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大企业做小

2014-02-23 03:42钟超军
质量探索 2014年8期
关键词:新品苹果销售

●钟超军

如何将大企业做小

●钟超军

创业最初,绝大多数老板找到个市场切入的机会,只想着把企业做大,于是拼命的延伸产品,扩展渠道,不断扩大研发、生产和销售队伍,随之扩充办公和生产场地、工作与生产的设备。随着人员和生意规模不断扩大,后台的销管、客服、财务、人事与行政板块也开始逐步配备齐全。等到生意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突然回头一看,跟着自己的已经不是三两个人了,而是几百上千人的团队聚集在一个平台上,每个月光工资支出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压力顿感大了起来。

与创业期相比,执行效率大大下降

最理想的生意模式,是人员少生意大,几个人就能驱动几个亿的生意运转,人均产出越大,管理的难度就越小。但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永远存在,大部分老板每天的生活,是为着几百人的团队忧心,生意好了怕断货,生意差了忙销售,总想着哪个环节如果掉链子,好不容易做起来几百人的生意摊子,说散就真散了。做老板,想象光鲜,实际苦逼。

生意做得越大,焦虑也更大。问题似乎无时不在,业绩停滞不前,新品上市后一直卖不动,老品做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市场空白;好多门店产品还未上架、品项没上齐、动销不够快、单店销量低、产品销售结构不合理;库存结构不合理,平销和滞销产品一大堆,畅销产品却断货,产能遭遇瓶颈……想来想去,觉得销售有问题、研发有问题、生产有问题,支撑销售的后台部门更有问题,这些问题,让人一想起来,就觉得好无力。

创业时期快速成长的激情岁月,感觉已走的好远。想想当初,上午决定要导入哪个门店,下午就去拜访,第二天就能签订合同打款进货,接着马上安排陈列上架,上物料、做导购培训和奖励,做促销,一个月奋战就能打爆一个单品,带动所有产品动销,然后趁胜追击,将品项上全,逐步引导利润产品的销售,把门店迅速做成样板,然后快速复制到全国,那节奏,何等高效。

对比现在,三令五申说要导入的门店,谈了半年都没结果,好多门店做得不生不死,是没人吗,现在光销售队伍都有几十号人了,从市场督导、区域经理、大区经理到销售总监,可谓人才济济,感觉大家都在忙,每天都在解决问题,但所做的事情似乎与生意无关。怎么办,为什么企业会管理臃肿,为什么失去了当初的锋芒?

用事业部和项目小组制,将大组织分成小单元

企业大了,人多了,发现问题,现在还在安排布置的时候,当初早已卷起袖子做完了。眼看着闷在办公室里讨论和指挥的人越来越多,到一线打仗的人越来越少,但这个生意盘子,仍然像吃不饱的老虎,每个部门都在喊人员不够,要招人,要涨工资,要上设备,要投入费用找更好的合作伙伴,要扩大广告和渠道的费用,但销售却很乏力,靠特价来冲量,利润节节下滑,现金流在一步步逼近底线,继续下去无疑是死路一条,出路在哪里,该怎么办?

既然捆在一个船上,大家都跑不快,还不如化整为零,将企业分解成多个独立的业务单元,独立核算,让每个员工成为自己工作的老板,让大家自发的去竞争,去抢份额和利润。

重整业务单元的第一步,就是架构调整。将原来混在一起的跛腿业务,与成熟的业务在责任人上独立开来。若有多个品牌,则需将多个品牌分割开,每个品牌成立一个事业部,总部与事业部协定一个产品结算价,自负盈亏。对于单独一个品牌的,新品和老品之间,以跨部门的项目小组形式推进,组建新品上市小组,将新品在渠道和终端的推广责任到人。

事业部和项目小组制,是打破传统金字塔式组织的最好武器。这种横向的工作沟通方式,能以生意问题为导向,带动各职能部门更聚焦的解决问题,比如新品上市项目小组、新品研发小组、老品改进小组、库存消化小组、产销预测小组、断货协调小组等,项目小组因问题而生,随问题的解决而解体,非常灵活,不仅方便解决问题,更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近可攻,退可守,简单有效。

架构调整好之后,紧接着的一步就是确定工作流程、考核与激励标准,目的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工作的老板。这句话好多企业都喜欢喊,但真正在架构、流程和制度上确立并执行下来的,寥寥无几。华为任正非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和海尔张瑞敏的“倒三角管理,一线员工是后台人员的老板”,都是在进行“从大到小”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致力于打造一个微生态系统,而不是打造个人王国

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好这一步关键的变革,因为这一步考验的不是员工和老板的能力,而是考验老板和核心管理层的胸怀。原来无论一个员工做的多好,给他10万就够了,现在按其创造的利润分配,有的人可能要15万,给不给?以前是自己给一线员工发出命令,感觉自己高人一等,现在要按一线员工的要求做事,工作做的不好,还要被处罚,有点面子过不去?

如果老板确实心里装着的是所有员工,而不是只有自己,愿意去尝试一把,就要放低心态,重新改造组织前后台的工作地位、流程和考核标准。前台销售和客服部门,就成为了一线“呼唤炮火”的人,他们随时会下单给到后台的销管、研发、生产、人事、行政、财务等部门,接单部门或项目组,就需要在指定时间内按质按量交货,预定时间没达到要求,就要自认处罚。

前后台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发外加工的合作方式。接单的后台部门做的好做的多,就有钱可赚,做的不好,不仅赚得少,甚至还可能赔偿出去。这里的合作方式,能计件的就计件,能按项目结算的就按项目结算,确定好游戏规则即可。而对于前台销售部门,考核方式就相对简单,无非是与总部确定好结算价,按利润分成,只要销售额足够高,费用足够低,分的钱就多,以前总是总部压着做更高的销售目标与降低费用,现在改变了规则后,让他们自己主动去给自己提要求。

前后台关系重新整合之后,企业平台更像一个微生态系统。作为老板,不再是天天盯着问题去跑,而是需要抬起头来,关注未来的生意机会,不断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营业额和利润水平,让这个生态系统里的每个小个体都有奔头。致力于打造一个微生态系统,而不是打造个人王国,是每个苦恼于企业成长的老板必须思考的问题。

怎样卖出带伤痕的苹果

杨格是美国墨西哥州高原地区的一位苹果园主,是一位经营上很有创新的人,他左右逢源,生意越做越大。

可是,有一天突然来了一次特大的冰雹,把结满枝桠的大红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这时苹果已经订出9000吨,该怎样走出这注定是损失惨重的绝路呢?难道要守着这伤痕累累、创伤严重的满园苹果坐以待毙吗?

杨格来到苹果园,心事重重地踱着步子,踩得落叶沙沙作响。他俯下身来拾起一个打落在地的苹果,擦了擦粘上的泥,咬了一口,发现被冰雹击打后的苹果肉变得清香扑鼻,甜脆爽口。

一个绝妙的主意诞生了!

他匆匆走出苹果园,命令手下立即把苹果发运出去,只是每一箱里都附上这样一张纸片:“这批货个个带伤,但请看好,这是冰雹打出的痕,是高原地区苹果的特殊标记。这种苹果,果紧肉实,具有妙不可言的果糖味道。”

从此,人们接受了高原苹果,甚至还专门要求提供带痕的苹果!

故事的哲理

企业必须创新,而企业的本质是破坏性的创造。如果你有好的创造,那么所有的破坏都是有意义的。观念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事实本身,而改变的是对事实的看法。

猜你喜欢
新品苹果销售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收获苹果
新品速递
Reebok愤怒回归多款联名新品推出
拿苹果
必“要”新品杀到
会说话的苹果
新品推荐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