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敏,王凤滨,高俊华
(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162)
目前我国各地区的燃油品质不尽相同,北京已全面供应硫质量分数低于10×10-6的国Ⅴ柴油,某些发达地区供应硫质量分数小于50×10-6的国Ⅳ柴油,而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以硫质量分数350×10-6的国Ⅲ柴油为主,柴油品质对柴油机的可靠性、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直接关系到排放标准的顺利实施。
目前我国市场上柴油存在十六烷值低、含硫量高和多环芳烃比例大等特点[2],权衡油品对发动机排放法规实施的影响显得尤为紧迫。
本文中以共轨加装SCR后处理的国Ⅴ发动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GB 17691—2005试验项目,分别使用符合法规要求的国Ⅲ、国Ⅳ和国Ⅴ基准柴油进行ESC、ETC和ELR试验,并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
试验所用的排放测试设备包括AVL生产的CVS i60全流稀释采样测试系统、AMA i60气体分析仪、PSS i60颗粒物采样系统和AVL 439不透光烟度计。图1为台架试验系统的示意图。
试验发动机的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发动机基本参数
国Ⅲ、国Ⅳ和国Ⅴ柴油均采用中国石化生产的符合法规要求的基准燃油。3种燃油的基本特性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燃料特性
按照GB 17691—2005的试验要求,使用国Ⅲ、国Ⅳ和国Ⅴ基准柴油分别进行发动机外特性、稳态循环(European steady state cycle,ESC),负荷烟度试验(European load response test,ELR)和瞬态循环(European transient cycle,ETC)试验[3]。为保证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和重复性,ESC、ETC和ELR分别进行两次试验取平均值。更换燃油时,发动机在额定点热车15min,充分燃烧发动机和油耗仪中剩余燃油。
图2为燃用国Ⅲ、国Ⅳ和国Ⅴ柴油的动力性的对比。图3为燃油经济性的对比。
由图2可以看出,从国Ⅲ到国Ⅴ,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都逐渐降低,低转速下的差别尤为明显。国Ⅲ相比国Ⅴ转矩的最大偏差为3.62%。原因是与国Ⅲ和国Ⅳ相比,国Ⅴ柴油的热值低,密度小,体积热值更低。在供油系统不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发动机动力性降低。
由图3可以看出,从国Ⅲ到国Ⅴ,燃油消耗量呈现降低的趋势。国Ⅲ与国Ⅴ油耗量最大偏差为2.72%。发动机供油系统不作任何调整时,体积供油量基本保持不变,国Ⅴ油的密度小,油耗量降低。但是燃油品质对于油耗率的影响规律不明显,油耗量降低,发动机输出功率同样减小。总体上,国Ⅴ油的油耗率最低,这是由于国Ⅴ柴油十六烷值高,滞燃期短,燃料着火性能好,燃烧更充分,单位质量的输出功率大。
表3为基准燃油下ESC和ETC试验的平均值。可以看出,按ESC测试结果,国Ⅲ油的PM排放为国Ⅴ法规规定的0.02 g/(kW·h)限值的3.1倍。若考虑发动机耐久性试验的替代劣化系数,国Ⅲ油ETC的颗粒物测试结果乘以1.1后[4],为0.030 8 g/(kW·h),也超出法规限值。但国Ⅳ和国Ⅴ各排放物均符合法规要求。
表3 基准燃油排放平均值 g/(kW·h)
总体上看,无论稳态还是瞬态测试,PM随着燃油含硫量的增加而增大;ESC的NOx与油品质量的特性一致,即国Ⅴ的NOx最小,但ETC与ESC的规律相反。CO排放量相对很少,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是国Ⅴ油的CO排放最低。此外,所有燃油试验过程中均没有产生THC。
图4为ESC循环13工况下的CO浓度的对比,可以看出,几乎任何工况下国Ⅴ燃油的CO生成量都最低。怠速和高转速下国Ⅲ油的CO排放最高;而中低转速时,特别是小负荷下的国Ⅳ油排放最高。分析原因是国Ⅴ柴油黏度最低,燃油雾化较好,且其十六烷值也较大,燃油着火性也更好,这些因素都促进燃油的完全燃烧,降低了CO的排放。
图5为ESC循环13工况下的NOx浓度对比,可以看出,各工况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国Ⅴ燃油NOx排放量最低,国Ⅲ的NOx排放量最高。发动机在中高负荷工况下,这种趋势很明显。
分析原因是国Ⅴ柴油的多环芳烃的比例小,使火焰燃烧温度降低;另外,燃油中C/H比大,高温燃烧时,燃油的氧浓度偏低[5]。较低的温度和相对缺氧的状态导致NOx生成量降低。
ETC测试得到的NOx与油品质量恰恰相反,即国Ⅲ油NOx排放最低,国Ⅴ油NOx排放最高。国Ⅴ比国Ⅳ高5.7%,而国Ⅳ比国Ⅲ高25.7%左右。
研究发现,国ⅢETC循环排气温度平均值为307.4℃,NOx平均浓度为6.63×10-6,国Ⅳ排气温度为299.7℃,NOx为8.23×10-6,国Ⅴ排气温度为287.4℃,NOx为8.49×10-6。分析原因是较高的排气温度以及氨吸附能力的增大,使得国Ⅲ油在瞬态测试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降低NOx排放,提高转化效率。为更直观地考查NOx生成状况,图6给出了3种油品ETC循环1 800s下的NOx浓度。从图6中可以看出,尽管国Ⅲ油生成的NOx尖峰值最大,但是在图6所示3个区域中,NOx排放量远低于国Ⅳ和国Ⅴ的值。进一步分析发现,这3个区域均是发动机高速大负荷伴随着反拖工况,大负荷时排气温度高,尿素喷射量增大,而燃油绝对量的增大同样使硫类化合物量增加,导致中间产物硫酸铵的增加[6],而当发动机处于工况变换时,存储的氨释放,还原NOx。此外,使用氨分析仪测试NH3泄漏,国Ⅲ、国Ⅳ和国Ⅴ的NH3排放平均值分别为14.78×10-6、16.21×10-6和16.96×10-6。这也证明了使用国Ⅲ油排放测试时,更多的NH3参与了还原反应。
颗粒物排放的趋势随着燃油品质的变化规律很明显,即燃油中含硫量的增大导致PM的排放增大。含硫量的增加,燃烧形成的硫酸盐增多,导致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质量升高[7],此外,还可能由于中间产物能够催化碳烟的生成,使总的颗粒物质量增加[8]。
至于ELR的测试结果,国Ⅲ油ELR烟度为0.066 8m-1;国Ⅳ油为0.057 3m-1; 国Ⅴ油为 0.048 2m-1,均满足法规限值要求。图7为3种基准油的ELR测试过程中A、B、C转速的不透光烟度值。试验结果显示,从国Ⅲ到国Ⅴ,烟度值一致呈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国Ⅲ燃油密度较大,燃油中包含的碳比例较高,生成的干碳烟较多。
对SCR后处理国Ⅴ柴油机分别利用国Ⅲ、国Ⅳ和国Ⅴ柴油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1)从国Ⅲ到国Ⅴ,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都逐渐降低,燃油消耗量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是燃油品质对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影响不大;
(2)燃用国Ⅲ油不能满足法规第五阶段排放要求,主要是颗粒物排放过高;燃用国Ⅳ油和国Ⅴ油均能满足法规阶段Ⅴ的要求;
(3)从国Ⅲ到国Ⅴ,随着燃油品质的提高,ESC测试产生的NOx排放逐渐降低,但ETC测试产生的NOx排放逐渐升高;
(4)随着油品中含硫量的增大,ESC和ETC测试的颗粒物排放都增加。
[1] 张淑华.柴油品质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C].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2007: 241-244.
[2] 杨健.柴油品质对车辆排放的影响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2): 27-28.
[3] 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V阶段)》[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11-14.
[4] HJ 438—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技术要求》[S].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5.
[5] Rob Lee. Fuel Quality Impact on Heavy Duty Diesel Emissions: A Literature Review [C]. SAE Paper 982649.
[6] E Garcia-Bordeje J L. NH3-SCR of NO at Low Temperatures over Sulphated Vanadia on Carboncoated Monoliths: Effect of H2O and SO2Traces in the Gas Feed[C].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06 (66): 281-287.
[7] 刘双喜,邵忠英,等.燃油硫含量对国Ⅳ柴油轿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J] .汽车工程,2011,33 (3): 194-196.
[8] 郑志刚,刘新星,刘志勤.柴油品质对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影响[J].山东内燃机,2004 (2):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