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铭
[摘 要] 古籍的整理出版通常会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多学科知识,需要编辑具备深厚的学养。编辑学养既包含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又包含敢于质疑、严谨对待工作的精神,以及勤于思考、经常翻检工具书或向他人请教等良好习惯。此外,在平常的工作与学习中还要善于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惟其如此,才能不断增加自己的学养。
[关键词] 编辑学养 古籍编校 古籍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40-03
所谓学养,是指“学问和修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需要具备多学科领域的丰富知识储备,同时还要有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经常翻检工具书的好习惯。对于从事古籍整理出版的编辑而言更应如此,因为古籍整理出版通常会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编辑具备深厚的学养,否则就会闹笑话。然而,时下一些出版社在出版物市场竞争激烈、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压力大的形势下,放松了编校质量那根本应紧绷的弦,安排一些并不具备从事古籍整理出版资格的人员担任责任编辑,或在短时期内盲目上大项目、赶工期,最终导致古籍图书质量难以保证,甚至错误百出不堪卒读。鉴于此,笔者将平日积累的古籍编校错讹分门别类,条举数例,以与同行共享。
1 字形不明而致误
古籍的整理与编校最基础的工作是把好“文字关”。这里的“文字关”涉及多方面,既包含对异体字的识别、繁体字与简体字的转换,又包含对字形相似极易致误的文字识别。例如,“”是“庸”的异体字,该字见录于《偏类碑别字·广部·庸字》引《大唐故处士朱(通)君墓志铭》。而“”与“膚”字形相似极易相混。这类异体字在金石文献中尤为常见,在该墓志铭中还有“柫衣而去”一句,其中“柫”为“拂”之异体。这需要编辑在平时工作和学习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异体字,或者养成在遇到生僻异体字时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这对提高个人学养具有重要意义。
繁体字与简体字的转换致误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古籍编辑。由于汉字的繁简体并非全都是一一对应关系,因而在对古籍作简体字排版时经常会出现繁简体转换的错误。更何况一些编辑为图省事,过于依赖计算机文档处理软件,将文档中的所有繁体字一键式处理为简化字,之后又不作仔细甄别,因而难免会出现错误。例如,将云彩的“雲”当作古人云的“云”,将汉代儒生兒宽的“兒”姓当作“儿”。此外,有些简体字在转换为繁体字时也容易发生错误,如将钟声的“鐘”与钟爱的“锺”相混,将千里的“里”与里外的“裏”等同,将制度的“制”当成制造的“製”,将指自己的“余”当作剩余的“餘”。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名或书名中的繁体字是不应该转换为简体字的,如将《墨子閒诂》当作《墨子闲诂》,将“榖旦”当作“谷旦”都是错误的。前者是书名,属专有名词。后者语出《诗经·陈风·东门之枌》:“榖旦于差,南方之原。”“穀”意为善,“旦”意为明,二字合指良辰吉日。因此,“穀”与“谷”不能相混。
因字形相似而致误的现象亦很常见,如“壸奥”与“壶奥”。“壸奥”一词源出《汉书》卷一百《叙传上》,其文曰:“扬雄覃思,《法言》《大玄》:皆及时君之门闱,究先圣之壸奥……”。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宫中门谓之闱,宫中门谓之壸。”《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元稹白居易传》载:“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壸奥,尽治乱之根荄。”此两处“壸奥”均指作品精微深奥。笔者在编校《西汉初中期文艺思想》(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的书稿时,文中就引述了《汉书》的这段文字,但将“壸奥”误作“壶奥”,幸好被笔者发现并及时订正。
再如,笔者在编校上述书稿时还发现了另一处错误,即“嚚讼”误作“嚣讼”。“嚚讼”一词出自《尚书·尧典》:“帝曰:‘吁!嚚讼,可乎?”孔安国注曰:“言不忠信为嚚,又好争讼。”可见,“嚚讼”为奸诈而好争讼之义。而“嚚”与“嚣”形似易致误,需要编辑在编校时勤核引文。
其他如将“床笫”误作“床第”,将“凌凙”误作“凌泽”,或将“凌轹”误作“凌铄”者,笔者在此不一一详加分析。
2 名称不晓而致误
古籍中有许多人名、地名、书名或其他名称,因字形相似而致误者有之,因编辑不知晓其名而误改者亦有之。
2.1 地名错误
吉林某出版社1995年版《足本曾文正公全集》中,《奏稿》卷二《报崇通剿匪胜仗折》曰:“自正月以来,居民畏贼,多巳蓄发,乐为贼用,其旁近州县,如通山蒲圻大治兴国咸宁嘉鱼等属,皆巳为贼所据。”该句除了将“已”误作“巳”外,还将湖北“大冶”误作“大治”,实属不该。
上述《西汉初中期文艺思想》的书稿亦存在地名错讹。该书稿在叙述韩安国的生平时引《汉书》卷五十二《窦田灌韩传》曰:“韩安国,字长孺,梁成安人也,后徙雎阳……”此处“雎阳”即为“睢阳”之误。
2.2 书名错误
湖北某出版社2002年版《湖北艺文志附补遗》,该书作为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项目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是一部汇集历代鄂籍文士著述的目录学著作,其嘉惠学界的意义无需赘言。然而,该书时见文字校勘上的错讹,如该书《经部》第0024条、第0026条均将“千顷堂书目”错成“干顷堂书目”,《经部·易类》附录中又错成“千项堂书目”,第0274条错成“千倾堂书目”。《千顷堂书目》乃清代十分重要的书目,编辑屡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属不该。
笔者曾作为外编为南京某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古代神话精华》做过编校质量抽查,发现其中有多处书名讹误。试举三例简要说明:其一,将《云笈七签》误作《运笈七签》;其二,将《绎史》误作《驿史》;其三,将《通鉴外纪》误作《通鉴外记》。
2.3 人名错误
上述《湖北艺文志附补遗》中还有人名讹误的问题。如《子部》卷七《子二·杂家类》第2345条有“王士桢序《花悟堂集》曰……”这里的“王士桢”当为“王士祯”之误。此外,笔者还曾在其他图书中发现将“扬雄”误作“杨雄”者,将“杨维桢”误作“杨维祯”者,或将“夏丏尊”误作“夏丐尊”者,如此等等。endprint
2.4 其他名称错误
上述《中国古代神话精华》中有一篇神话出现了“无征位”一词,笔者审读至此深感困惑:何谓“无征位”?结合上下文仔细推敲后才得知此“无征位”当为“无徵位”之误,因“徵(征的繁体)”与“徵(音zh€#5 )”字形相同,故而混淆了。可以推知,该编辑在编校这段文字时直接运用了计算机文档处理软件中的繁简体转换功能,且又忽略或根本不理解“无徵位”的含义,从而误以为只是繁简体的转换问题。殊不知,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徵”是古代五音之一,即所谓宫、商、角、徵、羽,“无徵位”即表明没有“徵”这个音。
再如,“九執历”误作“九艺历”。笔者在阅读整理《清史稿·艺文志》时第一次遇到“九艺历”一词,然不解其义,后在翻检《新唐书》之历志时无意中见到“九執历”一词,顿时怀疑这两个词必有一误。果然,经考证,《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七《子部·术数类》之“《校正开元占经九艺术》一卷。徐有壬撰”条书名著录错误,当为“《校正开元占经九執术》”,其致误或因“藝”与“執”形似。
以上诸类因名称不晓而致误的现象,在近年来出版的古籍类图书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除了反映出编辑在编校中的工作疏忽外,更体现了编辑学养的欠缺。上述诸例中,除地名“大冶”可能不为大多数人熟知外,其余“千顷堂书目”、“云笈七签”“绎史”、“通鉴外纪”以及“王士祯”等,都具有如雷贯耳的声名,怎么能不引起编辑的注意呢?
3 纪年不晓而致误
历史纪年在古籍整理出版中往往要求年代换算,编辑稍不留意就会忽略。再以上述《湖北艺文志附补遗》为例,该书《补遗》部分《史部·诏令奏议类》第0448条有:“(张)仲炘,号次珊,凯嵩子,江夏人。同治丁丑进士,累通政司。”经笔者考证,同治无丁丑。考《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张仲炘为光绪3年丁丑科2甲77名进士。“同治”乃“光绪”之误。又如该书《补遗》部分《子部·天文算法类》第0964条有:“(姚)晋埏,字君怡,罗田人。光绪己未进士,官户部主事。”经笔者考证,光绪无己未。考《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姚晋埏为光绪21年乙未科3甲50名进士。“己未”乃“乙未”之误。此外,历史纪年与公元纪年的转换也时常会出错讹,此不赘述。此类错讹一般较隐蔽,需要编辑在编校稿件时带着“怀疑一切”的眼光去审读,遇到历史纪年时最好动手翻检《中国历史纪年表》或其他工具书,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免出错。
4 句读不明而致误
多数古籍在整理出版前并无句读,需要整理者按现代汉语规范为其断开句读——这虽说是古籍整理点校者的责任,但对责任编辑来说,亦需要具备为古籍断句的基本功。
上述《足本曾文正公全集》中就有多处句读错讹现象。例如,该全集《奏稿》卷二《报崇通剿匪胜仗折》曰:“本拟再加兵勇,二三千人,痛剿崇通一股,即可直抵鄂省,以资救援。不谓岳州陆勇一败金口大股之贼全数上窜,不特不能加兵再剿崇通且需酌撤通城之兵,回保长沙……”。这两句话当断为:“本拟再加兵勇二三千人,痛剿崇通一股,即可直抵鄂省,以资救援。不谓岳州陆勇一败,金口大股之贼全数上窜,不特不能加兵再剿崇通,且需酌撤通城之兵,回保长沙……”。这样点断的句读能使行文的节奏更为紧凑合理。
再如,南京某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古代寓言精华》收录了唐皮日休的《悲挚兽》一文,其中有一处句读错误:“汇泽之场,农夫持弓矢,行其稼穑之侧,有苕,倾焉农夫息其傍。”该句中的“倾焉”当上属,以描述“有苕”的状态,因而该句应断为:“汇泽之场,农夫持弓矢,行其稼穑之侧,有苕倾焉,农夫息其傍。”
5 滥译古文而致误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各种古籍尤其是经典著作的今译本、赏析本、注释本等不断涌现,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相当一部分出版机构,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所采用的译本、注本并非出自名家或态度严谨的作者之手。当然,这并不是说古籍的整理编译非名家不可为,笔者强调的是,古籍的整理编译是件严肃的事情,需要编译者具备相当高的学养,同时还要有严谨的态度,否则粗制滥造的编译作品不仅不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会因质量问题而严重损害出版机构的社会形象。
再以上述《中国古代神话精华》与《中国古代寓言精华》为例,笔者在受邀对这两本书做编校质量抽查时,发现了译文的诸多讹误,如将“州牧”的“牧”译为“牧民”,将《三王墓》中替干将莫邪之子报仇的“客”译作“游客”,这都是典型的望文生义。
6 作为对策的结语
由上文列举的错讹案例可以看出,古籍的整理出版需要编辑具备相当高的学养。对此,笔者不揣浅陋试提出以下建议,以与同行共勉。
其一,出版机构应尽量选派具备深厚学养的编辑从事古籍的编校工作。古籍的整理编校是一项专业性与综合性并重的工作,如果编辑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学养是难以胜任的。为了达到专业性与综合性兼顾的要求,笔者建议在安排古籍整理编校工作时,可以尝试委派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编校人员来合作完成同一项工作。这对于整理编校那些科技类古籍尤为必要,因为多数具备文科背景的编辑对医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都较欠缺,而具备理科知识背景的编辑则可能在阅读古文上有较大障碍,倘能文理结合则可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
其二,编辑应养成“每字必究,务求甚解”的精神。所谓“每字必究”,是指编辑需要具备一双明察秋毫的“鹰眼”,要用“挑刺”的眼光去面对书稿,要敢于质疑,尤其需要对那些可能出现讹误之处敏感,否则很多讹误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务求甚解”,即要求编辑要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去求证自己的疑惑对错与否。
其三,提高编辑修养重在平日的学习积累。虽然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储备,也都有擅长的学科领域,但仍然需要在平日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积累新知识、拓展知识面,唯有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不断增加个人学养。要增加学养,最简单直接的途径就是多阅读和勤翻工具书。通常情况下,每个编辑的案头都会备着字典、词典或其他与自己工作紧密相关的工具书,然而是否勤于翻检这些工具书,对每个编辑而言却差距很大,只有那些善于翻检工具书、善于总结积累的有心人,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累积学养。此外,广泛的阅读和善于向他人请教也不失为一种好习惯。q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