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丽
(沈阳市第一〇八中学,辽宁 沈阳 110001)
优秀的人才首先是一个优秀的男人、女人。 日本的茶道都是博士学历,外国的幼儿园教师都是高学历。我想到中国男足要赢,必须从小加强足球运动员的知识含量、自身修养。中国女足就可以走向世界,因为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 所以最初组建队员并培训时,应加强对人文素质、追求动机的培养。 中国好声音的孟楠,汪峰一次次的肯定,就是因为她是个歌手,同时是一个有内涵的词曲家。抛开歌唱技巧,反过来她对四位评委的点评,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的歌声里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深的领悟。 郭沫若如果没有人文素养,对诗词也不能演绎得那么深刻。 达芬奇画画也只是副业。 每个学生后面都应该有个更大的世界。中考物理备考学生一味追求分数,却忘记了高分的价值。播放视频“奥运亚军哭了,冠军笑容灿烂。”教育学生冠军举世瞩目,但更主要的是为祖国争光。 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搜索单杠冠军荷兰“飞人”、林丹的冠军利器,向学生灌注“每一次练习都追求高标准”的想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追求完美的动机。观看感恩教育视频,每小组轮流制作《感恩的心》手抄报,制成图片,发布到朋友圈交流展示。教师布置任务:做几件感恩的事情。播放枯木逢春的系列图片,让学生懂得人的最伟大之处就是可能性,激励学生更有信心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观看《致青春》与《青春万岁》的片段,并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青春的真谛。 青春不是以年龄划分的, 真正的青春来自积极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真正拥有青春。只有吃过苦的人,才能有不觉得苦的处世态度。日本少年很能吃苦,想到我们下一代的温室之花,中国青少年的体质下降,肥胖率增长至50℅,大学生近视率达到83℅。想到了父母的爱其实是对孩子的害, 想到30 岁的博士连谈恋爱还得征求妈妈的意见时,其实放手就是最大的爱! 利用学生喜爱的信息技术培养人文素养,他们更乐于接触,更容易接受。
初三学生被埋在了题海里,怀揣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错误箴言,做了大量习题,耗费了大量精力,结果真的学死了。 对于学优生应注意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智慧课堂。 首先得掌握智慧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资源组织学生观看中考物理状元介绍取得满分的经验;组织学生自主搜索“物理满分是怎么练成的? ”每个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特色学习方法,放在自己的文件夹“法宝”里,复习该知识点时发言交流决窍;登陆菁优网:优秀学子青青校园。选择薄弱章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试题难度、题型及试题数量,自动组卷进行同步练习。客观题电脑自动批卷,主观题设有详细解析,学生自行查阅,电脑随机将错题存储,同时设有常错考点柱状图分析,学生查看该考点, 对应教材的该章节内容电脑随机生成同类题进行强化训练,学生也可查找相关授课视频。学生备有智能错题本,录入自己的个性化新题;利用手机随时学习。关注自己的网络错题本,深刻挖掘所属知识点,把每章内自己有过失误的知识点按章节顺序一一抄录,组成一个新的目录。 最终复习的重点落在自己的目录上;学生将教材的公式、插图统一整理,总结必记知识点,放在电子档案袋中;学生利用QQ群或博客空间向老师求教, 教师将学生出现的错题利用网络传给家长,家长收集错题并打印,学生进行训练,家长监督。 本备考策略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备考策略,学优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个性化教学;利用计算机随机评卷、利用网络搜索同类题,实现高效课堂;学生利用手机随时学习,构建移动学习新时代;教师利用网络建立“家校通”,形成课后保障体系。
大多数老师交给学生的是套路,并说明中考就是这个题型,就是这个答案。学生功底非常扎实,但学生就像套中人,无个性、无创新,我们的弊端就是求同思维。 美国的教育理念是自由而严格,学生们个性飞扬。 中国则是严格而自由,也就有了《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的流行,因为他们被禁锢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维。学生们为什么热衷于网络游戏? 尤其是学困生呢? 因为他们思维是兴奋的、紧张的,只有在游戏中才能体验到存在的乐趣和价值。 所以应在游戏中培养学生思维高度集中、积极创造、享受成功的一种状态。现代物理学不研究手机如何走向社会? 每节课上前十分钟,教师利用网络游戏的方式让每名学生用自己掌中的小pid 选取最低难度的题进行闯关,获得满分者方可闯下一关;每节课上后十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再次利用小pid 继续闯关,经过课上的磨练,看过关的人数是否增多,并用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学生一听到用手机,积极性极高,思维高度活跃。 教师将每名学生的照片编辑成抽奖的形式,大屏幕滚动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就像中奖一样,兴奋之极,不再觉得被提问是个为难的事,而且注意力高度集中。 学生不再觉得物理课漫长,因为他们是在玩中度过的。网络搜索朱龙祥著的《物理教学与思维方式》章节内容,并将重点摘录,形成电子读书笔记,交流共享,并上传到微云保存起来。 网络查阅邓亚萍、郭晶晶、孙阳的事例,学习他们对生活细节的一丝不苟、极好的行为习惯、对待生活的态度。解放青少年思维,让他们在游戏中创造,享受规范。
脱离实验的学习不能称之为学习物理学。 在中考的紧张复习阶段,教师不可能将每个实验都拿来,耗费精力,加重教师负担。 为了营造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让学困生演示重点实验,全体学生做题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其它实验过程,让学生关注实验过程并启发学生说出结论,加深记忆。在难点上让全体学生自主搜索实验方案,并让学优生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自己的创新设计方案。学生采取组内同质的分组方法,组内讨论,组间交流,优秀组员流动制。 教师将课本上的所有实验图整理到一起,以word 文档形式传给学优生。学优生利用实验图将每个实验融入到一系列题中去,每天由两名学优生课上利用前五分钟讲给全体学生。教师将每个实验做成微视频,传到网上,学生可以课前自行学习,课上就可以带着问题学习甚至解决问题了。 利用网络学习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为网络的延展性,也促使教师积累更多的能量应付更多的可能性,变事故为故事。从而实现了高效、翻转课堂的理想状态。
现今的中考物理备考存在许多弊端,诸如一味追求高分、学生学习无兴奋点、思维禁锢、题海战术、脱离实践。教师首先进行儿童研究,研究学生的年龄阶段规律,回忆自己当时的亲身体验,就会正视他们。也正像一个鸡蛋,从外部打破它将永远是别人口中的食物,用力不恰当甚至会将它击毁;如果从内部打破它就会获得一次新生! 找到切合点打破他!自由是他们的标志,游戏是他们的支撑。而信息技术包含各种类型的游戏,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中考物理备考弊端,可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