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刘洪梅
作为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和著名专家,徐芑南的人生可以说与我国“深潜器”紧密联系在一起,从 300米、600米、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中国载人深潜前进的每一步都有着他的付出与贡献。他用一辈子的辛勤耕耘、执着奉献,点亮了国人走向深海的明灯,实现了亘古以来的深蓝梦,让充满奥秘和宝藏的海底世界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一心报国,矢志进军深海。
1958年,徐芑南从上海交大造船系毕业来到702所从事潜艇结构研究。在他的主持下,研究人员自行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只模拟水深600米直径1.8米压力筒, 之后又研制了我国第一只模拟水深2500米直径3.2米双层壳压力筒,这是我国自行研制潜水器的结构强度和密封考核基本和必要的手段;他首创的装卸方便、密封可靠的卡环连接结构,在以后的耐压容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感谢那个时代。”徐芑南说,新中国的潜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参与了圆柱耐压壳结构设计研究的引进、仿造、消化的整个研制过程。一路走来,他成了所里的“多面手”。他主持和创建的我国最大的深海模拟试验设备群和潜艇圆柱壳结构强度稳性试验技术,为我国向深海进军奠定了基础。
运筹帷幄,打造蛟龙团队。2002年,他被任命为可到达地球99%以上海域进行资源勘查和科学考察、集中反映当今国际高新技术的蛟龙号总设计师。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立项之前,我国曾研制过的最深潜水器只有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可借鉴资料的匮乏和技术引进条件的缺乏,让科研人员们不得不面临深海高科技领域的一次跨越式发展。而且作为一项大的系统工程,蛟龙号涉及到耐压结构和密封技术设计、航行性能优化、特殊结构制造、水下导航、水下通信、新材料、新能源、电子电力、水下液压、姿态调节、自动控制和人-机-环等多个领域的最前沿技术,需要联合国内上百家科研机构集智攻关。
徐芑南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着眼全局,统筹谋划,认真做好顶层策划,严格遵循“设计理念、专家咨询、样机试验、实物考核”的研制程序,确保“下得去,能干活;上得来,保安全”的总体设计理念充分落实。为了统筹好蛟龙号本体12个分系统工作,他根据以往工作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了输入、输出、约束、支撑四要素分析法,协调和固化各分系统之间的技术接口和管理接口,将每一个分系统的时间节点、约束条件、支撑性能串连起来,制成表格,按表工作,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在徐芑南看来,“一个潜水器有12个分系统,即使每个分系统都做得很好,放在一起却未必会拼成一个性能优良的潜水器。所有系统之间一定要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行。”蛟龙号的研发过程中,合作单位众多,各种事务也可谓千头万绪,但所有合作者对徐芑南这位总师,却是众口一词地赞扬。“互相补台,互不拆台”是徐芑南总师坚持的一个原则。
徐芑南特别注重对青年人的培养。“总师重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但更重要的是在实战中带出一支年轻的队伍。”为此徐芑南所花费的心血,比以前担任总师时更要多上几倍。他一方面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另一方面想方设法邀请熟悉和了解载人潜水器的国内外专家给年青的设计师队伍讲课,使年轻人能很快进入角色。
2001年毕业后进入蛟龙号团队的叶聪,如今已是蛟龙号主驾驶员、总布置主任设计师。他说,“我从没见过他发火,他对我们非常耐心,还倾囊相授。”叶聪说,尽管很多时候徐老提出的问题相当尖锐,却从没见他呵斥过谁一声。
在徐芑南的统筹协调下,崔维成、胡震、刘涛、王晓辉、朱敏等副总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好各自专业领域的引领作用;同时在他的指导和关心下,一批年轻人逐步成长为该领域的骨干力量,一支年轻、团结又富有创新精神的蛟龙号团队逐步建立起来,在蛟龙号研制及后续海试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身先士卒,实现深蓝梦想。“他这个人,没有其他的爱好,只喜欢自己的专业。”徐芑南的夫人方之芬说,不管人有多累,只要一提到潜水器,徐芑南的精神头儿就会立刻旺盛起来。“要是离开了潜水器,他就像丢了魂儿一样。”尽管年岁以高,但他在工作中总是身先士卒,废寝忘食,往往让身边的年轻人都感动不已,自叹不如。
2009年,蛟龙号第一次开赴南海海试,已经74岁高龄的徐芑南坚持要求上船,坐镇指挥。在两个多月的海试中,徐芑南除了因病不得不上岸休息了10天,剩下的时间都和年轻人一样,坚守在船上。试验现场,到处都有他的身影,检查设备、交流技术问题、推敲下潜步骤等,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的隐患。每次潜器下水,他从不安稳地坐在指挥室里,而是一连几小时值守在水面控制室里,盯着海面,不放过水声通信传回来的每一句语音——尽管接连好几个小时的海试,传回母船的语音不过十几句,他一句也不愿错过。3000米级海试尽管他未能上船,但是心系潜器的徐芑南,仍然选择冒着酷暑,坚持在三亚基地一个半月,全程参与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随后的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由于试验海区较远,徐芑南不能亲临现场,但他一直坚守在海试路基保障中心,第一时间了解海试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技术指导。由于时差因素,海试常常在半夜或凌晨进行,但徐芑南从来未曾缺席过。
他淡泊名利,一心只想着做好潜水器,“只要为国家做出潜水器,这一辈子就感到欣慰了!”“我的脑海中,经常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我们的潜航员驾驶着我国自主建造的深潜器,在大洋深处航行,带回各种矿物资源、前所未见的物种,造福我们的社会和人民。”徐芑南说,“等到那一天,我觉得我的使命可以算完成了。”
徐芑南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热情深深感染了所有的参试队员,感染着所有与他合作的同仁。在他的带领下,蛟龙号团队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中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从无到有”,从浅蓝走向深蓝,缔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