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秃黑鲁克麻札 多元文化的见证

2014-02-24 21:26张昕中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哈密王府纹样

张昕中

哈密秃黑鲁克麻札

历史在瞬间绽放的美丽

秃黑鲁克麻札位于哈密市回城乡建国村,该麻扎相传为阿富汗人苏里坦赛依德·艾合麦德·拜力海之墓。据史载,苏里坦赛依德来哈密传教时,带了2名门徒。1779年,苏里坦赛依德死亡后,葬在这个麻札内。1917至1919年麻札重新维修。院内古木参天,浓郁的汉家建筑风味,呈四合院布局。第一道门牌楼气势宏伟、雄伟壮观,上除刻有中国传统图案纹样琴、棋、书、画,还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体现了一种超凡脱俗,清高向上的精神。

麻札装饰图案有海浪纹、莲花纹,还有回形纹、席纹等汉满传统纹样。北侧是秃黑鲁克麻札,麻札东西长30.5米,南北宽27.5米,麻札墙体高5.5米。麻札顶部有穹隆顶,高2.4米,为伊斯兰建筑风格,但墙面有一中国古典木格式圆窗,西侧有一完全中原建筑风格的房屋,雕梁画栋,门牌楼木刻雕花后施以重彩,层檐叠翠、华贵大气。雕刻有道家暗八仙纹样,还有八音中“磬”“太极图”及琴、棋、书、画等图案纹样。

房屋前门有一楼梯,楼梯扶手两侧的几何纹样是中国传统的“卐”字纹样。值得一提的是,维吾尔人在制作暗八仙的图案纹样时,还经常把佛教的吉祥八宝图案纹样也加入到其中,道教、佛教的图案纹样同时出现,只要吉祥就行。第二道门进入正门清真寺,清真寺门牌楼用木质本色雕刻的道家暗八仙图案,肃穆宁静。寺内有4根雕莲花木柱支撑。房梁呈“田”字形结构,相接处有云头如意纹装饰。屋顶绘有圆形花卉图案,四角如意纹相随。同时,位于哈密回城西北呈现多元文化融合风格的盖斯墓,就是这批维吾尔建筑师设计和建筑的。

根据时间推断和当地维吾尔老人叙述,秃黑鲁克麻札的重新维修全部是维吾尔建筑师设计修建的。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却朱颜未改。至今仍是当地维吾尔人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被称为神圣的殿堂。秃黑鲁克麻札的建筑风格真正显示出哈密多元文化的融合,展示了哈密维吾尔族人的包容和宽阔的胸怀。这是哈密历史在那一瞬间所绽放出的美丽。

时代的缩影 多元文化的见证

哈密回王陵由墓群和艾提尕尔清真寺两部分组成。王陵内部以土坯垒砌伊斯兰式的穹隆顶墓室,外部于垣墙内及四周用亭柱支撑汉族亭楼木结构的八角攒尖顶,建筑将墓室罩在其中,飞檐起脊,雕梁画栋。这两座木质拱拜,在建筑形式上,以伊斯兰式的穹隆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内地八角攒尖顶及蒙古式盔顶的木质结构建筑形式,将多种风格融为一体,在新疆的伊斯兰陵墓建筑中极具特色,是中原文化、蒙古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哈密回王陵维吾尔族称之为“阿勒同勒克”(意为“黄金之地”)。1709年第一代哈密王——扎萨克额贝都拉死后便葬于此。从此这里便成为清代哈密历代回王的墓葬建筑群。

哈密回王府曾是一个时代的背影,多元文化的融合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初,哈密回王首领额贝都拉向清朝报告噶尔丹的动态,在噶尔丹食物断绝派遣其子塞卜腾巴尔珠尔掳掠巴里坤的时候,额贝都拉立即派遣长子郭帕白克带领300兵生擒噶尔丹之子及其部属,押送北京。据《大清一统志》载,清廷接到额贝都拉的上书请求后,认为(额贝都拉)“诚心向化”,为“以示鼓励”,授予额贝都拉为哈密地方的“札萨克”一等达尔汗(世袭亲王),颁札萨克印,赐红纛,特赐给蟒袍、貂帽、金带等物。至此,哈密历代回王对清王朝忠贞不渝。在准噶尔汗皈依沙俄企图分裂祖国的叛乱中,回王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反对分裂,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被清政府称赞为“大勋于国”。

回王府是哈密第一任回王额贝都拉到北京朝觐后深感自己孤陋寡闻,居住简陋,并羡慕中原的建筑艺术,经康熙皇帝恩准,特意从北京请来了200多名汉族工匠设计和施工,费时7年方才竣工。建成后的王府规模宏大,建筑构造既体现了伊斯兰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汉族建筑艺术的特点。王府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是当代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后又经过几代回王的修缮加工和经营扩建。至七世回王伯锡尔时,已成为一个宅园相连、宏伟壮观的园林建筑群。

为向清政府表示忠心,回王还在小花园的东北角,筑有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商宅建筑风格的万寿宫,坐北朝南三面粉墙,正面是木质嵌花隔扇门窗。宫内陈列着从清世祖到德宗等皇帝的彩色画像,像前均设台案,上有朱色牌位,上写皇帝名号和生年卒月,每年春秋雨季,回王及哈密官员均到此祭祀。同治五年(1864年),农民起义军攻入王府,处死伯锡尔并烧毁王府。后默哈莫特在清军扶植下嗣位。但在同治十二年秋,陕西回民义军头目白彦虎攻进回城,王府又遭掠夺。到1885年,末代回王沙木胡索特大兴土木,进行了扩建和改建。扩建后的回王府占地数百亩,有房800间,共有大小门楼9道,喜庆之日,9道门楼彩旗高悬,壮观之极。

多元文化在回王府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可惜1930年毁于战火。现在的回王府是广东省政府和哈密市政府共同出资,根据原回王府的布局和结构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

哈密回王墓是中国清代新疆哈密历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园,俗称“回王坟”“王爷坟”,位于哈密市西南郊之回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哈密维吾尔族达尔罕汗伯克欧拜杜拉归附清朝,被清圣祖封为回王共历9世,计231年。1868年,清政府追封七世回王博锡尔为“和硕亲王”,并赐银2万两为其建陵墓,历时20年始成。20世纪80年代,人民政府拨款进行全面维修,是哈密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和维吾尔族穆斯林举行会礼的场所。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哈密王府纹样
拯救“濒危”花纹
北魏宗王官佐系统考述
打开王府大门,“不能再拖了”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王府井是谁家的井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