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南
摘要:蛤蟆嗡是山东冠县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音乐,有关于其传入时间及传入老艺人的籍贯一直有着不同观点,经笔者实地考察并且访谈局内人得出目前结论。
关键词:地方戏曲 蛤蟆嗡 起源
一、冠县的地理位置
冠县在山东省最西部,总体来说,冠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冀鲁豫三界交界处,总面积达1152平方千米,人口约73万。冠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春秋系晋国冠氏邑,元升冠州,明朝改为冠县。千古圣丐武训、著名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被誉为鲁西北的小延安,是晋冀鲁豫革命的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造就出一大批有影响、有威望的革命干部。冠县全境地势平坦,黄河故道纵贯县境,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优势。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西有漳卫河,东有马顿河京杭运河,引黄设施和井泉建设配套成龙,灌溉条件优越,是全国粮食、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桑阿镇是冠县四大古镇之一,位于冠县的东南部,辖60个行政村,面积112平方千米,总人口6.1万全镇地势平坦,过去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农业结构调整,逐渐形成蔬菜、畜牧、油料、林果4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以纺织、轴承加工等为主的新兴工业已逐渐形成规模。而笔者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蛤蟆嗡就主要流行于桑阿镇、苇园、魏辛庄、小张庄等村庄。
二、蛤蟆嗡名称的由来及主奏乐器
蛤蟆嗡的主奏乐器是“蛤蟆嗡板胡”,又称“二胡头”(或称“胡子”)。其音质低沉浑厚,远听起来如同蛙鸣,便被当地乡亲戏称为“蛤蟆嗡”,后来这种小戏便逐渐以此为名。
由名称来看蛤蟆嗡板胡属于板胡的一种,板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约有300多年,品种繁多,既可用于独奏也可用于戏曲伴奏,属于弓弦类乐器。板胡的主要流行地区在我国北方,它与中国的戏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能够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发挥自身特长,在地方曲艺和戏曲伴奏中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蛤蟆嗡板胡的结构与其他板胡相同,蛤蟆嗡板胡由琴筒、琴杆、琴头、琴轴、千斤、琴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筒是板胡的共鸣箱,呈圆筒形,用坚硬的椿木树根挖制而成,琴筒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使音响共鸣集中。琴筒前口蒙以桐木板,桐木板的优劣决定着是板胡的音色。与普通板胡不同的是演奏蛤蟆嗡板胡时戴有三到四个“指甲”也可叫做指套,用金属铜片制成,呈圆筒状,一头大一头小,戴于乐师的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有时也戴在小指上,但不经常用)上进行演奏,指套大小因乐师的手型大小各有不同。这种特有乐器突出了剧种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附属图片:
图一:乐师王洪江正在演奏蛤蟆嗡板胡 图二:蛤蟆嗡板胡
图三:乐师所戴的三个指套
三、冠县地方戏曲蛤蟆嗡的起源
要了解蛤蟆嗡的音乐本体、语言、唱腔等,首先要查找其源头,对其追本溯源。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对山东冠县蛤蟆嗡有着这样的概述:“蛤蟆嗡是流行在冠县桑阿镇一带的小型地方戏曲剧种,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河北省武安县老艺人传入魏辛庄、苇园等村,成立了业余剧团,农闲演出,活动范围30余里的地区。50年代最为盛行,直至70年代,在春节业余文艺活动中,还用该剧种演出自编小戏及移植现代京剧。因该剧种主奏乐器板胡发音浑厚悦耳,嗡声嗡气,加之在唱腔的小过门中sol、do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酷似雨后蛙鸣,蛤蟆嗡剧种由此得名。”①再看山东冠县在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中对冠县蛤蟆嗡历史渊源的描述:“蛤蟆嗡戏源于河北省武安县一带的‘武安落腔。大约在清末民初时期,有个原籍南乐县的孙和顺,因家乡遭灾讨饭来到桑阿镇一带,因为会唱这种戏,就被留在魏辛庄安家落户,每逢农闲时节,百姓便自动组织起来跟他学戏,因为这种戏好听好学,来学的人很多,后来又请河北大名县的彰彩荣前来教戏。会的人多了,便在春节过后组织戏班子外出演戏,自娱自乐。后来,‘落腔又吸收了流行于本地的四根弦、河北梆子的某些声腔并加以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点的桑阿镇地方小戏。由于这种戏的主要乐器‘蛤蟆嗡板胡音质低沉浑厚,加上过门中有‘5.1音符反复出现,远听起来如同蛙鸣,便被戏称为‘蛤蟆嗡,后遂以此为名。”②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对于蛤蟆嗡传入的时间和老艺人的籍贯尚有不同观点。《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认为蛤蟆嗡的传入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中期,而山东冠县在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中却说蛤蟆嗡的传入时间为清末民初,清末民初的时间大约为1900-1920年,二者的时间至少存在着20多年的差距。据笔者采访到的局内人苇园村村民王洪江老人所说,其传入的时间应该为清代晚期,具体约在1890年左右,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兴盛,1951-1952年,苇园村成为集中点,王十里、贾镇桑桥等附近的村镇但凡有庙会、寿诞、婚宴等庆祝活动及年关、庙会等重大祭祀活动,都会请苇园村的蛤蟆嗡戏班进行表演。村民们在农闲时唱戏,农忙时务农,保持着最淳朴的民风。当时演唱的剧目主要以爱情类为主,如《桃花庵》、《站花墙》、《井台会》、《对绣鞋》、《卖油郎独占花魁》、《掉印》、《合印》、《卖苗郎》等等。其次,针对传入老艺人的籍贯,《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所说为河北省武安县人,而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中却说为南乐县人,属地为河南。在这里笔者不得不再次提到冠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山东冠县位于鲁、冀、豫三省交界之处,不管是孙和顺来自武安县还是南乐县都距离冠县非常近,在地域上都有着相对便利的条件。据笔者考察时通过访谈王洪江老人,得知在其幼年时,家里长辈就一直在戏班担任琴师的职务,当年孙和顺来到苇园村就是跟王洪江老人家里的长辈们一同排演蛤蟆嗡剧目,所以对孙和顺的情况比较了解。因此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笔者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即传入老艺人孙和顺来自于河北省武安县。
其实,在蛤蟆嗡没有产生之前,苇园村就一直有人演唱民间俚曲和花鼓秧歌。据笔者从现在仍在演唱的桑阿镇苇园村的村民王洪江、王红芳两位老人处得知,清末年间,因躲避灾害来山东桑阿镇一带的不单单只有孙和顺一人,还有来自河北广平县的落腔艺人丰丁荣,在孙和顺于魏辛庄村落户以后,便介绍丰丁荣来到附近,丰丁荣则在苇园村安家落户,在当时孙和顺不但担任着琴师的角色而且还是青衣演员,而丰丁荣则演唱大生,二人联合起来,将自己演唱的落腔融合当地人喜爱的民间俚曲、花鼓秧歌等进行改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将这种新戏传习给当地居民,逐渐形成了当时极富盛名的蛤蟆嗡。直到现在苇园村还流传着一句话叫“桑阿镇,大水坑,大人小孩蛤蟆嗡”,可见当时蛤蟆嗡在桑阿镇一带是何等繁荣。endprint
四、现状与展望
转眼间,从蛤蟆嗡开始传入到现在已有百年历史,在此期间,蛤蟆嗡经历了产生、发展、繁荣、衰退、停滞、重新组成戏班、到现在开始排演剧目,苇园村的村民一直见证着它的兴衰。艺术的生命在于创作,有创作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发展,有发展才有辉煌。经过了冠县文化局前任局长任金光的编排,在2012年12月桑阿镇第一节文化艺术节中,蛤蟆嗡用新剧目《争电脑》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广大村民们又看到了活灵活现的蛤蟆嗡小戏。再度从历史的长河中苏醒的蛤蟆嗡需要接班人,把它代代相接、发扬光大。但是,现在所面临的就是没有年轻人肯学,没有年轻人爱学的现象,在农村,现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就是人们拼命努力赚钱,只注重物质收获,却与本身丰富的文化渐行渐远。当人们上了年纪,回头想把蛤蟆嗡捡起来时才发现,原来张口就来,大人小孩都会唱的蛤蟆嗡戏曲竟然已基本全忘记,曲目能想起来的也所剩不多,像这样通过一代代乐师们口传心授的经典剧目就这样慢慢消失了。
现在的人们利用晚上的时间正在逐步把一段段老戏捡拾起来,可即便是唱段能够大概回忆起来,但现在的生活环境、人们的认识、审美的提高,也与当年兴盛时期的蛤蟆嗡有一些变化。同时,根据现在生活中的新事、大事、热点话题排演的新戏,也成为蛤蟆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王洪江老人说现在蛤蟆嗡想要发展必须要改革,但是改革并非易事。改革需要在唱段、唱腔、唱词、伴奏乐器等几大方面入手,笔者在考察期间通过对局内人的访谈了解到现在蛤蟆嗡发展的难处,虽然笔者的能力有限,但是笔者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笔者通过录音录像将现有唱段通过记谱、电脑制谱等手段先保存下来,在基本音乐知识尤其是伴奏乐器方面给村民们给予讲解。
其实笔者最希望的在寒暑假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学唱蛤蟆嗡,一个剧种的延续最好可以从娃娃开始普及,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进来,不管以怎样的方式,都是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这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蛤蟆嗡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常会学,孟娟.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需破三重困境[J].中国文化报,2012,(04).
[2]方建军.民族音乐学与族性、政治和社会变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03).
[3]高鼎铸.山东戏曲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胡芝风.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6]李群.传统戏剧[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7]刘祯.戏曲研究(第75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8]马少波.戏曲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图书出版社,1982.
[9]杨红.民族音乐学田野中的音乐形态研究——鲁西南鼓吹乐的音乐文化风格探究[J].中国音乐,2007,(01).
[10]张伯瑜.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11]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2]张荔.让绝响穿透岁月——从蛤蟆嗡退赛谈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丛刊,2012,(03).
[13]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75.
注释:
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年。
②笔者从山东冠县文化馆传统文化办公室董凤岗馆长处得到的《山东冠县在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