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提琴教学的几点要求

2014-02-25 11:44:06陈平辉
考试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考级练琴毅力

陈平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家长对孩子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掌握一门艺术特长,是很多家长的心愿。小提琴作为西洋弦乐器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外形小巧,随身携带方便;音色优美、动听,所以很受家长和小朋友喜欢。

一、入门的姿势

学习小提琴是个艰辛漫长的过程,入门姿势很重要,夹琴、持弓都要耐心练好,家长要长期陪练,在看孩子练琴的同时及时纠正孩子的姿势,家长要掌握老师教的持琴、持弓的方法,并及时对孩子进行指导,因为一星期一节乐器课不可能让六七岁的孩子在课堂里全部掌握和消化,所以孩子的学琴是家长学习和指导同时进行的漫长过程。

二、发音练习和音准的掌握

右手运弓是小提琴发出好的音色的前提基础,所以孩子要掌握好每段弓子的右手姿势、手腕动作、大臂的抬落等,有了良好的笔直的平稳的运弓,音色自然会圆润饱满、明亮。可以多做空弦练习,可以对照镜子及时纠正弓子在琴弦上的走向,可以做三段弓的联系,如每根弦的下半弓联系,上半弓联系,弓根、弓尖练习,全弓练习。这个右手的练习每天都要进行,不要因为比较枯燥而减去它的训练,此时左手可以持琴在面板上,同时练习夹琴的姿势。当右手空弦练习结束,可以单独做左手的无声按指练习,五种手型的按指至少要按三种,这是为音准打基础。

三、家长的心态和教师的责任

现在社会上很多少儿业余器乐考级中,多数孩子的技能都是拔苗助长型。一门乐器十级,竟然可以快速到三年考结束。家长的培养观念不是让孩子真正掌握一门艺术技能,而是为了这张十级证书培养孩子。因为家长目的性太强,所以很多老师为了适应这市场的需求就改为拔苗助长似的教学。教师要带着一份责任教学,不能随波逐流。應该疏导家长,让他们知道:考级只是技能上阶段性的测试、鼓励和鞭策,不是目的性地快速达到最高级别。

四、兴趣和毅力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应该说条件都很好,四个老人两个大人都把所有关爱放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只要一看到身边其他孩子学这学那等,就不顾及自己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兴趣或者爱好,硬逼着幼小的孩子学这学那,看着孩子休息日忙碌的样子,教师都为他们叫累。教师和家长应该先发现小孩的兴趣和爱好,爱好是一切学习的前提,学习艺术要有一定的天赋。有的孩子很有天赋,但是不能坚持,半途而废就很遗憾;有的孩子先天乐感不好,但是很勤奋,很有毅力,那可以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培养,不一定要考级。如果要参与考级进行专业点技能学习的话,孩子必须具备:天赋、兴趣、爱好、毅力和勤奋,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器乐之前,要了解孩子的音乐情况,然后再决定未来的培养动向。

冼星海说过:“音乐是陶冶情操的熔炉,音乐是生活的源泉。”新世纪的孩子们掌握一门乐器是自己艺术修养的提高和内在审美能力的培养。所以家长要把对孩子的培养当做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培养,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把一张十级的器乐证书作为投资培养的目的。

五、在学习中感受音乐的快乐

每天小提琴练习时间1小时左右为宜,对于六七岁的小孩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其实无形中也是对小孩毅力耐心的培养,家长一定要参与小孩的练习,可以将游戏的练习或者奖励型的练习相结合,等孩子半年练琴下来,有了自然的练琴习惯,就是家长最欣慰的。人生最可贵的就是坚持,一旦坚持了,就会养成生活习惯,那么此时的家长是幸福的;不管孩子琴拉得是否很好,最起码毅力、耐心得到了培养,所以家长千万不能功利性太强地培养孩子。有的家长还会问我孩子明年能考几级了,听到这样问话,作为长期从事小提琴教学有责任心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我真是头疼。我要说:“只要你的孩子具备良好的天赋,兴趣+后天的毅力勤奋就是考级的决定性因数。”

还有平时多让孩子参与表演,要让大家认可他的音乐魅力,让他有一种成功的快乐,不要只是一个人闷在家里自我练琴,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感觉到自己表演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就会在大家的掌声和认可中体验到快乐。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听听交响乐音乐会,环境的熏陶是很重要的。

音乐能开发一个人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开发有重要作用,很多人胎教都选择音乐,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潜能。

六、音乐的魅力

音乐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能提高一个人的审美认知能力,在促进一个人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有重要作用。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听觉神经科学实验室的专家Nina Kraus说:“在人生中长期接触乐器可以使得我们变得更年轻,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第一是增强我们的记忆力,还有一个就是增强我们在嘈杂环境中的听力水平。”据悉,科学家在针对音乐家与非音乐家的实验中发现,从9岁甚至更早开始学习乐器的人(并且将这项技能坚持一生的人)与完全不碰乐器的人相比在“视觉工作记忆力”上的水平相当。视觉工作记忆(visual Working memory)指对非言语视觉信息的短时存储,是视觉信息接收进一步处理前的暂时存储,但是从事音乐的实验者在“听力工作记忆力”却有令人羡慕的水平。

亲爱的家长和快乐的孩子们,希望你们能在音乐中感知快乐、魅力,让音乐伴随孩子们幸福成长。

猜你喜欢
考级练琴毅力
我懂得了坚持与毅力
小主人报(2022年5期)2022-04-01 01:12:04
毅力号来了
How to Get Slim?
练琴记
乐乐姐姐热线
琴童(2017年11期)2018-03-05 20:00:32
练琴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3
练琴
新少年(2015年11期)2015-11-18 10:36:24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
琴童(2009年11期)2009-11-30 04: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