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芳吕琴郑玉建
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抑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梁芳1吕琴1郑玉建2★
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简明健康问卷(SF-36),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天山区403名老年人,入户面对面调查其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现状。结果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抑郁检出率(79.7%)高于非空巢老人(67.9%),χ2检验显示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抑郁程度差异显著(χ2=11.9,P=0.003);相关分析显示:空巢老人抑郁得分与PF、RP、BP、VT、RE、MH及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家庭和社会应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以预防或减少其抑郁症状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空巢老人;抑郁;影响因素
近年来,受到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生育率持续下降及人均期望寿命延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空巢”现象日趋突出,空巢老人家庭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一现象已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1-3]。由于生活照料、健康医护、情感慰藉等方面的缺乏,使得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空巢综合征”,其突出表现为情绪抑郁、精神恍惚等症状[4]。本研究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为后续的社区卫生服务奠定理论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1.1 对象
2013年2~6月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随机抽取2个社区(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从抽取的四个社区中根据门牌号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即在乌鲁木齐市城区居住一年半以上,无已知的明显认知功能障碍,能够理解问卷内容或提问,自愿参与)的老年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28份,回收有效问卷403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空巢老人187名,非空巢老人216名。
1.2 研究工具
①一般情况问卷,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费用、与子女关系、主观经济自评、睡眠情况、吸烟、喝酒、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孤独感、是否与子女住在同一城市等。
②老年抑郁量表(GDS),采用Brink等1982编制的老年抑郁量表(GDS)测量空巢及非空巢老人的抑郁水平。该量表要求老年人汇报在过去一周内的感受,共30个条目,每个条目包括“是”、“否”两种答案。其中20个条目正向计分,10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每个条目计1分,总分在0~30分之间,得分越高显示抑郁程度越重。其中0~10分为正常,11~20分为轻度抑郁,21~30为中到重度抑郁。Cronbach’s α为0.85。
③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是1990年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开发的一个生命质量普适性测定量表。本研究采用SF-36的中文版,除一个条目健康变化(HT)用于评价过去一年内健康状况的总体变化情况,其余35个条目组成了8个维度,分别是: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每一维度0~100分,得分越高,所代表的功能损害越轻,生活质量就越好。
1.3 调查方法
调查工作主要由研究者本人及研究合作者担任。采用入户“一对一”逐个问卷调查。问卷当场发放,调查人员以统一指导语说明后,老年人自行填写问卷;对理解有困难的条目由调查人员给予解释,各条目的解释内容保持一致;因躯体原因等限制无法自行填写问卷者,调查人员以统一方式向其询问和填写。问卷填写完毕,经检查填写完整后,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两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
2.1 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对象共403例,空巢187例(男性89例,女性98例),非空巢216例(男性104例,女性112例)。除在与子女关系、主观经济自评状况、睡眠、孤独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抑郁程度比较
2检验显示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抑郁程度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表1。
表2 抑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表1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抑郁程度比较[n(%)]
2.3 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比较
空巢老人在GH、VT、SF、RE、MH5个维度的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上都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P<0.05)。
2.4 空巢老人抑郁得分与生活质量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空巢老人抑郁得分与PF、RP、BP、VT、RE、MH及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果见表2。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抑郁程度的空巢老人在PF、RP、BP、VT、RE、MH及生活质量总分得分差异显著(P<0.01)。抑郁程度越低,生活质量得分越高。
本研究显示,空巢老人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的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上都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说明空巢老人的整体生活质量低于非空巢老人,这与贾长宽[5]等研究的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与非空巢老人相较,空巢老人缺乏子女陪伴,日常生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由于精神慰藉匮乏,生活自理缺陷者无人照料,从而导致空巢老人生理和心理、社会需求未能得到相应的满足。
当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学者认为,经济状况、生活保障等物质生活条件已经不是生活质量研究的重点,而是转向注重人们的精神、心理感受。Covinsky[6]等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国内亦有心理学者调查显示[7],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抑郁和孤独是其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本研究显示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抑郁检出率(79.7%)高于非空巢老人(67.9%),检验显示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抑郁程度差异显著;相关分析显示:空巢老人抑郁得分与PF、RP、BP、VT、RE、MH及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抑郁程度的空巢老人在PF、RP、BP、VT、RE、MH及生活质量总分得分差异显著(P<0.01)。抑郁程度越低,生活质量得分越高。本研究揭示出抑郁是影响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周成超[8]等研究发现抑郁症状会对空巢老人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贾长宽[9]等研究亦表明:做为社会特殊群体的空巢老人其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总之,本研究显示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整体低于非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抑郁检出率高,抑郁得分与生活质量五个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提示家庭、社区及全社会都应积极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预防或减少其抑郁症状的发生,以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1]周成超,楚洁,徐凌中.重新审视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健康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6(27):19-21.
[2]齐麟.析“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J].南方人口,1999,14(4):18-20.
[3]穆光宗.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J].南方人口,2002,17(1):33-36.
[4]刑洁,胡继春.“空巢综合征”的社会治疗[J].医学与社会,2006,19(6):8.
[5]贾长宽,廖春花,罗森亮,等.郴州市城2305名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12):3135-3136.
[6]Covinsky KE,Wu AW,Landefeld CS,et al.Health status versus quality 0f life in older patients:Does the distinction matter[J].Am J Med,1999,106 (4):435-437.
[7]潘茅.心理应激.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7-124.
[8]周成超,楚洁,徐晓超,等.安徽省农村某镇空巢老人抑郁情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14-117.
[9]贾长宽,廖春花,罗森亮,等.空巢老人抑郁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6):61-62.
R669.6
A
1672-5654(2014)09(b)-0073-02
2014-07-18)
郑玉建(195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量元素与健康的研究。
梁芳(1975-),女,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及社区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