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龙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务技战术系,江苏南京210046)
公安院校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开展现状研究
付龙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务技战术系,江苏南京210046)
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是我国公安院校在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警务实战课程其为公安民警在执行公务活动中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和自身安全、圆满地完成执法任务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安院校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设置应符合公安工作实际、全面优化课程组合。
公安院校;徒手防卫与控制;教学;调查研究
徒手防卫与控制是警察在执法战斗中以徒手的方式,根据人体关节的活动规律、要害部位的生理机制和薄弱环节的特点,以快速多变的动作,综合运用踢、打、摔、拿等技术,制服、擒获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制止其违法犯罪行为的进行和进行自我保护的一项专业技能。这项技能对我国警察的执法具有特殊的意义,而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需要达到高度熟练化程度且有体能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在实战中运用,其需要长时间的不断重复练习才能形成。从年龄特征和时间上看,公安院校学生的在校时期是掌握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最佳时机。本文对警察院校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师资等进行调查,在全面剖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归纳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的教学成果及在教学训练过程中需要完善的内容,针对各公安院校在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一)研究对象
浙江警察学院(简称A院校)、江苏警官学院(简称B院校)、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简称C院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进行。
(三)研究内容
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师资力量。
(一)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内容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3所警察院校调查发现,三所警察院校所使用的课程名称都不一样,分别为:警务搏击、擒拿格斗、格斗术(见表1)。不同的课程名称反映出了不同院校徒手防卫的教学训练理念,其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从不同院校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分析可以看出,A院校的教学内容分别为体能、基本功、基本拳脚技术和摔法控制技术。该院校从体能、基本功入手,然后是拳脚的基本技术,最后是摔法与控制技术,并形成了“远踢、近打(拳法)、贴身摔接控制”的教学训练模式,将体能与技能的共同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前后连贯为一个有机整体;B院校的教学内容为散打、基本控制技术、器械控制技术。该院校则将散打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之后再学习徒手控制技术(主要以擒拿和反关节控制及各种警械的控制技术为主),并将警械控制技术作为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进行教学,没有体能部分的教学训练,且前后两个部分关联性不是很强;C院校的教学内容为基本拳法、脚法、基本防卫技术及中国传统武术的长拳和太极拳,前后两个部分悬殊很大,前半部分为徒手防卫与控制的教学内容,后半部分基本为普通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与警察的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关系不大。
从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的使用角度讲,一般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分为进攻技术、防卫技术和控制技术三个部分,由于全国警察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同警察院校对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都是按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因而造成不同警察院校徒手防卫与控制的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都不一样。如A院校将体能、基本功、基本拳法、腿法和摔法有机结合;而B院校则将警械控制技术作为教学内容之一;C院校则将普通体育的教学内容长拳和太极拳作为教学内容。从其它警察院校还可以了解到,也有的将拳击、跆拳道、武术作为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多数公安院校是将竞技体育中的搏击技能或者是格斗技能拼凑起来以竞技体育的模式进行教学训练,人为地将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中的攻击技能、防卫技能与控制技能及体能割裂开来,且多数没有形成具有警察特色的完整的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课程体系。这种人为的将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拆分成几个竞技体育中的搏击项目或没有关联的几个部分,严重影响了公安院校学生掌握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效果。为提高警察的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水平,全国公安院校有必要统一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表1 不同警察院校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内内容
(二)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时数与开设学期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警察使用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情况来看,与日常生活中操作技能区别很大,警察使用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是警察在心理极其紧张、充满激烈对抗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对付犯罪嫌疑人运用的操作技能,并能够根据对方情况的不同灵活变化依法使用,因此警察所掌握的徒手与防卫控制技能必须达到高度熟练化或达到无意识有能力阶段才能在实战中有效运用。从技能形成规律来讲,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形成的周期长,需要重复的次数多,需要足够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周期来保证公安院校学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形成。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院校警察徒手与防卫控制技能课程开设的学期及教学时数都不一样,A院校开设4个学期(第3、4、5、6学期)共计160学时,B、C两所院校均开设两个学期(第3、4学期),学时分别为144学时和128学时。从3所公安院校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课程开设的学期与时数来看,A院校开设4个学期并且课程设置在大学的二、三年级,有利于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形成,而B、C两所院校尽管开设的课时也不少,但由于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性不大,且均安排在大学的二年级,三、四年级均不涉及本课程,不利于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形成后保持,从而影响其到工作岗位后的使用。
从与上课教师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片面强调本项目技术动作的系统性,没有把不同项目之间的技术动作按照公安工作的实战需求有效连接起来,由于课时少,学生学不到几个动作就结束了,这也导致学生对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技术的理解不深。这样的教学训练会影响学生对项目完整性的理解,使学生所掌握的警务技能不能系统化,造成在实战中不能有效运用,不符合公安实战要求。几十个课时的教学训练是很难让学生完整理解和掌握不同搏击项目的技术动作的。这种教学训练模式和课时限制直接影响了学生警务技能的提高,阻碍教师实施系统性、针对性的深层次教学。因此,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教学项目仍需进一步整合,使其与警察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三)师资条件
教师是构成教学系统的重要因素,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作为一名公安院校的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还要了解警察执法对抗的特点以及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这样才能使教学训练内容贴近实战,学以致用。
师资来源和教师所学专业知识对该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内容的改变及专业课程的发展等都对教师所学的专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调查发现,公安院校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师多毕业于体育院校,其次是警察院校和军事院校,且多数从事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教官来自于体育院校,这说明我国公安院校徒手防卫与控制教师专业单一化程度较高(见表2)。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从事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教学训练工作,虽然他们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教育训练知识,对学生掌握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有很大帮助,但他们缺乏了解实战一线警察最需要的徒手防卫控制技能,而警察院校的毕业生对警察所具有的实战技能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但他们缺乏教育训练有关方面的知识和娴熟的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军队转业的教官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作风,但他们缺乏一线警察所需要的实战技能。
表2 不同警察院校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师资情况调查表
根据调查的3所公安院校情况,从教学内容上看,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课程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竞技体育技术教学模式痕迹明显,没有真正形成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课程内容;从教学时间和教学周期上看,目前该课程设置不能保证学生徒手防卫与控制的有效形成;从师资力量上看,存在着教师专业单一化程度较高的现象。建议如下:
(一)摒弃旧理念,树立符合公安工作实际的教学理念
目前公安院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用实战训练理念统筹整个学校课程的教学改革。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摒弃体育技能的教学理念,树立充分体现公安实战需要的教学理念,训练方法与手段应充分遵循警务技能形成的规律,学生所学内容应与公安实战紧密结合起来,并符合警务实战要求,课程逐步形成鲜明的公安教育特色。
(二)全面优化课程组合
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教学模式和技术传授模式并对课程进行改革,把散打、摔跤、柔道、拳击等搏击项目的技术动作按照公安实战中的工作需求进行优化组合,从不同搏击类项目中挑选一些简单、易学、实用、好掌握的技术动作汇编成融踢、打、摔、拿、控等多种性质的技术动作于一体的一门系统的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这样既避免人为地条块分割和不必要的教学重复及时间浪费,也成功地解决了教学、训练不系统而造成的只能表演、在实战中无法应用的现象,使其更适合公安实战的需要。
(三)优化教师结构
公安院校相关部门应专门制定教师的培训计划,定期安排专职教师进行业务进修,打破专职教师单一化局面,强化业务进修、培训,鼓励教师深入一线挂职锻炼和开展专业培训,让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警务实战需求,以便更好地为公安实战教育服务。
[1]公安部教育局.警察体育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2]王海源.警察体育与警务技能辨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 (21):17-19.
[3]吴尚.如何提高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教学训练效果[J].河南教育, 2006(4).
[4]娄丙午.试论警体教学中的擒拿格斗[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3(10).
D631.1
A
1673―2391(2014)10―0182―03
2014-06-28 责任编校:周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