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宾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①是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2013年,课题组在湖北、甘肃、河北、贵州、山东、江苏六省12市县区,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其中对74位各类城乡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城镇户籍22人,农村户籍52人;缴费未领取38人,缴费已领取7人,未缴费已领取13人,未参保16人;16—34岁7人,35—44岁12人,45—59岁29人,60岁以上26人;男39人,女35人),基于调研中发现的城乡居民家庭的实际生存状况、养老保障情况,现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作一些思考。
一、城乡居民的生存状况
城乡居民的生存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和承受能力。接受访谈的居民有不同的生存业态,多数家庭收入有限,事实上采取的是多支柱的养老保障。
(一)农村居民的生存状况
由于逐步的少子化和年轻人外出打工,接受访谈的农村居民家庭有的是三代人同堂,也有两代人同堂,还有一代人家庭。
家庭里一般有三种生存业态:大龄的在自家土地上务农、从事养殖业和打零工,很多人都是兼业状态;年轻的则外出或在本地打工从事非农产业,在县城从事自主经营的多是农民;还有在农村从事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
农村居民外出打工一般从学校毕业开始,年轻人成家后到生育子女时,一部分人会回到老家,转而在当地就业;多数会继续外出打工,直到孩子上学后,一部分人会稳定在家;还有一部分则会一直在外打工,往往生了大病或工伤后,只能返回家乡。因此,农村会有较多的老人、留守儿童和妇女,中青年人、特别是男性大多外出就业。农民多是兼业状态,纯农户越来越少。
务农的收入很低,多数家庭来自自家土地的年人均收入都在2000元以内,基本不能维持正常的家庭开支。一个中等收入的农村家庭必须有2/3的收入来自非农收入。
农村家庭的支出主要包括生活费用支出、农资投入、水电支出、份子钱、药费、子女教育等。在农村,住房是有保障的,都有宅基地;自家院里种点菜、买点粮,基本的温饱都不是问题。家庭最大的负担是非义务阶段的教育支出,家庭财力有限,延长受教育年限既增加家庭负担又不能尽快改善生活,尽早外出打工成为农村青年的普遍选择,这是农村青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的根本原因。药费也是一些家庭中的重要支出。总之,大额现金支出是农村家庭最大的困难。
接受访谈的居民中,中等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从4000元到10000元不等,中等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年支出从3000元到8000元不等。从各地中等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年支出情况看,农民增收有瓶颈,一般农民家庭收入水平还不高;但支出有刚性,一般农民家庭每月人均正常支出都要200—300元;农村居民消费层次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支出并不与收入同比例正相关。
在农村,收入高的往往是中青年人,他们体力好,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收入要高于年龄大的人。在农村,越是收入高的家庭,家庭负担往往越轻,其基本生活费支出因而不一定高;相反,越是收入低的家庭,家庭负担往往越重,其基本生活费支出反而较高。
表1 受访居民中中等收入农民家庭的
年人均收入和年人均支出情况
[\&中等家庭
年人均收入水平\&中等家庭
人均支出水平\&武汉江夏区\&10000元\&4000元\&宜昌远安县\&5000元\&3000元\&廊坊大厂县\&6000元\&6000元\&沧州献县\&10000元\&5000元\&定西陇西县\&4000元\&3000元\&临夏永靖县\&10000元\&3000元\&都匀市\&5000元\&5000元\&遵义市\&4000元\&3000元\&日照市东港区\&10000元\&6000元\&淄博市沂源县\&8000元\&8000元\&南京江宁区\&10000元\&7000元\&盐城大丰市\&6000元\&6000元\&]
注:根据访谈资料统计整理。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农民种地有补贴;不种地可以出租,很多人把土地承包出去,如河北大厂农民每亩地一般以5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被征地还有补偿,还可以作租二代。因此,土地是农村居民最大的保障,是农村居民的命根子。在农村,家庭养老还是比较普遍,子女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再加上新农合、新农保、低保、五保优抚等,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养老基本上是有保障的。
(二)城镇居民的生存状况
接受访谈的城镇居民一般都是核心家庭,但不严格,亲属之间相互帮扶比较普遍。家庭的生存业态也有三种:一是自主经营,二是打零工,三是稳定就业。
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相对单一,自主经营的收入相对较高,而打工的收入一般都不高,稳定就业的收入也相对稳定。城镇居民家庭的支出结构不同于农村家庭。城镇居民还有一部分人没有住房,房租、物业费、水电燃气供暖都是硬性支出;城镇居民也没有土地,吃穿基本温饱是一笔大额支出;城镇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高于农村青年,非义务阶段的教育支出度更高;同样,药费也是一些家庭中的重要支出。总体上,城镇的生活成本比农村更高,每月人均支出至少也需要400—500元。
城镇居民没有土地,还有很多城镇居民没有自有住房,工作也没有保障,一旦失业,就没有生活来源,无法支付日常生活开支,需要完全依靠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失业保险、低保、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养老保险等。
城乡居民最关心的都是医疗保障问题,如果没有医疗保障,一些家庭就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疾病不等人,因此,医疗保障是居民反映的最急迫的需要。由于年轻劳动力的不断外出,农村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但是,由于城镇人口没有土地、家庭养老的观念较弱,城镇居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程度更高。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状况endprint
接受访谈的城乡居民中,有的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居保),有的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有的享受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有的购买了商业保险,还有少部分人没有参加任何养老保险计划。
(一)绝大多数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2012年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广大居民提供了基本养老保障。受访者中,有7位居民曾经参保缴费现已领取了养老金,有13位未曾缴费但已领取了养老金,有38人参保缴费但尚未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还有16人未参保。这些60岁以上没有职业养老金的老年人,都领到了每月55元的由中央财政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再加上地方财政补助,大多数人每月的基础养老金都超过了60元。其他受访者家庭中60岁以上没有职业养老金的老年人,也都领到了基础养老金。
对于贫困地区的低保家庭,养老金是家庭重要的收入来源,即使是对较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养老金虽然数量有限,但老年人有了自己的收入,他们将养老金主要用于补贴生活、看病、人情费用等,从此底气十足地有了尊严。他们感到国家重视老年居民了,有了尊严感;花钱不用看子女眼色了(有1/3—1/4 的家庭老人感到压抑),有地位了;他们把钱集中起来给子孙、亲戚人情,感觉有了自主权。受访者都反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好。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能够承受较高缴费档次,但也有不少家庭提高缴费档次仍然受到家庭收入水平和支出变动的影响;由于受“多缴不多补”政策宣传的影响,绝大多数人选择较低档次缴费参保,但像甘肃陇西这样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很多人会选择500元的缴费档次,政策宣传对参保缴费很重要;另外,“多缴多得”的政策宣传也有效果,由于居保的进入门槛低、待遇低,一些家境富裕的居民会因为多缴多得的政策宣传而选择高的档次参保缴费,也出现了一些地方上不封顶、居民一次性缴纳3万元、5万元的情况。
受访者普遍反映,目前的养老保险金水平偏低,中央财政拨付的基础养老金每月55元,地方各级财政有一些补贴,调查的12个市区县的基础养老金从55元到160元不等,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这样,一般人每月的养老金也就百元上下。
受访者普遍反映,居保规定参保年龄起点为16岁,但16岁以上的青年中80%还在读书,学校毕业后的若干年中,因为工作没稳定,很多青年人并不确定自己将来的就业地,因而也不确定是否参保和参加哪种保险,进而很多人都没有参保缴费。一般25岁以后基本上可以稳定下来。因此,很多年轻人既没有参加职保,也没有参加居保。
(二)失地农民有专门的养老保险补偿
我国城镇化征用农民土地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很多地方的征地持续了20多年,各地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如甘肃定西陇西县农民土地当年以2万元/亩的价格被征用,现在60岁以上被征地农民每月领取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为145元/月,他们同时领取新农保基础养老金55元/月。湖北宜昌远安县安泰社区征地的时候,政府是41400元/亩给予征地补偿,被征地农民60岁后享受每人77元/月的低保,同时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0元/月。武汉江夏区郑店街完全被征地农民养老金为568元/月,部分被征地农民享受100元/月养老金。贵州都匀是2008年征地一亩补偿37800元。被征完地后,人们都进楼了,受访者反映,征地后生活水平下降了,等征地补偿款花完了就会去找政府。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被征地农民直接进入职保,包括湖北、北京等地,重庆财政投入50亿元,解决了50万老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今后被征地农民将统一纳入职保和居保。
(三)一部分居民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
由于职保的养老金远高于居民养老保险,很多居民都希望参加职保,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方职保针对不同的群体出台了不同的参保规定,总括起来大约有7—8种类型,包括村干部养老保险、民办教师养老保险、“五七工”和家属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退役人员养老保险、乡村医生、放映员、社区居委会干部、基层经办人员等的养老保险,甘肃临夏永靖县有的社区出台政策,为社区社保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保给予补贴。
这类灵活职保要么是给予参保人缴费补贴,要么是降低缴费基数,规定可选择不同比例的缴费基数,有的是趸交,其共同的特点是,缴费基数低、待遇也低,大多是地方性政策,其中一些是在《社会保险法》出台前一次性解决体制性问题、解决一个群体的问题而出台的特殊政策。这些特殊政策为居民参加职保开了口子,引起了许多群体的攀比,纷纷要求纳入这些特殊的养老保险范畴。根据工作人员介绍,职保中有1/3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
居民中还有享受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包括公务员、教师、医生、科研人员等事业单位的员工。
(四)较少的人购买了商业养老保险
居民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有能力的居民都选择购买了商业保险。如江苏大丰的一个果树种植大户购买了人寿商业保险,家里两人每年共交了15000元,70岁之后,每年可以拿1800元,可以一次性地取;还购买了合众保险,一年交1300元,交十年,55岁之后一年可以领取1400元。
(未完待续)
(作者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客座研究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