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彤
劳模文化下的生产力
□天彤
“退休后,我可以出本书,说说怎么打造劳模。”上世纪70年代入厂,现在已经是沈鼓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的邓长辉笑着说。
听起来颇有玩笑的意味,但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7人、省市劳动模范230人,被业界称为“劳模摇篮”的背景,让这个国有大型一类企业显出不同寻常的特质。
作为辽沈地区最早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沈鼓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走过近30年的历程。在东北工业史专家李牧然看来,这是一个成熟企业应有的认识。“中国GDP超过日本,以后还会超过美国。但是回头看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当它们成为超级大国的时候,它们拥有雄霸世界的企业,有大量改变人类生活的新产品,有文化企业的价值观输出。而中国呢?”
“与国际同行业相比最大的技术差距,在于软件和工程经验。但技术进步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是企业文化实力、品牌实力、综合管理实力的全线比拼。”沈鼓集团董事长苏永强介绍说,沈鼓集团是我国最早导入CI战略的企业,“此外,还包括各种子文化和职工文化。子文化的建设是党委和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过程。如纪委参与廉洁文化建设,核电公司参与核文化建设,安技环保部参与安全文化建设。”
而在沈鼓的企业文化建设中,由工会参与的劳模文化等几个方面,显示出了沈鼓的独特基因。
只要稍微了解共和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就可以理解生长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的特殊品格。他们血脉相传,怀有独特的精神世界,在他们内心里,永远激荡着一种荣耀——支撑起国家工业脊梁的使命。在这传统的工业重镇,生长于斯的血统,有别于民营、私营企业的经济追逐,更是被世人所诟病的血汗工厂无法比肩。
沈鼓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的邓长辉谈到徐强的事迹中,有过这样一个桥段:有一次,一位外国专家开出月薪3万元聘请徐强做技术指导,他拒绝了。“很多人问我心动过吗?我承认我也心动了,但是很快就平静了。因为我知道,‘徐强精度’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它属于集团,属于中国企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我要让更多的青年产业工人掌握‘徐强精度’。”
这并非主旋律的宣传,沈鼓对于塑造的劳模有自己清晰的步骤。邓长辉把打造劳模比喻成养花:浇水——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让劳模富起来、香起来;施肥——给劳模成长进步的平台,让劳模承担重点任务,提升劳模的能力素质;打药——定期与劳模谈心,指出不足,改正缺点,使劳模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和心态。
也因此,相继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杨建华、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徐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先进集体“五朵金花”等等。
这被外界称为“沈鼓现象”也是那样不可复制。广东省领导曾率队过来考察,回去后指派下面的一个市承建类似的企业,搞试点。当地市领导班子过来学习,即刻意识到根本不可能打造沈鼓这样的企业——不仅仅在于技术上的高尖端,劳模群体化现象更让人望尘莫及。
中国制造的真正崛起,是要靠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是要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是需要一大批精神情操和精湛技术兼而有之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而这样一支队伍的塑造,只能产生于能把职工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并举的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之下。
不可否认,在自由、民主成为普世理念的时代,涵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中国国有大型企业,有着它独特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