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徽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用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的这句名言,来对照新闻媒体在两岸关系中的独特作用,似乎再恰当不过。
2013年岁末,一场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媒体的责任”为主题的两岸媒体前瞻论坛搅动了涉台媒体圈。两岸超过70家主要媒体高层以及研究两岸关系、新闻传播的知名专家学者等100多人聚集一堂,围绕媒体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责任展开研讨。
这样的阵仗,前所未见。一位参会的台湾媒体人就对记者直言:台湾这些主流媒体的高层们就算在岛内,也鲜有机会凑得这么齐。正是对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把这些两岸媒体的“操盘手”们聚到了一起。
作为近年来两岸新闻界举办的具有较强代表性和较广覆盖面的高端新闻论坛,该平台对提升两岸新闻交流水准、进一步发挥媒体对改善发展两岸关系的推动作用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破冰领航 波折中前行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两岸交流的历史中,新闻人总是先知先行。1987年7月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体制,台湾新闻界敏锐地嗅到可能将很快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的讯息。当年9月,《自立晚报》抢先派出记者李永得、徐璐两人取道日本赴大陆采访,成为1949年以来首批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
在日后所写的书中,徐璐和李永得曾有这样叙述:“亲眼看到真实的大陆之后,不禁令我们感到过去几十年中,台湾当局所做的反共宣传是多么僵化。就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水准而言,大陆确实仍是落后的,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对它的试图改革视若无睹”这样的叙述一针见血地反映出,两岸多年隔绝竟然累积了这么多误解,而增进了解又显得多么的迫切。
可以说,在台湾当局酝酿要不要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之际,正是两岸媒体人果敢地扯去了人们心头最后一丝顾虑和阴霾,为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民间交流大门的开启,做了最有力的推手。1987年11月,台湾当局终于正式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同月,大陆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发表谈话,明确表示“欢迎台湾新闻界来大陆采访、交流”,这为台湾新闻界踏足大陆打开了方便之门。4年之后的1991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锋借采访“闽狮渔事件”登台,成为首位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也标志着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序幕拉开。
在参加本次论坛的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看来,20多年前,正是两岸媒体人秉持两岸同胞要接触、要交流的民族意愿,冲破藩篱,先试啼声,书写了两岸关系的一段佳话,体现了两岸交流媒体先行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
而在民进党执政的8年里,新华社及人民日报的驻点资格被取消,两岸新闻交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两岸媒体人特别是台湾媒体人本着职业道德和社会良心,顶着巨大压力,客观反映台湾社会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反映台湾同胞反对“台独”分裂、要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烈呼声。在新华社副总编彭树杰的眼中,两岸关系能够拨云见日,两岸媒体居功阙伟。
2008年5月两岸步入和平发展道路之后,两岸媒体人以极大的热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鼓呼,通过大量的努力鼓舞了两岸民心,也影响了国际舆论。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认为,纵观两岸新闻交流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两岸主流媒体既是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本届论坛的主办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正是两岸新闻合作探索的先行者之一。央视与台湾媒体的合作最初只是互相提供信息、一起采访等相对简单的形式,而经过10多年的探索已经发展到合办活动、合作节目、联合采访、共同播出等多种形式,交流的范围和领域持续扩展。该频道的《海峡两岸》栏目可谓开风气之先,作为央视第一档更是唯一一档涉台新闻时事评论栏目,已有十几年历史。在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又平看来,该栏目通过与两岸嘉宾的连线,针对两岸政经、社会、文化各层面新闻跟踪报导并评论与深度剖析,对时事热点议题或新闻历史人物提供深刻的比较分析,从两岸社会内部焦点到周边国际环境,涵盖范围巨细靡遗。而该栏目在两岸的受欢迎程度,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两岸民众对此类资讯的极大需求。
人民日报社从2011年开始派记者赴台驻点采访,记者足迹从民进党的中央党部绵延到布满积雪的玉山顶峰。可谓“用脚、用眼、用心、用笔”在丈量台湾。在报道时政新闻的同时,更注重挖掘台湾人文社会等特色内容,向读者讲述一个真实多彩的台湾。总编张德修认为,正是通过媒体孜孜不倦的报道,让两岸逐渐加深了了解,逐渐远离了偏见与偏激。
而伴随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形势,自2008年5月起,除了既有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陆又新增了5家地方媒体赴台驻点。自此,两岸新闻媒体驻点采访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平发展时期两岸新闻交流的大战场彻底展开。
另一方面,台湾媒体对大陆的关注度也持续高涨。包括中央社、《中国时报》、《联合报》、《旺报》、东森电视、TVBS、年代电视、三立电视等多家媒体均早已实现在大陆的驻点采访。而旺旺集团在2009创办台湾第一份以报道大陆为主的报纸——《旺报》,目的正是让台湾人更了解大陆,拉近两岸之间的距离。此外,在媒体合作方面,两岸的互动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旺旺中时媒体集团继《旺报》之后又办《英文旺报》,与福建合办《两岸传媒》、《时报周刊》,还与全国妇联合办《爱女生》。东森电视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东森财经台则正积极寻求与大陆财经频道、财经媒体的进一步合作。
任重道远 合作待破局
虽然两岸在媒体合作、互访、驻点等多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但与两岸在其他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新闻交流这一曾经的“破冰者”和“领航员”在前进节奏上却表现出明显滞后。
以探讨呼吁了多年的“互设常驻机构”为例,至今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台湾《联合报》社长项国宁谈到此问题时就不禁感叹:原本以为两岸新闻交流应该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怎奈现在开放媒体常驻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此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上”,无论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的致辞,还是两岸媒体人和学者专家的发言,均无一例外地提到尽快开放两岸媒体常驻、推进两岸媒体互设办事机构这一议题。这一阻碍两岸新闻交流正常化的问题,显然到了不得不破的时刻。
开放媒体常驻,只是两岸新闻交流领域的最突出障碍之一。事实上,与大陆在两岸新闻交流上的积极推动相比,台湾方面则表现得有些“畏首畏尾”。例如台湾记者到大陆驻点采访的申请手续较为简便,时间一次3个月,可申请延长3个月,期间能多次进出,专题采访已不需申请审批,只要受访对象同意即可。反观大陆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的申请手续就较为繁复,虽然时间也是一次3个月,最多可延长至半年,但行程、住所、班机等信息都须向主管机关报备,非常不便。
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台湾民众对大陆和两岸关系的新闻需求量逐年增加,台湾媒体采访报道的主观意愿也明显增强,他们纷纷扩大大陆和两岸新闻的版面、增加节目时段,凡关乎两岸发展的大事都受到台湾媒体高度关注和广泛报道。这些报道使台湾民众得以直接了解大陆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和惠民举措以及两岸关系和发展的成果,不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也让两岸新闻交流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在台湾著名的时事评论员邱毅看来:虽然两岸政府皆强调新闻交流应摆脱政治因素,被归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闻报道,则很难摆脱政治化因素的干扰。此外由于台湾新闻高度竞争,在以收视率为导向的市场中,对于两岸新闻交流与两岸关系的报导处理上均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正向与负向作用,增添其多变及不可测性。而在政策层面,也存在着明显的滞后现象。例如台湾《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仍限制大陆媒体在台播放,对陆资限制重重,也不许大陆的广告项目在台湾媒体刊登。在这样的层层限制中,两岸媒体交流合作的步履维艰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方面是与两岸关系形势不再配套的政策有待松绑,另一方面是两岸关系走入“深水区”对双方媒体合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如何当好两岸同胞增进了解、加深感情的桥梁纽带,引导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成为业界对双方媒体人的共同期待。
对于两岸媒体的责任与方向,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论坛致辞时明确表示,两岸主流媒体应该进一步担当起促进两岸民众互相了解、增进认同、加深感情、加强合作的社会责任,为两岸民众多方呈现客观真实的两岸资讯与社会生态,要积极传播“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他认为,媒体反映社会概貌,对事物的报道可以褒扬,也可以批评;可以鼓励,也可以监督,但评价的尺度应该是公众的整体利益。要积极引导民众从历史发展的脉络看问题,从互利双赢的角度作解读。
张志军的建议显然契合了当前两岸特殊关系下的现实问题。当前两岸人员往来还处于严重的不对等阶段,对于三分之一从未来过大陆的岛内民众来讲,他们了解大陆的主要渠道就是新闻媒体。在很多与会嘉宾看来,传递资讯、沟通情况,依旧是两岸媒体的基础性工作。如何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点评时事,两岸媒体丝毫不能懈怠。
在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总裁蔡绍中看来,对两岸关系的走向来讲,媒体的影响力可谓是把双刃剑。“若报道运用得当,可一点一滴促进两岸和平;若是运用不当,则可能加深彼此的歧见。”他以两岸签署《服务贸易协议》为例,该事件在台湾社会引起不少争议,台湾“立法院”迟迟未能审议通过。“媒体在攸关两岸利益的议题上,如何更理性和深入浅出地报导,让大众清楚议题的全貌,值得媒体人努力。”
在本次论坛上缔结的六项共同倡议中,两岸媒体人明确把传播和平发展理念、秉持正面客观报道、加强业务交流合作、互设媒体常驻机构、推动华文媒体产业发展、促进两岸媒体交流常态化等列为下一步优先发展的方向,而众所期待的两岸新闻交流“大跨越”或将从中寻找到喜人的突破口。
两岸新闻交流大事记
19 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绕道日本到祖国大陆采访,成为两岸隔绝以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
19 87年1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受国务院办公厅委托发表谈话,欢迎台湾新闻界来大陆采访、交流。两岸新闻交流的大门自此开启。
1991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锋赴台采访“闽狮渔事件”处理情况,成为40年来第一次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
1992年9月,18名大陆记者组团赴台采访,正式开启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
19 9 3年4月,国务院台办授权福建、上海、广东、海南4省市受理审批台湾记者采访申请。
19 9 4年,大陆方面同意台湾媒体不间断地派记者来大陆采访(即驻点采访)。19 9 6年12月,国务院台办公布《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进一步下放审批权,使拥有台湾记者采访审批权的省市增加到12个,并将申请时间由过去提前1个月缩短为提前10天。
2000年11月,迫于两岸新闻界的强大压力,台湾当局宣布开放4家大陆媒体记者赴台驻点采访。
2001年2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陈斌华赴台驻点采访,成为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
2002年12月,国务院台办对《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进行修订,将台湾记者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深圳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访的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各省、区、市台办和深圳市台办、兵团台办,国务院台办只受理、审批台湾记者来北京市采访和跨省区采访,并进一步简化手续,使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更加方便、快捷。
2004年7月,台湾当局批准中国新闻社记者赴台驻点采访,使获准赴台驻点的大陆新闻单位增至5家。
2005年4月,台湾当局粗暴、无理地停止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在台驻点采访。这种开两岸新闻交流倒车的行为,受到两岸新闻界的同声谴责。
2005年9月,国务院台办宣布将台湾记者来大陆驻点采访时限由1个月延至3个月,且地点不限。
2006年12月,国务院台办发布《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规定”受到台湾新闻界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