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园
一场雪覆盖了石家庄。正月初七晚上,被称为“国企承包第一人”的原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在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中平静离世。
一匹改革老马在马年之初停止了奔跑。曾经被邓小平四次接见、两获“五一劳动奖章”的改革标志性人物,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走得略显落寞。
马胜利退休后住在石家庄一个老旧小区,2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马胜利家里吊唁。根据回民的习俗,马家单元楼前没有花圈白布,车也不多,只有一些头戴礼拜帽的穆斯林出入。
马胜利的遗体蒙着白布停在狭窄的客厅,只是墙上那些他与多位国家领导人的合影,以及各种奖杯、证书,告诉吊唁者这位老人有光辉壮丽的一生。
小区内的居民说,最近几年马胜利因为身体原因很少出门,对以前的人和事都不愿再多说。义子杨二海说,马胜利没什么爱好,除了去清真寺念念经,就是在家看电视。平时,马胜利抽烟厉害,每天都要一包多,肺病也成了他病逝的原因。
晚年的马胜利与之前那个个性张扬、说话大嗓门、肢体动作丰富的“马承包”形成了强烈反差,但在表面的落寞之下,这个曾经的风云人物隐藏着一颗仍然激动的心。
他抱着自己成为历史的一刻不愿意松手。5年前,他仍然说:“现在柳传志、马云是成功的,但是,我保证,50年以后,不会再有人提到他们,但是会提到马胜利。我是个标志性的人物。”
他的骄傲不是没有理由的,20世纪80年代,马胜利绝对是个改革的标志性人物。
30年前的春天,石家庄造纸厂连年亏损,时任业务科长的马胜利,在厂门口贴出了一张《向领导班子表决心》的“大字报”,想要承包造纸厂。
他的激动行为让他被领导免职。马胜利不甘心,他一级一级往上找,最后找到了当时的市委书记贾然。
1984年,农村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农民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多数国营企业却仍然陷入困境。国家正在酝酿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国企体制改革成为那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石家庄市委书记为马胜利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次“答辩会”。会上,马胜利摆出了承包措施和生产计划,领导当场拍板同意马胜利承包。
说起来奇特,企业“走向市场”的第一步,居然是通过“市长意志”来专断的。
结果,承包第一年就为厂里盈利140万元,承包4年,利润增长21.94倍。
1987年,马胜利开始“放眼全国”,决定承包20个省、100家中国造纸企业,第二年,在全国近千企业“求承包”的呼声下,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成立,马胜利成为100家造纸企业唯一法人代表。
马胜利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并购的时候,有朋友提醒他适可而止,激流勇退。他说,“我激流勇进,就不退,越在这时候越不退。”
马胜利的辉煌也达到了顶点。从1989年下半年,盲目扩张带来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1990年,石家庄造纸厂亏损300多万元;1991年5月,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解散;1995年,时年57岁的马胜利被免职,退休。
此后马胜利一直赋闲在家。提起当年的事,马胜利始终不承认失败:“为什么你们都喜欢说我马胜利失败了呢?改革有多难你们知道吗?我马胜利冲出来了就是胜利!”
晚年的马胜利对国家大事有自己的主张。
他说过:“中国改革到现在,依然存在三大阻力:第一是习惯势力;第二是传统观念;第三是官僚主义。河北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官僚主义的产物,光讲钱,不讲社会效益,结果是必然的。”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价他:“为国企改革创出新路”。
新华社则把他定义为试错者,“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成功者给人以信心和激情,试错者让我们时刻冷静、自省,正反面都是改革的组成部分。一代代曾领风骚的改革明星反被改革淘汰,恰恰证明了改革的成熟、活力和自我净化能力。”
马胜利的女儿说父亲走得很平静,家人没有对外发布老爷子去世的消息,是一个曾经采访过马胜利的记者给其打电话问候,才得知了马胜利的死讯,把这一消息发布出来。
即使在石家庄,马胜利的名字也早已不被年轻人所知—造纸厂的旧址,如今也已经被一片均价7000/平米商业楼盘代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