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语文课的“无道具”导入

2014-02-21 01:52黄华玲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1期

黄华玲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探索历程为我们呈现了“导入”那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艺术魅力,然而追求精致、完美的导入方式常常使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或许应该尝试寻求另一种语文的、实用的导入方式。它是简约而充满内涵的,是实在而不失生动的,是看似轻描淡写却又精彩纷呈的。

关键词:简约高效;自然扎实;旧知回归;朴实灵动

沿着对小学语文课“导入”探索的足迹,我们不难看出“导入“就像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舞台。课件、游戏、音乐、动画、情境表演等导入方式在各级公开课、示范课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它们时而导情,时而导趣,时而导疑……正如这舞台上最精彩的看点,各种导入方式令人注目,引人入胜,给人以愉悦、生动甚至向往的感受。

毋庸置疑,这些精致的导入设计往往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如果只是一两堂语文课这样准备是没有问题的,但经常这么准备的话,时间不允许,精力也不允许。可以说,很多老师曾经历“刻意求变”的痛苦,曾经历“为有好的设计捻断数根须”的疲惫不堪。因此,我们渴望有一种拂去浮华、回归本真的导入方法,渴望一种尚简有度、务本求实的导入方法,渴望一种语文的、实用的导入方法,笔者称它为“无道具”导入法。

一、“无道具”导入——用简约铺就高效的理想

很欣赏崔峦老师的那句话:“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笔者也认为,把课讲得简单一些是一种境界,它不是把语文教学简单化了,而是把语文教学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语文其实并不简单。简单中有智慧的交锋,简单中有情趣的充盈,简单中有灵光的闪现。

“导入”堪称一堂课的“凤头”,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看,具有指向、定调的作用;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角度看,具有吸引、激趣、启思的作用。因此,假如我们的“导入”既有“简约之美”,又有“凤头之实”,那阅读课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就不会太遥远了。

李吉林老师的《燕子》一课的导入就是“简约”与“凤头”兼而有之的经典范例。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这个导入只有三个步骤,简单、简洁、干净、利落,却把握住了文本的精髓和精彩——文章描写燕子的美,是教学的关键和要害。“怎么美呢?”一个简单的问句,成功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李老师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让学生自由经历思考、交流、碰撞、交锋的过程。她的语言精练,传递给学生的课堂思路自然、清晰、可感。李老师的话锋很鲜明,学生的思维自然清晰,真可谓“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

二、“无道具”导入——用自然练就扎实的底蕴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称颂他所挚爱的艺术风格是“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同样,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学。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感情的火花与真善美的结晶,文中一字一句都是作者喜怒哀乐的展现。只有使学生的思想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才能把作者的情感传递到学生的心田。而完成这一使命的,必须是教育者。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扮演好这个角色,创造一种自然、和谐、完美的师生交流的氛围。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细细地体会这样一堂语文课,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然而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这样的语文课不就是艺术、不就是“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吗?

众所周知,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被认为是“朴实自然、本色天然”的典范,他的导入同样朴实自然却秀色内涵,值得我们学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现代作家袁鹰写的一篇文章——《白杨》。(说完,板书课题)“白”字上宽下窄;“杨”字右边“横折”的“折”,就是第一个折,要长一点,不然,就像短脖子的企鹅,很难看。(笑声)大家把课题写一遍。(学生写,师巡视,表扬了两位写得规范的学生)看了课题,你会有什么疑问?

生:白杨有什么特点?

(师肯定学生提得好,在课题的后面画个问号)

生:作者为什么写白杨?他不会单纯是写白杨的吧?

(师非常高兴,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又在课题后面画了个大问号)

生:作者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树?

(师也予以肯定,并在课题后面画了个小问号)

师:说说看,这三个问题咱们怎么解决?

生:我们自己解决,自己读书思考。

面对一篇课文,会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思想内容等许许多多的疑问。质疑或高屋建瓴,或切中要害,或发微见著,或探求精蕴,均能引起思维冲突,开启学生心智,激发浓厚兴趣。于老师开门见山亮出课题,而后幽默地指导书写“杨”,引导学生质疑后带问题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切实的示范指导书写使学生切切实实地关注着文本,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其次,整个过程在自然的导入中不经意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疑”中读书。叶圣陶先生说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自能解疑”,进行“自力之锻炼”,提高“自能读书”的能力。于老师自然的导入打破了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发他们思维活动的波澜,引发他们生疑、质疑,为接下去的解疑、释疑打下扎实的基础,也在第一时间里将学生放在主体、主动的地位,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平淡中追求真实,在真实中创造快乐。endprint

三、“无道具”导入——用旧知彰显语文的本味

以旧知识导入教学是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融会贯通,产生一种“同化——顺应”的效果,进而激其情、启其疑、奋其志、引其思,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掘创造潜能。既把他们引进新课学习的大门,又给他们以独立运思的广阔空间。

于漪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当出色。比如《春》一课的导入。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妙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于老师的导语本身就是一首优秀的春题散文诗,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虽未到说春时,学生却已经沉浸在浓浓春意之中。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于老师在教学时,注重以情感人,用情意盎然的导语导入新课,能感染学生,也会激发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学生以前学过很多有关春天的古诗,于老师引导他们回忆咏春的诗歌,从“温故”出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就集中到《春》这篇课文上来了,自然而然地沉浸在《春》的意境之中,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必然高涨。同时,她还提醒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体会,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这样,学生在感知新知时,既有思想准备,又有知识基础,新旧知识对比得越清楚,其内部的联系就越紧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越集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种导入简洁流畅,步步为营,让学生夯实基础,稳扎稳打,这才是语文课的真正目的,也就是时下所说的语文本姓“语”。

四、“无道具”导入——用朴实书写灵动的韵律

清朝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得好: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补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这说的虽是诗,但用于语文教学艺术同样可行。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不追求浮华,而是讲求实效,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里得到扎扎实实的训练,真真切切地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贾志敏老师就曾经演绎着这样朴实而灵动的一幕。他的《我不怕鬼》一课是这样导入的:

师:(板书“鬼”)“鬼”字一共有几笔?按部首查字法查什么部?见过鬼吗?什么是鬼?

师:从前,在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误以为是神在主宰着世界。人生在世,凡积德行善者,死了就上天堂成仙;凡恶行满贯者,死了就下地狱成鬼。据说鬼的形象丑陋恐怖,变化无常,所以人们都怕鬼。(在“鬼”字前添加“怕”字)有神论者怕鬼,无神论者则认为世上根本没有鬼,所以这些无神论者是不怕鬼的。(在“怕鬼”前添加“不”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不怕鬼的人。(板书“我”)

谁知道“我”指的是谁?你对鲁迅有哪些了解?

贾老师的教学导入设计很传统,我们曾称之为“释题导入法”,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意思来领会题意和文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审视一个人的心灵;同样,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虽然贾老师的导入环节简单之至,但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没有现代化媒体的渲染,没有华丽辞藻的铺陈,就这样一支粉笔,从“鬼”——“怕鬼”——“不怕鬼”——“我不怕鬼”一路延伸,引出:“‘我指的是谁?你对鲁迅有哪些了解?”如此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之形成进攻型的学习状态。这种形式的导入促使学生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大道无痕”。

应该说明的是,并不是说炫目的导入技巧和眼花缭乱的“道具”导入对学习语文没有益处。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力。我们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艺术,才能用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让学生的创造力尽情发挥。所以,相反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导入本应该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既有红黄的热情,又有灰黑的冷静,既有红花的鲜艳夺目,又有绿叶的默默陪衬。

但是,对于一线的语文教师而言,“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如果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摒弃花俏,克服作秀,省去繁文缛节,简化教学环节,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那岂不是一件美事!

[参 考 文 献]

[1]胡连芹,蒲文友.摭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的语言艺术[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张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J].小学语文教师,2005(5).

[3]张洪洪,董富强.语文教学:追寻“简单”与“深度”的和谐[J].江苏教育,2007(4).

(责任编辑:符 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