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高效德育的实践途径

2014-02-20 12:31彭勇
教师·中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践途径学校

彭勇+

摘 要: 党和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但德育实效性不强也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就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构建积极的班级道德文化和校内外道德文化,从终身教育的高度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以及对自己未来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德育实效性。

关键词: 学校;高效德育;实践途径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党和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德育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被不断更新、推进,但是德育的实效性不高,也是困扰大、中、小学教育的顽症,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成为了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学校德育要摆脱当前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困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的问题,不断进行德育创新,把握德育的方向和本质,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美国著名女教育家诺丁斯教授曾说过:“如果按照数学方式处理道德教育的话,我们就大错特错了。”德育无定法,以下是笔者对学校有效德育的实践途径的初探。

一、 破除师道尊严,教师要俯下身子做好“人师”

教师应成为关心者、榜样和学生的良师益友。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古往今来,教育和教师在传承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教师,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为了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教师应该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一对一地交朋友。教师不应有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应该通过对学生的爱使学生乐于接受来自教师的道德影响。特别是在我们这种体育运动类的学校,教师、教练更应该以身作 则,热心帮助学生学好功课、搞好训练,努力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在学生做得不周全的地方给予正面引导,给学生提供表达诉求的机会,对学生的见解给予正确评价。当诚实、尊重等道德价值观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并尝试将直接的道德教学与好的教育案例结合起来,以更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价值观教育。教师在平时和学生的接触中,应努力发现、肯定并发展每个学生的特殊才能和优势,创造条件与机会使学生接触并解决社会道德问题,加强和他们的沟通,促进其思想进步。同时,教师要淡化职业意识。关心者不一定都是教师,但是教师则必然应成为关心者。教师在作为关心者时应完全沉浸在与被关心者的平等交流中,不必以教育者的训导姿态对待被关心者。德育不一定局限于教室,而是应该与整个社会生活时空一致,随时随地,就地取材,不坐而论道。

二、增强责任感、荣誉感,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的活动。德育作为一种培养、发展人的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其根本任务是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并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社会主体。班级内部的道德行为主体是学生,所以班级内部的道德交往很重要。缺乏道德正能量的班级反映出学生关系不融洽,有团伙,学生语言不 文明,常常互相叫绰号,等等。让学生 感受到自己是集体成员,应对集体负责,增强责任感会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班级内部的道德交往日益健康、积极向上,继而使整个学校的道德交往焕然一新。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为班级做贡献,使学生具有争做有价值的成员的光荣感。为此,班级还应建立相应的规则,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对于孤独、不关心班级的个别学生给予单独的思想教育。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关心”的活动,会使德育的实现效果锦上添花。例如,可以让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一起工作,让学生学会修理门窗,维修破损的教学用品设备,保持学校体育场、训练场的整洁卫生,让学生参加厨房、办公室工作以及在教室里做教师的助手,等等。通过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实践的目的不是培训职业技能,而是实现道德教育目的。

三、建立积极的班级道德文化,教会学生和谐共处

学生冲突问题是学生经常面对的道德问题,特别是对于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有的冲突是社会性的,有的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学生主、被动卷入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冲突,教师都不应该采取回避态度,可以把针锋相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讲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做出符合道德的判断。让学生学会处理和解决这些冲突,也是学生深度接受道德教育的机会。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道德教育。

(1)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反复讲授解决冲突的正确途径。

(2)充分利用班会的契机,让学生全体参与讨论,并树立一种冲突可以通过非暴力的和平手段解决的信念。

(3)当学生运用新学到的方法解决冲突时,教师应该视其必要性随时参与,给予指导。

(4)肯定“先进”,鼓励“后进”。在学校活动场所,安排一些自控力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或“调解人”,参与调解一般性冲突。平时教师还要对这些学生给予特别培训。

(5)对于班级中的严重冲突与斗殴事件,教师应该亲自处理。

(6)帮助学生逐步减少冲突,并且尽量使学生能在没有外部参与条件下自己解决冲突。

四、建立积极的校内、外道德文化,学校、家长和社区联合,共同实践德育

(1)在学校,校长应作为道德和学术的领导者和主心骨。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制定德育策略,吸引家长支持和参与学校工作,通过与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切磋来形成校内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学校应给学生创造机会熟悉本班级以外的全体师生,如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来,利用全校大会增强整体意识,保持良好的学校体育竞技队伍;学校还应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形成道德交流,给教师提供在一起研究教学问题的时间,鼓励教师参与集体决策。

(2)在家庭,家长应该认真、充分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多和孩子谈心、交流和引导,尽量减少电视、电影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多关心、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积极学习,用理智有效的方式实践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家长还可形成家长联络网(家长学校),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德育问题。

(3)在社区,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宣传媒体等手段强化道德价值观。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性、不平衡性、阶段性,所以有效德育的实践需要有选择性,要多样化,需要我们教育者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以及对自己未来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 (英)Elizabeth Holmes.教师的幸福感 [ M ] .闫慧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 仇忠海,戚业国.人文· 德育:将德育根植于人文沃土 [ 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 (美)Robert J.Nash.德性的探寻: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 [ M ] .李 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 程 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 [ J ] .上海教育科研,1999(5). [5 ] 陈桂生.“德育途径”问题的症结 [ J ] .上海教育科研,2003(6). [6 ] 孙凤华.德育应贯穿和谐思想 [ J ] .吉林教育,2011(18).

[7 ] 宋 杨.以人为本,提升管理水平 [ J ] .基础教育参考,20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途径学校
林场护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思路及实践途径选择
学校推介
初中生如何自主学习英语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