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合作学习的创新实践

2014-02-25 20:56牛飞
成才之路 2014年2期
关键词:哥们我会分组

牛飞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可是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使得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普遍存在着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其主要问题为小组组建时缺乏科学性;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单一,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实质性合作;教师缺乏有效指导和监控。

以上几种现象,其根源在于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本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同时有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反思该如何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笔者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做了如下几方面创新。

一、优化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策略

我根据班内的实际,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组。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先按照该科成绩将学生平均分为三段,再从每一段中挑选一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挑选中充分考虑到三位学生性格互补、领导力互补、学习能力互补等因素,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际竞争。二是自由结组的原则。在异质分组后,我会将分组情况在班内公示一天,学生可根据“情感因素”进行组间成员之间的调换,但是必须给出合理的调换原因,同时不能影响到异质分组的本质原则。这样在遵循了本质原则的前提下,同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归属感增强,有助于在实施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班内有一名“学困生”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说话,公布分组名单后其组内成员极其不乐意,这名“学困生”自尊心也明显受到挫伤。这时他的一个“哥们”说:跟我一组吧。这个“哥们”虽然成绩出于上等,但是性格比较懒散。于是我跟那位“哥们”说:“你既然这么义气,那就要对他负责到底,同时你自己也要起到榜样的作用。”这“哥们”立马把腰板挺直了说:“相信我吧!”接着我对“学困生”说:“你哥们这么义气要带你,可你要是总影响你们组的平均分,是不是就不太讲义气了呀?”。这位“学困生”一脸沉重,对这次事件很受触动。从此他们互相激励,“哥们”为了更好地起到榜样作用,学习劲头显著增强,并且不断帮助、激励学困生,而学困生在小组中有了归属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由以前的厌学变成了乐学,上课偶尔犯困,也会主动地站到教室后边去听课。

二、丰富合作学习的形式

我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除了采取上述两种常见的组织形式外,还将形式创新化、丰富化。

(1)课堂众多环节中体现小组合作制。为了增强小组的集体观念,培养他们时时合作的意识,我会在课堂众多环节中体现小组合作制。每堂上课的前五分钟,我会对上节课的所学知识进行书面检测,检测完毕,由学习小组长收取检测本,最后得分是小组成员的平均得分。这种方法打破了小组内好学生包揽一切或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的局面,学生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只有我尽力了,大家才能赢,也只有大家赢了,我才能赢”,极大地推进了小组成员在课下互帮互助的合作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一个问题,会随机让一位同学回答,如果该同学没有回答出来,就将由其组内其他成员帮助其回答,如果全组成员都没有回答出来,将扣除该组课上表现1分,同时问题将由其他组来抢答,并得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小组成员荣辱与共的团队意识。

同时在课堂上,如果有某位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将扣除该组的课堂表现分。班级有一位学生特别喜欢睡觉,其组长就主动找到我要求调换座位到这个“特困生”旁边,他们之间达成协议,只要“特困生”稍有睡意时,组长就可以拧他胳膊。因此,不用教师制约,组内成员会互相制约,并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同时喜欢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不再认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和小组成员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个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

(2)将小组合作学习延伸到课下。在检测、作业的批阅过程中,我会对错误较多的同学作业本上写上“面批”两字。但是该同学看到以后,不是直接找我,而是去请教其组内其他成员,请教完后,全组同学一起来找我,由面批的同学向我讲解该知识点,如果中间有错误的地方我会及时向全组同学指出。这样增强了组内成员互帮互助的意识,并且使小组凝聚力得到增强,同时还增强了优秀学生的表达能力,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透彻,而“学困生”在小组中归属感增强,在相互帮助中学习成绩不断提升,自信心增强。这样的学习过程伴随着浓厚的情意色彩,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满足每个学生的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能使学生“乐学”“好学”。

在阶段性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同时,在学完每一章的知识后,我会让每位同学先独自总结,然后根据各自的总结,小组合作再总结一份。他们在重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方面会有各自的见解,在讨论过程中会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学生在激烈的多样化的思维碰撞中会不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合作、交流能力。

三、优化教师指导、评价策略

为了高效指导、监督小组合作学习,我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以真正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学习后,汇报学习成果时,我是一个倾听者;在小组成员互相制约,共同进步时,我是一个旁观者;在小组成员合作讨论时,我是一个引领者;在小组成员找我一周点评时,我是一个指导者,我会根据一周内我对其组的所看、所听、所想,对其合作方法和合作技能给出指导性建议,肯定好的,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供参考的改进方法,以真正实现组内成员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应。

合作是一种品质,需要教师耐心地培养和长期地训练;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需要教师优质地组织和高效地实施,才能使真正的合作落到实处,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更实效的合作学习道路任重而道远。

(辽宁瓦房店市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哥们我会分组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我会分辨
我会玩
知足吧
分组
哥们,让人煮了?
取钱
有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