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婷婷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对高考作文题目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考生的认知水平,使得考生在面对题目时在头脑中均能形成自己的思想;同时也要注意试题的区分度,不仅要让考生有话可说,还要体现出不同考生个性化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根据考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能力的划分。
2013 年辽宁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以情景引考生入胜。材料首先展示出来的是一个形象化的情景——苦闷的年轻人在海边与老者的对话。对话由年轻人的困惑、老者的解答、年轻人的质疑组成。由对话入手考生能够迅速捕捉到材料中的主体形象、中心意象以及对话的核心问题。材料中的老者是一个智者形象,他是一个符号,一种主流文化价值的象征,他告诫青年要做一颗珍珠,成就伟大,然而命题者并未将“珍珠”作为命题的立意指向,而是设置了年轻人对老者答案的质疑,其意图在于避免叙述过程中命题者的观念式结论和主观判断对于考生写作的影响,激发考生根据材料所提供的视角进行价值的自我判断,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沙与珍珠的对比中,考生很容易发现沙子与年轻人的身份、处境的相似之处,并在价值选择上做出自己的判断。顺着这样的思路,考生的立足点会落在对话的核心——如何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展开构思。然而,此类材料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的内容并不单一,这也是此次作文命题在区分度上的考量。好的作文题目必须引导考生进行有深度的哲理性的思考。因此,材料的立意绝不仅仅限于字面叙述上的年轻人疑惑。对于材料,我们必须透过现象认清深层的本质。材料中的三个段落并不是总分的关系,而是环环衔接、层层深入的问题升华过程,由意象对比和对话答案的悬而未决激发考生思考人生价值。无论是沙子亦或是珍珠都是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的象征式表达,在面对年轻人所提出的困惑——如何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时,若考生能够考虑到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努力与社会的认可存在着的不对等的现象,联想到人生价值实现的丰富性、多样性与诸多的可能性,那么往往体现出该考生对于材料全面而深刻的把握程度,折射出考生对于社会、人生思考所达到的更超拔的高度和深度。
可见,2013 年辽宁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具有双层结构——表层叙述年轻人郁郁不得志的困惑,其深层次揭示的却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多元化形态。材料凭借表层的情景对话展现社会问题,至深层的人生价值,命题者将立意导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现实空间,期待考生能够结合自身经验,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到真实的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由于考生提取信息、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的差异,在面对材料设置的双层结构时,考生所选取的立意角度就反映出了对材料的把握度以及个人心智成熟度的差异。就材料的表层结构而言,对话的核心问题围绕着年轻人的不被尊重与承认展开,考生往往会站在年轻人的立场分析他不被尊重和承认的原因,鼓励青年人坚持不懈,经得起磨难考验,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也会联系到自身的处境,告诫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学会忍耐、奋斗或者是坚持自我、特立独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高考作文的目的毕竟在于选拔人才,它不同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学生能力的基础性判断,它必须对考生做出不同能力层次的划分。因此,其评判标准一般立足于考生对于材料的整体性、概括性的分析以及高中生对于社会问题认识的成熟程度上。因此,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体现出个人独立的思考、个性化的见解者,往往在得分上会体现出优势。
2013 年辽宁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明显要求考生透过材料的表层叙述认识到深层的哲理性内涵,能够抓住年轻人疑惑的根源,即个人的努力与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来个性化地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形态,这是材料在立意上设置的无形的限制,亦是此作文命题立意的逻辑起点。
材料的深层结构揭示了年轻人所面对的疑惑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个人的努力与社会价值实现不对等现象。基于作文立意与材料的契合度方面的考虑,考生应该紧紧围绕人生价值实现的多种形态这一逻辑原点向外拓展思路,展开自己的想象联想。一般而言,思路距离原点越近,越容易符合题意,越不容易写出新意。考生围绕着人生价值大谈理想、坚强、自信是考生结合材料表层结构进行空洞表达的做法,依据个人价值取向的单方面人生观亦不是立意的优势,好的高考作文必须紧密结合材料,立意高远,体现出考生个性化的综合思辨能力。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重视写作的现实意义,从普通的生活事件中发现其感动心灵的人和事,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气息,把握时代的脉搏,发掘其美好之处加以展现,使自己的作文具有思想性和深厚的意蕴。考生首先要紧密结合材料,对材料中的意象进行概念化的界定,材料中的沙和珍珠都是本体上的表述,喻体作为其深层的意义被赋予了多元的内涵。由沙与珍珠特性的对比会使考生产生多个相对的联想:普通与优秀、平凡与伟大、低下与高贵、炫耀与低调……考生需要结合当下的实事热点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富有哲理性的价值判断。以平凡与伟大为例,二者对于社会发展同样重要,平凡者凭借美德铸就非凡,伟大者脱胎于底层又服务于大众,二者处于一个辩证的关系中;或者采用逆向思维,将虚假的伟大揭露给世人,批判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表达自己的人生观;由沙转化为珍珠的条件入手,考生亦可以思考蚌作为一种体制的象征,人要在体制之内接受磨砺才能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是体制在塑造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积极意义……考生若能够做到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具体的现象对人生价值的存在形态做出思辨性的表达,那么考生这种思考社会问题的批判精神无疑会使他的文章更上一个层次。因此,在立意层次上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及心智的成熟度,那些平时就喜欢独立思考、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考生在面对材料的深层结构时能够做到选取熟悉的素材,表达个人真实的情感体悟,进而写出契合题意又具有创新性的优秀作文。当然,高考作文不是在培养思想家,其立意并非唯一的评分标准,考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技巧、书写等方面都是必要的考虑因素。
2013 年辽宁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在立意上的层次性、多元的价值选择在给考生提供了多种立意视角的同时,也潜在地引导学生对现下不同的价值形态进行思考、选择,引导考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关注当下,激发考生运用思辨性的眼光和多元价值判断的方法解决一些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意图,这亦是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2013 年辽宁省普通高考作文体现了新课标改革高考的平稳过渡和有利探索,对语文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价值导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