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剩余价值和生产过剩

2014-02-26 07:36孙晓飞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价值量原材料劳动力

■ 孙晓飞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084)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剥削,就是因为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剩余价值,资本家这种无偿占有劳动者剩余价值的行为,是赤裸裸的剥削,这种剥削造成了社会分配不公平,造成了贫富分化。而且贫富分化会随着社会发展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导致贫困者购买力不足产生生产过剩,生产过剩会造成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引发经济危机,从而导致社会政治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这个矛盾是不是不可调和?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也会有生产过剩?剩余价值和生产过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些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从价值开始展开讨论。

价值量

“价值”是商品的一种属性,人类对价值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人类对价值的研究,有一次里程碑意义的转折,那就是价值起源由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这个首先要归功于重农学派,对重农学派的纯产品论马克思极为赞赏,说:“重农学派的功绩和特征在于,它不是从流通中而是从生产中引出价值和剩余价值” 。“重农学派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这样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古典学派价值理论进行批判继承和发展,并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商品价值理论进行批判,形成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在其《资本论》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科学阐述。马克思认为“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 对于马克思劳动创造了价值的劳动价值理论,我们是非常赞同的。但是商品的价值量多少是不是单纯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

新产品的价值量,不是原材料价值、劳动资料和活劳动(劳动力)价值等各种要素价值的简单累加。由原材料变为一种新的产品,其新的价值量不能简单的看作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新产品的价值量要比原产品的价值量增加,那么产品价值载体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有提升。如果其使用价值提升了,那么其实现了价值增值(见图1)。如果使用价值没有提升,那么它就没有实现价值增值,即使生产这种产品消耗了各种生产要素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时反而是价值贬值。例如一件不合格产品,他虽然也消耗了原材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力等成本,但是由于它是不合格产品(无效产品),也就是这种新产品不能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不能实现其预期的新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既然商品价值没有了其依托的使用价值,那其价值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一种商品的价值量,除了受到原材料价值,劳动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决定外,还受到其使用价值的决定。另外,一件商品的价值量,也受到其在市场上的供需状况的影响。萨缪尔森指出“无论在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还是在依靠市场起作用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我们都不能单独地按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来决定商品的价格,而不考虑爱好和需求的形式以及他们对稀缺的非劳动的生产要素的影响”(王明亮,2012)。如果一种商品供大于求,那么对于部分过剩的产品而言,他是没有价值的(原因是它从生产出来的那一刻起,就是用不着的产品,实现不了其使用价值),即使有,这种价值最多也就称得上虚无价值。如果这种产品供小于求,那么这种产品除了原材料价值,劳动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和使用价值外,还会产生价值溢价。这种溢价源于产品的稀缺,消费者愿意出大于其原来价值的价格来获得该产品,产品的缺口越大,这种溢价就越高。缺口越小,其溢价就越小,这种溢价以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产品的价值增值来源于生产要素对产品原材料进行加工改变其使用价值后的新价值比原价值增加的部分价值。产品原材料加工过程中消耗的价值正是通过这一价值来进行补偿的。所以:新产品价值量=原材料价值+要素成本价值,PQV=MV+CV。

商品价值产生于生产过程,因此一件商品由原材料变为新产品后的价值增值也产生于生产过程。马克思说“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只等于劳动力的价值这对于资本家是毫无意义的”(王毅武、康星华,2009)。“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产生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 。 “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绝不会大于它在劳动过程中因本身的使用价值的消灭而丧失的价值”。所以,活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远不止劳动力的价值。工业革命之后的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快速发展,除了生产力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私有制之后的社会化大分工打破了这种原始平衡状态。随着社会化分工的扩大,信息越来越不对称,经济交换活动行为的动态化越来越复杂,要素成本价值中的一部分被工厂主无偿占有,即剩余价值。另外,由于使用价值发生改变,新的产品使用价值供求并不总是处于理想的平衡状态,所以价值就会由于其表现形式的货币价格变化而发生变化,即价值产生了溢价。于是就在价值公式的右边产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价值公式:新产品价值量=原材料价值+部分要素成本价值+剩余价值+溢价价值,PQV=MV+CV+SV+UV(注:P=Product,QV=Quantity of Value,M=Material,C=Cost,S=Surplus,U=Up)。新公式中分离出来的剩余价值和价值溢价,再加上私有制和产权的产生,大大的激发了经济活力,刺激了投资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动力。

价值增值和剩余价值

价值增值和剩余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价值增值是原来产品由于经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运用加工,其成品使用价值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其价值比原材料的价值得到提升,主要是使用价值改变提升而产生的价值变化。而剩余价值则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马克思)。资本家这种无偿占有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的行为,被称为剥削,例如包工头和泥瓦工之间。通过上文的分析以及现实社会中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雇佣与被雇佣者之间所发生的薪酬支付,大多是以时间段来衡量的,很多国家的法律也规定了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例如中国的工人法定工作时间是每天8小时,每周工作5天。正是这种以时间段为劳动量标准的劳动力雇佣方式,使得这一时间段内的劳动者劳动力价值很难量化。虽然马克思提出了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劳动力,但是这个社会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动态的变量,它会随着劳动者具体劳动中的技术的不断提升而变化,所以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一个不可量化的单位。“萨缪尔森认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进行抽象劳动的计算是不可能的”(王明亮,2012)。且由于劳动者之间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分配。这样,即使如马克思所说的达到了没有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剥削,但事实还存在剥削,那就是雇工之间的剥削。这种剥削不但产生了新的剥削关系而且还会打击技术水平高、工作熟练工人的积极性,例如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由于此文的目的不是研究如何解决分配的公平和剥削问题。所以我们在研究剩余价值时,假设已经解决了马克思提出的剥削问题,工人的劳动力价值都完全得到了货币形式的工资支付。

生产过剩

马克思对生产过剩的定义主要是指相对于购买力来说的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一方面资本家生产了大量的产品放在工厂,另一方面大量工人由于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没有钱购买所需要的产品,于是就产生了相对于人们购买力的生产相对过剩。对于相对过剩,我们是认可这种说法的。但是不是工人劳动力价值全部都获得了货币回报,就没有过剩了呢?现代社会,特别是工业社会时期,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一般等价物(特别是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劳动者往往只从事某一专门的工作,并用这一专门工作所得来支付其自我补偿性的物质资料需要和其它文化精神资料需要等一切需求。“工人拿自己的劳动换到生活资料,而资本家拿归他所有的生活资料换到劳动,即工人的生产活动,亦即创造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工人为了换到生活资料,正是把这种责重的再生产力量让给了资本家”。例如一个泥瓦匠几乎所有的收入来源都是自己做泥瓦工劳动所得,他要用这个泥瓦工劳动所得来支付其需要的体能补偿性物质资料和其它一切需求,例如吃、穿、住、行、听音乐、逛公园,旅游等。我们假设泥瓦匠刮一平方腻子的价值等价于一个单位物质、精神等需求所要支付的价值。那么泥瓦匠除了要刮与体能补偿等物质资料等同的腻子外,他要想获得更多的需求,每多一个单位价值的需求,他就需要多刮一个单位相同价值的腻子。因此,泥瓦匠的欲望需求越多,他需要刮的腻子就越多。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从事物质生产的要想获得更多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就必须有多于自己物质需要的劳动,这样才能有剩余来满足自己其他物质和精神需要,这种多余的劳动就导致产品过剩。这种过剩,起初雇主是非常高兴的,因为雇工的这种劳动越多,其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直到雇工所生产的产品利润达到边际点为止。所以,生产过剩表面看似是剥削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不足而导致的过剩,但实则是由于社会化分工大生产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劳动者所有生活需求都要靠单一的工作生产劳动来获得一般等价物,从而来获得其需求而导致的。 故“生产过剩现象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现象,在中国也普遍存在着生产过剩”(梁玉丽,2011)。

结论

总之,劳动创造了价值,但是商品的价值量并不是单一的由创造价值的劳动决定,它是由一系列价值束组成的,其中就包括马克思讲的剩余价值。如何把剩余价值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每位劳动者,这将是社会资源分配领域一大永恒的艰难课题。我们相信随着科技和分配理论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消灭剥削。社会分工导致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使得信息不对称成为可能,因此商品供求并不处于平衡状态,资源的稀缺和商品供求不平衡衍生的价值溢价空间激发了人类投资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动力,特别是私有制和产权制度产生以后。社会分工导致劳动者从事单一的劳动来获得支付所有需求的等价交换物——货币。需求越多,单一劳动产品就必须越多,这种理性的经济行为也同样包含了不理性的行为,那就是不再考虑这一单一劳动产品是不是超过了社会当前所需,这样就必然造成社会产品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周期波动。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

2.王明亮.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意义.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2

3.王毅武,康星华.资本论现代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6.梁玉丽.马克思的生产过剩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意义.经济研究导刊,2011(15)

猜你喜欢
价值量原材料劳动力
阜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观点
法益个数罪刑均衡研究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肥皂及相关原材料分析
湘潭市农地正外部性价值量估算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