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4-02-25 02:45邓代凤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2期
关键词:反动派朱自清历史

我国长期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二者有紧密的联系。注重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找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结合点,恰当运用文史知识,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的生动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用历史知识讲解课文

1.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把历史知识穿插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进一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对掌握文章的内容、主旨起辅助作用。现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写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又幻想超脱现实,思想处于矛盾苦闷状态,因此觉得“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学生学习这篇文章,重点在于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抓住作者的感情脉络,我在讲课之前,首先给学生讲述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先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讲到蒋介石1926年发动的“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1927年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让学生知道当时社会为什么被白色恐怖笼罩,从而加深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也让学生理解了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然后,我再向学生介绍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的生平事迹、爱国思想和行动,当讲到朱自清“舍生取义”,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悲壮事迹时,学生们都沉默了,继而对朱自清先生表现出无比崇敬,这时,学生们几乎把自己移位换形,仿佛自己置身于那个年代,置身于清华园,自然而然对全文的感情基调“颇不宁静”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对于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也能捕捉无遗了。

2.历史知识可以弥补学生课外知识的不足,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在讲课过程中,适当运用历史知识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历史知识还可以说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了解文中更深层的暗含的意义。也就是说有些文章表面一个意思,另外却又暗示另一个内容,如《最后一次演讲》。经过八年抗战的中国人民好不容易迎来了胜利与和平,但国民党反动派又阴谋发动内战,又想把人民推入痛苦深渊。文章的作者闻一多先生愤怒于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又派特务在灵堂上捣乱,想阻挠追悼会的进行。闻一多先生激于义愤,不顾自身的危险,公开亮相即席演讲,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而之所以是“最后一次演讲”,是因为不久之后他本人就惨遭特务的暗杀,使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历史上又加上了丑恶的一笔。

总之,运用历史知识讲授课文,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用历史知识阐释哲理

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刻,包含很多的哲理,也体现着人文精神,显示了诚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和人生境界。文以载道便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这正好体现了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价值取向的理念。如苏洵的《六国论》,《六国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及其发展规律,与其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作用。语文和历史的关系也是这样,历史的记载、传播需要语言和文字,语文中又包含大量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等史实。语文运用历史理论丰富和完善自己,历史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说“文史不分家”。如果二者能够有机结合,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邓代凤,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阳。责任编校:老 猛endprint

猜你喜欢
反动派朱自清历史
朱自清的较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朱自清的蝉声
历史上的八个月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历史上的4月
那一抹诱人的绿哦
《论人民民主专政》
狱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