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实验的“亲和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4-02-25 10:27:54柏秀红
考试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日常化平民化物理实验

柏秀红

摘 要: 物理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物理实验应平民化、全员化、日常化和开放化。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平民化 全员化 日常化 开放化

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但是,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由于受到父母的过分疼爱,致使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动手能力很差,实验操作能力不强,所以在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应切实有效地增强物理实验的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一、物理实验的平民化

切实改进课本中的实验,使其“平民化”,所谓平民化就是改进实验方法,选用身边常见器材,使实验操作变得简单易行,让学生不觉得实验高不可攀,从而乐于实验。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怕实验费心,器材难选、难准备;二怕实验费时费力,影响教学质量和进度;三怕实验失败,影响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故经常通过讲实验、演示实验或让学生观看实验动画与视频,代替学生的实验操作,这种教法只能让学生越来越怕实验、越来越怕学物理,慢慢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其实很多实验并不可怕,适时地对实验进行改进,使其“平民化”,更“平易近人”。

1.实验器材的身边化、平常化。

教师要精心尋找学生身边的常见的物体做实验的器材,让学生真正感觉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身边处处都有物理。从而感觉到物理有用、有趣、并不高不可攀、并不可怕。

例如,在研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时,我选用粉笔盒、书本做斜面、矿水瓶做实验,改变瓶中水的多少后,从斜面上滚下,推动粉笔盒在讲台移动距离的远近比较动能的大小;并通过大小不一的两支粉笔从同一高处下落,得出下落到高一同度时速度相等。这些实验完成起来简单易行,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增强了物理的“亲和力”。

2.实验方法、操作的简单化

实验过程越复杂,操作越繁琐,老师越头痛,学生就越怕。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使操作简单化,能有效克服上述困难。

如,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时,直接让学生用矿泉水瓶装水后放在毛巾或面巾纸上,过程简单,易操作,现象很明显。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留心身边现象,处处留意,时时思考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物理实验的全员化

许多实验如按教材的设计完成,则所需器材多,实验室里有时不足量,而且取放不方便,而利用身边的器材完成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性,减少学生参与的惰性。

如,我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让学生自己选用身边的直尺、硬币、粉笔、修正液等完成实验。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实验中,都动起来,活跃了气氛,提高了积极性,又真正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充分发展。

三、物理实验的日常化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坚持每节课都设计实验,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即使在讲习题时也穿插实验。实验可以穿插在每节课中,天天做,达到日常化。将物理实验日常化,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1.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学生实际操作。

例如,用纸盒可以将水烧开的小实验,反复弯折铁丝后弯折处会发烫等实验习题,都可以配合新课教学作为学生实验的内容。又如,学生在学习电路后,对电流表、电压表接错位置后,电路会出现什么故障?电表的示数又如何?学生一直分析不清,我就在讲这部分习题时直接按题目要求完成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然后让他们分析原因,这样学生就能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

2.自制实验测量工具。

由于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多数实验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实验精确度要求也不高,因此,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多。

例如,没有平底试管,可用废旧的平底小药瓶来代替;没有弹簧秤,可发动学生用废钢丝绕制;没有溢水杯,也可以用在玻璃杯上套两个橡皮圈的方法代替,等等。而且学生通过自制教具和学具,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动手能力。

四、物理实验的开放化

1.开放思想观念,放手让学生“玩”实验。

这种“玩”不是嬉戏,而是尽量将书上的实验都改成学生实验,提供部分或全部实验材料,让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带着高涨的热情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在“玩”中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积极性会得到发挥,学习上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让同学们估计自己爬楼梯的功率。让每个同学亲自测量一下,不仅自己爬楼梯的功率,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探究科学的潜能。

2.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的场所,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使实验教学摆脱了传统封闭式实验教学时空的束缚,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在实验室中自由地、快乐地进行实验和研究。

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铅笔、干木材、人体、空气等)是否导电的实验组。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从而使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得到发展。

总之,教师要精心寻找学生身边的常见的物体做实验的器材,放下物理实验“高贵”而神秘的架子,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正感觉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身边处处都有物理。既巩固了学生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提高了他们在知识领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观察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实际操作动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物理的亲和力,从而感觉到物理有用、有趣,并不高不可攀、并不可怕。从此不再惧怕物理,而是敢于探究、勤于实验、乐于学习。

猜你喜欢
日常化平民化物理实验
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及其日常化管理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06
“非常规”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1:06:27
公众环境权利的诉求表达:激进化与日常化的内在逻辑解析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探析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2:56:03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57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2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日常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新视角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新闻传播(2015年6期)2015-07-18 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