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召庆
笔者曾经欲观摩一位高三老师的语文课,答曰:高三的课,没什么味道了,学生不重视,老师搞灌输,典型的应试搞法。此话不假,在高三所有的学科中,唯有语文课堂处境最为尴尬:学生不重视语文(理科学生尤甚),导致语文学科逐渐边缘化;教师一心应对高考,死灌输,求分数,导致语文教学枯燥乏味,低效高耗。由此看来,进入高三,语文课堂似乎已经远离了语文赖以生存的“语文味”,大有“死”而后已的命运之趋势。
如何化解高三语文的这种困局,或者说如何让高三的语文课堂凸显出高三阶段特有的语文味道,从而避免语文到了高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死”而后已的悲剧命运呢?
一、倡导基础知识乐学化,舍弃死记死背
高三的语文学习,须强化记忆的东西确实多,像拼音、汉字、词语、病句,修辞等等。这些知识看起来似乎是死的,但绝不等于教师就只能选择让学生去单调地死背死记,其实只要教师想点办法,这些“死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主“活学”的。譬如学习现代汉语的句式时,江苏泰州中学的董旭午老师是这样乐教的:
“我要两个黑面馒头”是常规语序,如果变成“我要馒头,黑面的,两个哦。”虽然传达出的信息基本没变,但说话人所强调的意思却大不相同了。再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若改成“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的小姑娘”,就既不能突出春天的美丽,也不能符合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文章明快的语言节奏了。
这样的例子生动好懂,趣味横生。还比如讲解多音字的区别时,董老师也是将知识生活化了,如遇到“折”这个多音字,启发学生这样想:拿一根树枝在那里反复地折(读zhé),这个过程就叫“折(读zhē)腾”,最后终于把树枝给折腾折(读shé)了。“折(读zhē)”指动作,“折(读zhē)”指过程,“折(读shé)”指结果。
这样的别致趣味教法,比起乏味的死记硬背来,不仅能使单调乏味的知识变得活泼有趣,形象易记,而且能够激起学生对枯燥的语文知识的兴趣,去智慧地活学活记这些“死知识”,这样的做法不但与应试备考不矛盾,反而更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储备应试知识。
二、倡导基本原理语境化,舍弃死教死灌
当下的高三课堂,部分教师或许已经忘却了学生自主体悟的妙处,他们把学生当作了一个知识接纳的容器,以为只要教师将知识灌输了,学生一定会储纳接收,于是一些教师便直截了当地把所谓的艺术手法、写作技巧等连分析带结论一股脑地灌给学生。教师只管知识的灌输,不顾学生的体悟。更多的时候教师都是借助大量的习题,让学生淹没在点对点的练习中,或分解或综合。结果学生是长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中,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被老师忽略了,学生只能生硬乏味、甚至根本不知其味地吞食着一些现成的结论,在大量的练习形成的巨大的压力下,被动而又无奈地失去了对语文课程的兴趣。
而有的老师就很会将语文知识语境化,语文原理生活化。如在赏析诗歌叠词的作用时,有的老师不采取简单传授知识的方法,而是举了一个学生学过的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去体悟:
教师提出“《声声慢》中连用的七个叠词为什么历来被人称道?”这一个带有思辨性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师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体悟:寻寻觅觅是写动作行为,东寻西找,若有所失,寻了又寻,觅了又觅,此为动作之境。通过动作构成的生活情景,突出了词人经受一系列打击之后,恍惚之态,此为情境。难以言说,意在寻觅中解脱,心情之冷清,加上萧杀之秋意背景,则形成了意境。最后凄凄惨惨戚戚,由环境到内心,“凄”在此文中当“寒冷”讲,惨为悲惨,戚为悲伤,此为心境。
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感受到了叠词的妙用,进而体会到了词作的形式美和音韵美。这样的自我体悟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用案例诠释原理,用体悟代替讲授,原理寓于例证,有效又有吸引力。
三、倡导哲理思辨常态化,舍弃死学死练
当下高三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些教师眼中只有考试和分数,几乎彻底抛弃了学生自主思辨这个过程,因而也就较少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辨的教学环节,有时搞了也是面上的时髦的合作探究,大多远离甚至架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根本谈不上延展性和深度思辩性,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的思辨能力的提升失去了真实的演练语境,每年高考中作文审题出现跑题和偏题的现象就说明了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的缺失。高考选做题每年的得分率也普遍不高,原因也在于学生的思维没有深度和广度。针对这一点笔者的做法是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头五分钟设计了时事辨析,选题演讲,话题辩论等活动,这一环节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时政意识,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认识能力。这种模式不但关注到高三学生的视野和社会生活的对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对事物的辩证看法,使得高三的语文学习变得生活化、社会化,不但使得语文课堂趣味盎然,而且也无形中积累了学生写作文的素材。
四、倡导学科视野社会化,舍弃死圈死禁
当下的高三学生似乎都被“圈养”起来了,圈养在教室里,禁锢在课桌上,局限在教辅书里,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完全陷入了死学、死记、死接受、死考练的牢笼。他们被禁止涉猎和高考无关的内容,他们的视野被局限,生活没有回归,人文素养不能积淀,思辨能力发育不良。很多语文教师每天只让学生痛苦地忍受着字音、字形、病句、成语、默写等考点知识的“地毯式轰炸”,又用现代文、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和作文知识的简单传授对接高考的题型和风向。确实,高考知识和技巧不能不教也不能不训练,但是这种死圈死禁不仅对高考备考无大功效,更是彻底切断了语文和生活的内在联系,对学生学文立人有百害而无一益。要打破学生的这种生活和精神的圈养困局,我认为语文教师要适度地提供让学生精神视野拓展的平台,我的做法是在班上订阅了《南方周末》,《中国青年》等报刊,让学生在时政阅读的天地里,将语文的学习和视野的拓宽结合起来,在复习备考的同时,丰富开拓自己的社会知识和语文视野,积累写作素材,促使学生将语文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让课内指导课外,让课外丰富课内。
五、倡导考练用途多样化,舍弃死考死练
高三的学生经历过的考试不计其数,实际证明适度的测验对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必要的,关键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指导学生面对考试。一般的学生考完以后看下分数简单总结一下就了事了,有些学生则会查漏补缺反思自我。但是有的老师却能把枯燥的考试试卷功能最大化。譬如前文提到的董旭午老师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他会自觉地将每次考试的阅读试题(尤其是试卷中的那篇文学类文本)的讲评作为课堂教读的延伸,他会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生活,去领悟阅读文本的人文内涵,使考试转化为学生的一种人生历练,真正让学生把考试当做一种“痛并快乐地提升自我”的过程。这种用考试试卷提升学生的做法,对开拓语文考试的附属作用意义重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死考死练的传统考试模式进行了多用途开掘,让学生在自主历练的时候多方面涵养、修炼、提升自己,促使学生自己的精神和境界一天天拔节提升。
综上所述,高三的语文课堂大可不必因为枯燥因为单调因为应试而变成学生眼中索然寡味的“鸡肋”,变成教师眼中勉为其难的尴尬差事,也根本不要让自我沦为边缘化的“死”而后已的悲情英雄。其实高三的语文课堂完全可以绽放出语文学科在其他学习时段所没有的独特魅力,这就需要我们去直面高三语文教学的困境,去活化高三语文教学的途径,去和学生一起探寻,酝酿,品味语文的高三味道,让语文美化高三,让语文成就学生。
(作者单位:长沙市明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