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儿
吃饭睡觉是人的本能,但对棒棒妈妈而言,却成了一场和女儿之间的拉锯战。
“大李,我要崩溃了啊!到饭点了,你不叫上三五遍,棒棒就不到餐桌上来。叫过来后,你不喂她就不吃。喂了3年了,现在棒棒都5岁多了,难道还要喂一辈子吗?”
不光是吃饭变成了受罪,在穿衣服、按时睡觉上,棒棒都需要家长不断催促。如果没有人管,她就会一直看电视,坐在沙发上磨蹭。
我们都知道,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相应的行为—饿了会吃,困了就睡,这是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的。当“吃饭、睡觉”变成了问题时,大部分原因源于成人的不恰当养育。
我决定跟着他们一起去餐厅打饭,感受一下。
成人过多的帮助
餐厅里人群涌动,但棒棒却步履蹒跚地挪动着双腿,脸上露出极其难受的表情。
“妈妈,累。”终于,她停下来低声哼着。担心妈妈一个人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爸爸也来到了餐厅。只见爸爸妈妈一左一右地簇拥着棒棒,并时不时地提醒她。
“棒棒,快走啦,再不走,一会儿没饭吃了!”但棒棒似乎不愿挪动半步。妈妈大约提醒了5分钟,她似乎都没听见。于是,爸爸干脆一把抱起孩子,一直抱到打饭窗口。
打完饭,孩子的磨叽还没结束。“我不想吃饭,不要吃饭。”我能感觉到孩子实际上已经饿了,但是却用相反的语言来告诉成人。
显然妈妈并没有真正读懂孩子的行为,以为她真的是不想吃饭了,很快妈妈再次启用老办法“不断提醒”。无效之后,她又准备要给孩子喂饭了。
“妈妈,请暂停你的行动,你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不吃饭,更加慢。”我提醒她。
“哦,大李,这样不行吧?我担心孩子不吃饭呀!”棒棒妈妈解释道。
“棒棒妈妈,这次不妨尝试一下在你不管的情况下,孩子能否独自吃饭。”我说道。妈妈半信半疑地停了下来。
棒棒一动不动地坐着。
5分钟过去了,棒棒依旧没有拿起筷子来吃饭,但她有点动摇了,因为眼神时不时地瞟外面,看着不远处的父母。
5分钟又过去了,餐厅里的人几乎快走光了。正当棒棒妈妈焦虑万分时,棒棒终于拿起了眼前的筷子,所有人都格外激动。
没想到,棒棒随后又把筷子放到了桌子上,看了一下窗外,哼着儿歌,慢悠悠地走了出去。妈妈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大李,我该怎么办?”妈妈很担心饿着孩子。
“到午饭开始之前,不要给孩子提供任何零食。”我很坚定地嘱咐妈妈。妈妈为难地点头了。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事情承担
上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中午,我悄声问妈妈:“中间给孩子提供零食了?”
“棒棒找过我两三次,但什么也没要,就是一个劲在我身上蹭来蹭去。我明白她的意思,但还是假装不知道。”
“棒棒妈妈,你能坚持住很好。”我鼓励道。这时,餐厅的阿姨喊着开饭了,我们一反常态都没有去提醒棒棒,而是直接去了餐厅。
只见“小公主”先是在沙坑里面晃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又蹲在了某个地方,不动了。等到沙坑里其他人全部走了,她才开始有意识地动身。
似乎想起了一些事情,随后棒棒毫不犹豫地转身,一改原来的慢节拍,向餐厅跑去。到了餐厅门口,她停了下来,发现妈妈坐在里面,于是她的脚步瞬间变慢了。
刚才的一幕,我们全部看到了眼里。实际上,并不是孩子吃饭慢,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在不断探测家长的底线在哪里。
我们装作没看见她,继续吃着饭。看到她丝毫没有引起我们的反应,棒棒极不情愿地自己拿了些吃的,坐在我们跟前。
“妈妈,你喂喂我。”盼呀盼呀,终于等到孩子主动要求吃饭了,妈妈很爽快地答应了。虽然棒棒提出了一个条件,但她已经有所进步了。
我暂时默许了妈妈的喂饭行为。不料,妈妈越喂越起劲,很快饭就下去一半了。
于是我走上前,说道:“棒棒,我看别的小朋友都能自己吃饭,相信你也可以的,是吧?”
“对呀,棒棒,妈妈已经喂了一半了,剩下的你一定自己可以解决,就像一个大老虎一样,啊呜啊呜地把它消灭光。”妈妈也附和道。有时,形象化语言也能促进孩子爱上吃饭。
不过,因为孩子长时间不练习小肌肉,所以显得不够灵敏,笨笨的、慢慢的。但至少她在进步,行动起来就是一件好事情。
而且,之前因为成人的过多帮助,孩子也没有体会到吃饭的乐趣,更多感受到的是家长的催促与逼迫。这次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体验吃饭的过程,所以能够体会到饭菜的香味,也能够感受到吃饭带来的乐趣。
“大李,你看。”很快,棒棒自豪地举起自己空空的碗。不仅体验了吃饭的过程,当吃完之后,孩子也得到了一种满足感。几次下来,棒棒吃饭的情况越来越好。
给慢孩子找一个行动快的朋友
谈到“爱”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联想到文学的解释—深情地看着对方或者把对方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这种爱的模式是不恰当的。
什么样的爱才是恰当的呢?关键是要审视我们的意图和目标是什么。假设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可以独立吃饭的孩子,那么当他自己不吃时,我们肯定不会一直催促,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孩子应该做的。又假设我们想培养孩子内心的坚强,自然就不会因为她不小心跌倒,我们就一屁股坐下跟孩子一起痛哭流涕。
原本孩子的情况已明显好转,爸爸妈妈也在逐渐放手。不料,棒棒在一次玩耍中不小心摔着了,让她的依赖再次加重。医生检查后,已明确地说:“棒棒只是擦破了一点皮,消一下毒就可以了。”但棒棒却躺在床上,似乎大病一场的样子,甚至不愿意下床。爸爸妈妈则在旁边精心护理着。我不由叹息:“像这样,孩子怎么能不被养坏呢!”
“生病”之后,棒棒根本不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一回事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再想别的办法。
在棒棒的好朋友里面,有一个叫妞妞的4岁小女孩,很活泼开朗,与她的性格正好互补。别的小朋友都不爱和棒棒玩,但妞妞却很喜欢。棒棒也很容易被妞妞的外向、好动感染。于是,我邀请妞妞一块去找棒棒玩,她一口答应了。
此时的棒棒依旧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棒棒,我来看你了。”妞妞说道,边说边爬到了床上。孩子有天然的亲和力和感受力,她可以不加思考的方式来推动一件事情的发展。
“我们去玩捉迷藏游戏吧!”妞妞说道。
“嗯,我现在正在思考。”棒棒答道。哈哈,孩子的词汇有时还很好玩。
妞妞很快跑到院子里捡了一个球,拿到屋里拍起来。棒棒虽然在床上躺着,但已经被声音吸引住了。
“哈哈,好玩。”为了吸引棒棒的注意,我也加入进来。突然,球一不小心,飞到了棒棒的身上,她一把抓住了这个球。
“我们去捉迷藏吧!我要把球给藏起来。”棒棒提议道。
我们已经感染到了棒棒。有时,要改变孩子的一个行为,需要外部环境的感染。
很快,棒棒穿好衣服,跟着我们出门了。疯玩起来的棒棒,已经丝毫感觉不到她是一个动作缓慢的小女孩了。
就这样,我们通过工作吸引、介绍气质类型相反的伙伴、跟棒棒一起制定流程表、设定规则等,慢慢地,棒棒有了很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