圈
可持续农庄设计初探——以保定大汲店项目为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