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
作为最能渲染情感的直接元素之一,声音在修饰精神世界、传递内在情绪方面,拥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很多优秀的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纪实”原则在声音处理方面的表现,不仅注重技术方面的前期录音,更讲究后期制作中同期声的灵活运用,增强整体创作活动的纪实意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音乐音响元素的运用,得到了业界和受众的好评。
同期声是影像画面拍摄中与镜头共同记录的现场声音。现场声音又可分为采访的人物声音、动物声音和其他自然事物的声音。《舌尖上的中国》一片中讲述春节全家团聚的时刻,男主人公的同期声显得尤为重要,从客观的角度为人物抒发了个人情感,长期工作在外,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想念。娓娓道来的同期声,搭配着暖暖爱意的水饺,那份独一无二的满足在那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对同期声的巧妙使用避免了说教式的解说词。第一季《自然的馈赠》一集在讲述单珍卓玛和母亲徒步去遥远的原始森林采摘松茸时,采用了卓玛的画外音。“妈妈就是不会注意自己的身体,光顾着找松茸,我就是有一点担心,万一有一天她有点头晕,倒在山上,毕竟她已经岁数大了。”生动典型的现场同期声,将采访对象的语言转换为此时的旁白,把围绕各色美食的相关人物及其心理活动以深情感悟的言说方式娓娓道出,体现出“有设计、有悬念”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技巧。此时声音的优势不仅表现在表达的逻辑性上,还因其语言的音调、音色、说话时的节奏、力度和方言等因素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这样的处理既烘托了现场的真实性,又把观众带入纪录片所表现的场景中去;既追求与现实生活的统一,又增强了节目的参与性,脱离了单一播音式的解说。《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实,巧妙地将同期声分地点、分时间地使用,实现了情感和事迹的相互渗透。
《舌尖上的中国》的音乐设计巧妙,食材切制的“铛铛”声,煲汤时煮沸的“咕噜咕噜”声,烹饪美食时油锅里发出的“啪啪”声,这些自然音响汇成节奏明快的曲调,为观众呈现了音乐美食盛宴。背景音乐——用老百姓最喜爱的中国风音调,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使他们对美食产生一种亲近感。运用接近生活原生态的音乐声效,在舒缓悠长的背景音乐映衬下,实现了音乐与画面的结合,进一步深化主题。作品中我们得出一些创作中可以“为我所用”的“实战”结论:首先音乐的旋律要富有抒情气息,但要把握好度。纪录片作为一种宣传色彩浓厚的纪实影片,整个风格较为严谨、真实,抒情的配乐要适宜——点到为止,用多反而滥情不客观。其次,音乐不是从头至尾一种旋律,因为不同的叙事内容产生的画面节奏不同。最后,脱离于画面的音乐再优美动听,如果与片中主题相冲突,那也是失败的。
自然音响不同于背景音乐,恰到好处的音响效果会增添画面的真实感,渲染气氛。声音是有情绪的,不同段落想要体现的情感各有侧重。写意也是《舌尖上的中国》中音乐创作的一种重要修辞手法,它力求以简练的叙事记载来展示全面的内在涵义,常见的方式是夸张,即对自然环境中的声音进行音量提高或降低、延迟或快进、混合处理等。经过处理的音响,其产生的象征、刻画描写的修辞功能更能渲染感情气氛,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背景音乐可以是一首或几首乐曲,也可以是相对短促的声音效果,如风声、雨声、雷声、涛声、虫鸣、鸟鸣等自然界一切声音都可以化作电视画面的音乐声效。这些音乐声效具有写实性、逼真性、主观性、写意性、渲染性等。在《自然的馈赠》中,自然音响作为同期声保留下来,让我们体会到稻谷被收割时发出的声音,深埋在地下的竹笋被挖掘出来的声音。这些真实的声音,让远离大自然的城市人备感亲切,从而证实和加强现场的互动性和逼真感。
电视纪录片和其他的电视节目一样,是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感受之中展开的。有了声音的介入,电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被大大拓展,声音的音色、节奏、力度等要素间的相互协作,给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新鲜的元素。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被不断更新,为电视纪录片的艺术魅力展现提供更佳的表现手段,使之在真实性、艺术性、故事性、审美性、体验性与思想性等方面作出更具魅力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