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富裕的广东竟有13个地级市人均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紧随广东的“追兵”,江苏是如何解决好区域发展平衡这一难题的?本刊特邀一位广东学者、一位江苏学者探讨这一问题。 ——编者按
作为全国经济的“排头兵”,广东的经济总量已连续20多年领跑全国,但区域发展失衡一直是广东不得不面对的短板,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中,竟有13个市人均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与广东竞技的江苏,不仅经济增速迅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更是可圈可点。江苏省是如何缩小区域差距的?江苏的经验对广东有何启示?就此问题,本刊采访了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的夏永祥教授。
《同舟共进》:据了解,江苏早于1984年就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这三十年来,江苏省的区域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
夏永祥: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但省内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早在1984年,江苏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 “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方针。但到1993年区域发展差距却达到顶点,整整经过了10年的扩大过程。后经调整,到2000年,江苏重新规划全省行政区划和地区划分,新增设扬州市、宿迁市,划定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提出“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至此,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才正式形成。从1993年到2012年,经过了近20年的努力,区域发展差距有了明显的缩小。
这一系列战略方针,对江苏区域协调发展而言可说是一剂良方,效果显著。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苏北逐步摆脱了贫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下这组数据,或许会更有说服力:1978年,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2.23:1.23:1;1993年,达到峰值,为4.4:2.1:1;此后,就趋于缩小,到2012年,该比例已缩小为2.48:1.52:1。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由于区域发展差距的惯性,特别是苏南地区毗邻上海等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稍有松懈,差距就会重新反弹;前一阶段的区域差距缩小,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而社会发展的差距缩小则较慢;在苏中和苏北地区内部,发展也不平衡,也存在着差距,同样需要高度关注和解决,等等。这些问题,我建议广东在协调区域发展中也需要警惕。
《同舟共进》:那么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体措施是什么?这剂“良方”中的“主药”是什么?
夏永祥:除了传统的优惠政策倾斜外,实行对口支援是该战略中的重要措施,包括市县对口帮扶、人才交流以及工业园区建设。
根据苏南、苏北地区的差距和各自的优势,江苏在地级市层面上,实行苏南苏北“一对一”结对帮扶,具体是苏州支援宿迁,无锡支援徐州,常州支援盐城,南京支援淮安,镇江支援连云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落实到县、区层面,例如张家港市支援宿豫区,有些县、区甚至深化和具体到镇、村层面。由于合作和帮扶对象具体,责任明确,因而效果良好。
人才交流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选派省直机关和苏南地区的干部到苏中、苏北长期任职或短期挂职,把苏南的发展思路、工作作风推广和移植到这些地区,还动员苏南地区的高校到苏北帮助发展教育事业;另一方面,让苏中、苏北的干部到苏南挂职锻炼,耳濡目染,学习和借鉴决策及管理经验,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管理水平。
另外,苏南地区市县以大型企业牵头,在苏北建设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工业园区,以此作为平台,推动苏南的要素和产业向苏中和苏北梯度转移。工业园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聚集了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成为苏中、苏北的“增长极”。值得推广的是,有些市县和企业承诺十年内不从园区和企业盈利中拿走一分钱,进一步加大投入,使苏中和苏北实现了向主动造血型自我发展的道路转变。
《同舟共进》:区域发展失衡一直是广东的“心头之患”,珠三角一枝独秀,而粤东西北却远远落后。您觉得江苏的发展经验中有哪些值得广东借鉴?
夏永祥:我想以下一些经验或许对广东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首先,要关注和解决省市区内的发展差距。在江苏省,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问题。苏中、苏北地区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理应平等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成果。在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区内部,例如广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有些市县率先发展和富裕起来了,而其他一些市县则仍然处于落后和贫困状态。以广东2011年的GDP为例,珠三角的人均GDP依次是粤东、粤西、粤北的3.55倍、2.82倍及3.5倍。对于这些差距,不能熟视无睹。建议各省市区甚至地级市和县、镇也应站在这样的高度,认识自己内部的发展差距,确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不能任其扩大。
其次,要正确处理区域协调发展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立科学的调控机制。在江苏省,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确立,再到组织和实施,都是党和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具体项目的实施上,又按照市场规则运作,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并用。应该看到,区域发展差距的形成和扩大,主要是市场调节作用的结果,而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所以,建议广东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也由政府主导,不仅要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方针,而且要负责组织和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不能停留在会议、文件和口号上,而要变为行动。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应该尽可能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以提高经济效益。
再次,对落后地区的帮助和扶持,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江苏在对落后地区的帮助和扶持中,既重视短期内的“输血”,提供必要的无偿帮助,以解燃眉之急,更重视在长期内培育落后地区的“造血”功能,通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外部要素流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区域发展水平,从而最终走上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良性道路。这一点我想对广东或许同样适用。片面强调和采取单纯的“输血”或者单纯的“造血”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前者会造成落后地区的严重依赖思想,永远“等靠要”,也永远发展不起来,而后者连落后地区群众的当前生存需要都不能满足,又何来长远发展。
最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常抓不懈。江苏的实践表明,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因此,在这一问题上,广东可能也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既不能盲目乐观,急于求成,也不能畏缩不前,无所作为。相信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一定可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