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晶梅
摘 要: 班级管理方式是决定班级管理水平的风向标。中专学校的学生班级管理人员必须对中专学校学生班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并采取诸如影响式、授权式、融通式、协商式、宽容式的班级管理方式,着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确保教育教学高效开展。
关键词: 中专学校 班级管理 管理方式
为确保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必须加强班级管理,结合班级实际,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式,才能確保中专学生的有效发展。那么班主任应该采取哪些管理方式呢?
一、中专学校学生班级管理现状的分析
目前普遍存在学生判断是非能力较弱、自我意识较强等问题,班主任应做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坚持进行积极向上的教育。在日常生活管理中,应细心观察引导,勤于思考发现,防微杜渐,善于捕捉学生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不良苗头及现象,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主任需懂得欣赏学生,理解学生言行举止的背景,教育具备合理性和正确性,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引导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
二、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
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一个班集体,只有班主任和班干部不能完全做好,应让全班学生团结合作,调动积极性,充分培养独立意识。例如,通过“今天我值日,今天我做主”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自我发挥、自我生活的独立性。活动是每天轮换制,也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监督、一起评价,但是不能干扰其在活动中的做法,让整个活动充满实权性、民主性,这样就可以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意识。
三、中专学校学生班级管理方式
(一)以“影响”为载体的中专学校学生班级管理方式
所谓“影响”,就是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和行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其对学习过程认真负责,做到不耻下问、一丝不苟。备课时,应将授课内容丰富多样化,在授课内容中增加一些让学生好奇、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可以融入幽默笑话、故事、新闻、娱乐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二)以“授权”为载体的中专学校学生班级管理方式
所谓“授权”,就是指将在权力下放给学生的情况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活动中、学习中进行宏观决策,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还能提高学生自我处理事件的能力,进而保证活动顺利、正常地开展。这充分说明了班主任应知人善用,所做的选择能更好地使班集体团结合作在一起。
(三)以“融通”为载体的中专学校学生班级管理方式
所谓“融通”,就是在一视同仁的前提下,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亮点,意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加上教师的有效激励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班集体管理中,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以“协商”为载体的中专学校学生班级管理方式
所谓“协商”,就是指在班集体的班会活动中,围绕一个主题内容进行协商和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踊跃参加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使其对班集体管理大胆提出见解,并加强对意见、建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择优选取各种关于有助于班集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建议。
(五)以“宽容”为载体的中专学校学生班级管理方式
所谓“宽容”,就是指班主任在教育中面对学生诸多不足及缺点和错误时,应保持宽容的心态,和学生加强沟通交流,而不是横加指责,正确引导学生,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并解决问题,使其知错就改,见错不犯,重新回到“孺子可教”的类别中,并激励其树立正确的目标,为班集体的团结和管理水平的上升多作贡献。
四、结语
教师是以身作则的榜样、学生的指路明灯,“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教师自身行为准则和道德涵养都不过关,则怎么能教育好学生,更不用谈提高班集体管理水平。教师应着力提升自我教学水平和文化涵养,正确引导,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和目标,这样才能确保提高班集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军.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职业,2008(32).
[2]尼玛次仁.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初探[J].成功(教育),2007(11).
[3]马德粮.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工作[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