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阳 杨红樱 云南省大理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671000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当前我国HIV流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些高危人群中尤为严重。其传播途径有3条: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途径与临床输血和接受血液制品等相关,为了预防医源性感染,了解患者接受血液、血液制品前和术前的HIV感染情况,笔者对患者输血、血液制品前和术前血清样本用ELISA法进行HIV抗体筛查,对阳性标本进行两种金标法测定,同时随机抽取30例阴性对照标本也进行两种金标法测定。对阳性标本和对照标本送检HIV确证实验室用WB法进行确证实验,现报道如下。
1.1 标本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输血或手术患者的标本43 800例分离血清后用ELISA法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228例,另随机抽取30例阴性结果的标本。
1.2 试剂 HIV ELISA试剂盒(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胶体金试剂(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胶体硒试剂(美国雅培公司生产)。
1.3 仪器 Muhiskan MK3酶标仪和洗板机为热电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4 试验方法 用抗-HIV ELISA法检测全部标本,对阳性标本再用两种金标法复检,三种检测结果只要有一种为阳性,均判为初筛阳性,获阳性血清228份,随机抽取30例阴性结果的标本用两种金标法检测,并送检此258份血清至云南省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HIV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实验。以上各项试验操作及结果判读均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试剂说明书进行,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确认结果阳性即认为感染HIV病毒,阴性即认为未感染,在此基础上得出ELISA法和两种金标法的真实性指标(见表1)。ELISA法无漏检作为初筛批量检测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其特异性为98.84%略低于两种金标法,两种金标法与确证方法的符合率都很高,可达到99.22%,科华无金标漏检,雅培金标漏检率为5.7%(见表2),用金标法对其阳性标本进行复查,可以得出与确证方法相近的结果,与马金旗报道的基本一致。
表1 258例ELISA法、两种金标法和确证法检测结果分布情况
表2 ELISA、两种金标法与确证方法的符合率(%)
抗-HIV检测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检测,会涉及患者隐私、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和暴露的评估、国家传染病防治等许多方面。出现假阳性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假阴性会漏检感染者,不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病情。HIV无症状感染期可长达6个月~10年,最后发展为艾滋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合并各种条件致病菌、寄生虫、其他病毒感染,或并发肿瘤等。5年死亡率约为90%,死亡多发生在出现临床症状的2年之内。血液传播途径与临床输血和接受血液制品输注相关,如果输入被HIV感染献血员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会感染HIV,即输血感染HIV,为了区分是输血或血液制品前还是进行输血、血液制品等诊疗活动后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患者进行输注等诊疗活动前应做抗-HIV抗体的检测,这样既可以保护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院利益,还可以早发现感染患者,以便治疗及控制疫情。选择敏感性、特异性都高的检测方法有助HIV感染的诊断和防治,HIV抗体的检测是最主要的检查方法,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定的初筛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抗-HIV ELISA法特异性、敏感性都较高,特别适合批量标本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大批量标本HIV抗体的初筛试验;金标法不仅特异性、敏感性高,而且操作简便、快速,不需要其他医疗设备,试剂便于保存(一般室温保存),每人份试剂均进行独立包装,且每人份均带有质控带,非常适合于标本量少、医疗设备匮乏的基层医院的检测,对ELISA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进行复检,能较快确认标本HIV阳性可能性,评估职业暴露的风险程度。两种方法可相互结合,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及早采取措施保护职业暴露人员。任何一种试剂都有窗口期,不可能100%特异性和敏感度,检测的同时应进行自愿咨询,有接触史和高危人群,一次检测阴性情况下,用不同试剂应在6~18个月之间进行多次随访检测,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漏检率。
[1] 陈焱,陈曦.湖南省艾滋病流行现状与流行趋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6:42-44.
[2] 刘竞,刘凤霞,马金旗.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及自知率调查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6):78-79.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S〕.(出版单位不详),2009:5-18.
[4] 陈焱,陈曦.艾滋病防治技术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6-237.
[5] 栗群英,钱江龙,马义.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检测抗-HIV的比较〔J〕.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3,5(5):14-15.
[6] 马金旗.两种HIV抗体检测方法与确证方法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3):80-81.
[7] 张卓然,倪语星.临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9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