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萍
摘 要: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一次心灵雕琢的过程,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人,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
关键词: 学生 班主任 教育 引领作用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深入的心灵接触,是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的过程。其实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一次心灵雕琢的过程,教师的终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丰富内涵的人,而学生的目标则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
一、引领学生奠定精神世界的基石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和信息传播的迅猛。学生的头脑越来越活跃,对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个性突出。面对此种状况,事实告诉我,只有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中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当他们走出校门,面对缤纷世界、种种诱惑时,才能正确面对。为此,在带班的过程中,我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充分尊重学生,正视他们的思想。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幼稚的或不正确的思想。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训,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领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因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是一个追求进步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让他们受规范,因为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人才是一个社会人;让他们获得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因为一个具有优美情趣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同时加强学生文化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热爱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生活才充实有趣,人生才能无悔。
由于学生处在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待学生的问题,我习惯和风细雨的方式,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升华了师生的感情。今年春节,2007年毕业的学生约我相聚,学生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有位同学说:“我们班一个混混也没有,那是因为是您带的班。”就这一句,既肯定了老师,又肯定了教育。感动和幸福充满我的心间。班主任就是真、善、美的化身,把真、善、美种植于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更加丰实、美丽。
二、圆圆的是月亮,弯弯的也是月亮
圆圆的月亮很美:许新佳配乐诗朗诵第一名,张悦数学考试第一名,于娟的英语单词听写又是100分……然而,在一个五十人的班集体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如弯弯的月亮,就是看不到他们变圆、变亮。是我没有重视他们?在他们身上没有花费心血?不是的,反之,我对他们费的心最多,是他们本身就非月亮也?不,他们是月亮,只是我们等待的耐心不够,看的角度不同。教育学生的过程使我领悟到:教育学生需用耐心和信心,给学生一份期待、一份宽容,一定会有明月当空的时候。我一直带高年级学生,习惯了他们的安静、有序。又一次担任七年级(1)般的班主任,也许是孩子们从小学到中学感到新奇,想用更多语言来表现自己;也许是班里人太多的缘故,总之,开校之初,课堂、自习、课余……教室里总是有嗡嗡声,没有片刻安静,我的心因此而烦乱。通过几年的带班经验,我知道压制与斥责是没有用的,学生愿意接受的是道理和方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给学生讲了相关事例和道理,这样纪律好多了。但是不久涛和峰依然如故,一点变化也没有。他们话多、爱说是性格习惯所使,我只能耐心帮助他们慢慢转变,让他们在课桌上贴上“聪明的人是安静的”提示语;在他们想说而不能说话时,让他们闭眼,静坐几分钟。学期末时,他们已能做到在一节四十分钟的自习课上不说一句话,考试成绩也很好。记得看过一篇《棉田里摘落下的一朵棉花》的短文,有一块已经摘过棉花的棉田地里,只剩下枯黄的棉秆在寒风中“站”立着。棉田中间有一朵没有摘走的棉花,这朵棉花白白的、大大的,在遍是枯黄棉秆的棉田中,格外显眼。有人提了一個问题:“为什么这么好的一朵棉花没有被摘走?”大家在一起讨论有三种可能:1.当时棉桃长得很小或很丑,引不起重视,被摘花人忽略了;2.当时棉桃还没有开,摘花人当然不会摘它;3.当时开的是不怎么好的棉花,被上面开得好的棉花遮住了,摘花人只顾着摘好棉花,把这朵棉花给落下了。这朵棉花多么像一名学生啊,圆圆的是月亮,弯弯的也是月亮,各有各的美丽,教育学生的过程犹如月圆月缺的轮回,不管在哪个阶段都有美丽的月光。老师的耐心、期待、引领就是为学生一次次地点亮成长的心灯。《棉田里摘落下的一朵棉花》告诉我们教育不能有遗忘的角落,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每个家庭的百分之百,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我认识到:班主任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蹲下来与学生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交流,因为“蹲下来”让我们清楚地听到孩子说的每一句话,才能更好地看到他们的表情,做出准确的回应。在和孩子平视的状态下,更能够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同时还能感觉到彼此之间的平等,进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育人者应该适时地蹲下来,让孩子体会到平等,放下身段,用缓和的心与孩子交流会更加顺畅,用心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从而以学生的情感、发展为主,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教育是引领、是体验、是感动、是无限,让我们一起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春风化细雨,让年轻的生命因老师的引领而激情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