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春光+郭英英
摘要: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年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改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特别是最后一年的实践教学,在无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经过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131-03
工学交替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通过模拟项目与真实项目之间、社会实践与课程教学之间、工作与课程之间的工学交替,可以确保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我院自2009年开始实行“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学习理论课程、1年进行岗前综合训练及顶岗实习。2年理论学习并非单纯地学习理论,每学期都穿插一周的综合实训,让学生在实验室、高效仿真实训室进行技能训练,以典型产品或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
“2+1”中的“1”是指最后一年不再集中在课堂给学生上理论课,而是前半学期进行岗前综合培训,后半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也就是说,最后一年,学生将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参加不同的岗前综合培训,到不同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下面以我院信息管理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展示我院实践教学安排时段表及分阶段目标。
在“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将分散到各个实验室、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岗前综合培训或顶岗实习。一个班的学生可能会被分成几个小组,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管理呢?3年来,我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综述如下。
健全的院系两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设立学院、系部两级实践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实行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教务处代表学院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培训和顶岗实习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充分发挥系部和教研室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实施对实践教学运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对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教研室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一般不超过6人,指定一位专业教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训练及顶岗实习进行专门指导。我院数码设计系的教师专门研发了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对全院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动态管理。指导教师还建立了QQ群,让每位顶岗实习的学生每周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并想办法及时解决。
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
为配合“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的实施,我院重新修订了《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和《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对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岗前综合技能培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一套完备的标准,使我院的实践教学质量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完备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学院构建了以教务处牵头的实践教学质量调控体系和以督导组牵头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聘请资深专家为“专职督导”,院内教学经验丰富、教研教改成果突出的教师为“兼职督导”。根据各位督导的专业特长, 对实践教学过程实行全程督导监控。通过学生的职业技能状况、企业对学生工作表现的评价以及学生就业情况的反馈,研究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对学院实践教学情况的督评及时纠偏扶正,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有鲜明职业化特色的全程考核体系
首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建立以专业任课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评价为主,以企业同行、学生等其他评价主体为辅的评价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制定考核标准,全面考察学生实践情况,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指导教师、班主任共同签订实习鉴定表后,再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交资料及学生的实习表现评定实习成绩。工学交替成绩包括:思想表现及工作态度(占20%,班主任评定),操作及工作过程考核(占25%,实习指导教师评定),实习周记(占15%),实习报告(占15%),理论考核(占25%)。
其次,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确定评价内容时,考虑不同评价主体的特点,分设出相对独立的评价内容。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撰写实习周记、实习报告、思想汇报,详细记录实训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配方设计、质量检测及控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情况等。
再次,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学习国内外技术教育培训的先进经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估,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任务驱动法”,根据典型工作过程的任务将课程或技能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通过试卷、作品、任务(步骤)、过程见证等方式进行连续多次的过程性评价。课程考核采取分段式过程质量考核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具体做法是,根据课程的核心技能将整个课程技能点模块化,学生只要顺利完成技能模块所要求的技能考核要求,即可获得相应技能模块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可以灵活选择学习方式,直到掌握为止。
最后,以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中心,构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业务能力培养的要求,我院实践课程全面改革了“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中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职业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endprint
以我院网络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具体做法如下: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通过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突出项目案例教学,融入计算机网络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合作开发、实施以项目案例为主线的专业课程,将国内外知名IT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实现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标准相结合。该系经过与红旗教育学院的多次磋商和洽谈,正式签署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协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采用红旗教育学院先进的课程体系、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用红旗教育学院开设的课程置换该专业开设的linux应用课程。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考核通过就可以获得红旗教育学院产品应用专业的证书。目前,红旗教育学院linux为我院累计培养了430人。学校先后投资40万元用于红旗教育学院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这种做法既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使学院得到了实践教学必需的实验室建设资金,可谓一举三得。该专业实现了对实践教学传统考核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以红旗教育学院产品应用专业相应的证书换取传统专业课程的学分,实现了以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中心,构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为学生提前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三年的实践证明,“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收效显著。在试点过程中,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沟通能力均大大提高。但我院“2+1”工学交替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校内、校外专业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及企业在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组织发展与教育问题上沟通不够,特殊学生及学生的特殊需求无法完全满足等。今后,我院将加倍努力,克服这些不足,使我院“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更加高效完善。
参考文献:
[1]徐云慧,聂恒凯,李鹏.“2+1+2+1”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教育与管理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3).
[2]陈新耘.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50-51.
[3]赵居礼.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4]赵居礼,刘向红.基于学分制制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5]程云燕.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育,2009(3).
(责任编辑:王恒)endprint
以我院网络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具体做法如下: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通过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突出项目案例教学,融入计算机网络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合作开发、实施以项目案例为主线的专业课程,将国内外知名IT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实现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标准相结合。该系经过与红旗教育学院的多次磋商和洽谈,正式签署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协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采用红旗教育学院先进的课程体系、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用红旗教育学院开设的课程置换该专业开设的linux应用课程。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考核通过就可以获得红旗教育学院产品应用专业的证书。目前,红旗教育学院linux为我院累计培养了430人。学校先后投资40万元用于红旗教育学院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这种做法既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使学院得到了实践教学必需的实验室建设资金,可谓一举三得。该专业实现了对实践教学传统考核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以红旗教育学院产品应用专业相应的证书换取传统专业课程的学分,实现了以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中心,构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为学生提前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三年的实践证明,“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收效显著。在试点过程中,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沟通能力均大大提高。但我院“2+1”工学交替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校内、校外专业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及企业在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组织发展与教育问题上沟通不够,特殊学生及学生的特殊需求无法完全满足等。今后,我院将加倍努力,克服这些不足,使我院“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更加高效完善。
参考文献:
[1]徐云慧,聂恒凯,李鹏.“2+1+2+1”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教育与管理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3).
[2]陈新耘.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50-51.
[3]赵居礼.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4]赵居礼,刘向红.基于学分制制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5]程云燕.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育,2009(3).
(责任编辑:王恒)endprint
以我院网络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具体做法如下: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通过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突出项目案例教学,融入计算机网络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合作开发、实施以项目案例为主线的专业课程,将国内外知名IT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实现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标准相结合。该系经过与红旗教育学院的多次磋商和洽谈,正式签署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协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采用红旗教育学院先进的课程体系、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用红旗教育学院开设的课程置换该专业开设的linux应用课程。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考核通过就可以获得红旗教育学院产品应用专业的证书。目前,红旗教育学院linux为我院累计培养了430人。学校先后投资40万元用于红旗教育学院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这种做法既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使学院得到了实践教学必需的实验室建设资金,可谓一举三得。该专业实现了对实践教学传统考核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以红旗教育学院产品应用专业相应的证书换取传统专业课程的学分,实现了以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中心,构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为学生提前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三年的实践证明,“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收效显著。在试点过程中,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沟通能力均大大提高。但我院“2+1”工学交替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校内、校外专业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及企业在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组织发展与教育问题上沟通不够,特殊学生及学生的特殊需求无法完全满足等。今后,我院将加倍努力,克服这些不足,使我院“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更加高效完善。
参考文献:
[1]徐云慧,聂恒凯,李鹏.“2+1+2+1”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教育与管理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3).
[2]陈新耘.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50-51.
[3]赵居礼.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4]赵居礼,刘向红.基于学分制制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5]程云燕.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育,2009(3).
(责任编辑:王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