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犹豫着生还是不生

2014-02-19 00:33林小淼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4年2期
关键词: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儿子

林小淼

独生子女家庭的总体幸福指数高于儿女双全的家庭;独生子女的情商、智商和未来发展成就都不低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

“单独”政策刚下来,众姐们就力劝我再生一个给伊姐当伴儿。我说:没想好,不大想生。我姐们说:“你这人真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当然在政策下来之前,劝我再生一个的也大有人在。我一直以“害怕孕期反应”“生孩子的恐怖经历不想再来一回”等来打断别人帮我展开“美好未来”。他们的说辞一般为“趁年轻再生一个多好啊”“独生子女孤独哇”“你们这样的田园生活最适合养俩小孩了”“再生个儿子,一儿一女凑个‘好字嘛。”说实在的,我们全家都最怕最后这个理由。根据女儿随爹儿子随妈铁律,和伊姐目前性格行为习惯非常像我丈夫的铁证,我未来的儿子肯定是非常像我没跑。我是炮仗捻子一点就着,动不动剑拔弩张,又像猫一样好奇好动,小时候打架以及跟老师拍桌子瞪眼一样没落下过。如果没有双子座我老妈,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假使我二胎生个儿子,恐怕那个“好”也只能是“好”麻烦“好”后悔。尤其是当我接到老师电话“您好,林女士,请您赶紧来一趟学校。您的儿子刘洛二把同桌女生的辫子点着了……”的时候。

就算我走运再生个乖巧有规矩的懂事女儿,我也不觉得自己就占了大便宜。一直觉得能把俩孩子都教育好的家长很了不起,完全不可能指望老大帮着教教老二,教育任务翻倍上涨,还要处理俩人关系,不能护着小的,不能冷落大的,不能给大的施加压力,更不能让小的学大的……加上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之前在老大身上好使的招完全用不到老二身上,不光怀孕生产要从头来,带孩子的经验也要清零重新来。思来想去自己确实没那么大配置让俩小孩儿喊我妈。姥姥说,有多大荷叶包多大粽子。CCTV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觉着,我还是听姥姥的吧。

早在19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就列举了众多独生子女的怪癖,并因此宣称“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打那起,“孤独”“娇惯”“不擅长与人合作”“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玩意儿好似给独生子女们的脸上施了黥刑。

但事实是,从上世纪70年代起,便不断有研究结果证明上述的观点是错误的。多项研究发现,排除掉父母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和社会总体福利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独生子女的智商、情商和未来发展成就都不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低下;而且,独生子女家庭的总体幸福指数常常高于“儿女双全”凑“好”字家庭的理想模式。老式传统想象的“孤独”景象也已经被证伪。孩子是否孤独、社交技巧的高下取决于父母花多少时间和心力带他们与外界沟通,与有没有兄弟姐妹无关。心理学上的“源记忆失忆”现象可以用来解释人们对独生子女问题的双重标准。正如“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人们更愿意实现“儿女绕膝”、“天伦之乐”的画面。

这些事情也没准儿就我这种悲观主义患得患失的人想得多,我接触到的在生育上丝毫不节制的一些人从没在生几个孩子上多考虑过一秒。他们不会控制孩子吃不吃垃圾食品,也不用教导他们懂规矩,也不用费劲学着做家长——跟孩子在保持友谊的状态下让孩子尊重自己。更不会像一些讲究人一样带着他们上什么芭蕾课和钢琴课。只要孩子不从山崖上跌下去,就没事。在他们眼里,孩子是超市货架上的买三赠一的大包卫生纸,消费者定律占据大脑:如果更划算的话就买一打。

我跟我妈探讨他们生一大堆是不是为了防止老无所依(虽然哪哪儿都是生了六个儿子到头来还是无依无靠的老人),顺便还问了问她失独话题。“如果我十七岁的时候死掉了,妈,你那个时候怎么办?”“那能怎么办,继续过我自己的人生呗。”哎,酷啊。

开普敦大学哲学教授戴维·博纳塔说:“人类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和危害性的物种。如果没有人,世界上的苦难数量就会急剧减少。”我偶像王小波写过:“我一想到要生孩子,就浑身起疹子。假如有十亿我的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哪怕他们像蚯蚓一样掘土为食,也会把到处都扒得不成样子。因此对我来说,只有满足了两个条件的事我才干:首先是无害,其次是有趣。”所以他妻子李银河老师是国内第一个提出丁克家庭定义的人,也是当年高举不生不养小孩儿大旗的人。可后来她快退休时,收养了一个小男孩。我采访她时问为什么会做出收养小朋友的决定,当时李银河老师正坐在藤椅上抖脚晃拖鞋,听到这个问题她停下来沉思了一会儿,说:“生命中重要的决定都不好说,也没法说。”至于我最终生不生二胎,也大概属于这个范畴。

编辑≡韩铭endprint

猜你喜欢
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儿子
The special graduation photos
Cloze完形填空
打儿子
亲爱的兄弟姐妹
我的兄弟姐妹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