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云龙
《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却又情意浓浓的散文。在作者的娓娓诉说中,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渐渐展开。粗粗一读,那平淡无奇的话语似乎很难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便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那簇茉莉花散发出的“缕缕幽香”中。因为这一切的情,一切的爱都浸润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便会忽略的细节之中: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一个稍纵即逝的眼神,是细节在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夫妻之间的情与爱,而作者也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触描述着这点点滴滴。细节是整个人物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细节都以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姿态出现。《爱如茉莉》就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你看,那简单、平淡的动作和话语,那淡淡的神情,都有如一朵朵茉莉幽幽绽放,最终产生爱如茉莉、文如茉莉的艺术效果。因此,本课教学的基本策略应当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行为细节和文本的语言细节,在对这些细节的反复玩味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思考,化作一种行动。
为此,我在教学这课时,处处引导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关注人物的行为细节和文本的语言细节,去探寻流淌在细节中的那份如茉莉般的真爱。
一、关注人物的行为细节
文中人物的行为细节不外乎妈妈和爸爸两人的语言、动作细节。
(一)妈妈的行为细节
1.语言细节
文中妈妈的语言不多,但透过看似平淡的语言细节,无不透出对爸爸的一片真情,关注了这样的细节,对于妈妈所说的“爱如茉莉”就不难理解了。如文章6、7自然段有这样一段对话: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把“虚弱”与话的内容联系起来看,这段话的潜在含义就体现出来了:妈妈在极其虚弱的情况下,想的不是自己,却是爸爸出差回来吃不上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该如何补救。再读这段,我们还依稀听得“弦外之音”:多么挚爱妻子的丈夫,以至于知道妻子住院而“吃不下”,于是从妈妈这句深知丈夫的话里,我们又遐想:平静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丈夫有多少次的“吃不下”?一个“虚弱”,一句“记住”,于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中折射出的是妈妈对爸爸的体贴入微,对爸爸的了如指掌。
2.动作细节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
这笑,分明是幸福的笑,有了爸爸的细心照顾,病着也是幸福的、快乐的。
“我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
这笑分明是来自心灵深处的难以自禁的笑,被爱是幸福的,施爱更是幸福的。
(二)爸爸的行为细节
1.语言细节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爸爸在这篇文章中的语言不多,但透过这寥寥数字,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爸爸对妈妈无处不在的那份真爱,为了能照顾好妈妈,一个晚上都握着妈妈的手睡觉,这份爱真真实实地握在了爸爸的手心里。
2.动作细节
第7自然段这样写道:“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透过“直奔”,我们读出的是爸爸的心急如焚,读出的是爸爸不顾刚出差回家的疲惫而一心牵挂妈妈的真情;如果联系上文妈妈关于“包饺子”的话语,我们还能读出藏在“直奔”背后的故事,能看到日常生活里心心相印的爸爸和妈妈。不是吗,如果不是平日里妈妈对爸爸的一诺千金,如果不是平日里妈妈总是殷殷等候出差归来的爸爸,怎会有“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的直觉敏感?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有灵犀?
二、关注文本的语言细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境界说”中包含着“景物”与“感情”这两个元素,这一点他说得非常明确:“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在品评前人诗词时往往也同时从“景物”和“感情”这两个角度来着手,如他分析诗词佳作时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此外,他还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看法,表明了其“境界说”中所包含的“景物”和“感情”二元素交融契合的关系。
1.关注环境描写的细节
语段一: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中抬起酸胀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冲口说:“妈妈,你爱爸爸吗?”
橘黄色,本身就是暖暖的感觉,在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读着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这样的情境,很容易让人产生美好的憧憬与遐想,更何况,这是一个处于青春曼妙时期的女孩,拥有诗一样的情怀,所以才会脱口问出妈妈这样一个问题。
这段文字有环境描写,同时出现了茉莉,也引出了关于爱的话题的讨论。对于我而言,一切都是自然的,但是对于妈妈而言,却又那么惊诧。所以,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
语段二: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茉莉之所以更加洁白纯净,那自然是作者情之所至的创造。再看“钻”的妙处,按还原法,缕缕幽香应当钻进鼻孔才对,怎么会钻入心里?这就是字典意义与文本意义的错位,其实“钻进我们的心里”的是茉莉般的爱啊!
2.关注前后照应的细节
(1)抓住“茉莉花”这条文脉线索,明白真爱如茉莉般平凡却又纯真。
这篇文章中的茉莉花贯穿于这篇文章的始末,成为文章的一支文脉。因为茉莉花提供了一种美好的意象,花的美好与情感的美好是一致的。且看文章中出现的有关茉莉花的句子:
①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问道:“妈妈,你爱爸爸吗?”
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②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
③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双眼,该多有诗意呀!
④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⑤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反复读读,联系课文前后内容想一想,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作者眼里,茉莉花平淡无奇,可是妈妈喜欢茉莉花。爸爸知道妈妈喜欢茉莉,就送给妈妈茉莉,没有甜言蜜语,就这样默默地陪伴,这不是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却让人倍感幸福的爱吗?茉莉更加洁白纯净,缕缕幽香钻到心中,爸爸妈妈彼此的关爱也幸福着彼此的心。看着茉莉,再回想一下爸爸妈妈相处的一个个细节,作者忽地明白了什么是真爱,才会发出那样类似喃喃自语似的话语。
为什么开头作者没有写茉莉花的美、茉莉花的香,而到这时才写它的洁白纯洁,缕缕幽香?因为这时候,她看到了它的美,感受到了它的幽香,也明白了妈妈的话。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也许她回想到了妈妈说的话,明白了爱如茉莉。这样的言语方式正好符合她此时的心情,是照应开头,也是照应题目。
文章看似无心,但是细细品味,一切都衔接得那样自然,不着痕迹,应该让学生去好好品味。
(2)抓住妈妈的两次笑和映子的两次笑,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中描写妈妈的文字出现了两次笑:
语段一:“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
语段二:“我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
妈妈的两次笑便有了特别的意蕴,这笑,分明是幸福的笑,是来自心灵深处的难以自禁的笑,被爱是幸福的,施爱更是幸福的,谁说不是呢?
无独有偶,女儿映子也有两次笑,亦意味深长。
语段一:“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语段二:“我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
值得注意的是,这“笑着回头”是承接在“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双眼,该多有诗意呀!”这句后面的。如果说,映子的第一笑是一种不以为然,那么,这第二笑分明是一份感动,一份欣欣然,从不以为然至欣欣然地感动,这不意味着映子精神的成长吗?这也是作者高明的地方,在似乎不经意的文字里,总有开掘不完的金子。
3.关注语言的表述细节
两个“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在文末耐人寻味。作者行文结束发出了一句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看似随意的一笔,其实意蕴丰富,细细推敲,从中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首先,这个“哦”字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ó、ò、é),每个读音表达的意思和感情是不同的:哦(ó)是叹词,表示“惊讶,有‘原来如此的意思”;哦(ò)是叹词,表示“逐渐醒悟”;哦(é)是动词,“吟咏”的意思。联系语境,不难体会出在这句话中“哦”应读ò(课文中也标出),一个“哦”字写出了作者在目睹父母亲互相关心、体贴的细微举动后,才逐渐领会母亲所说的真爱“就像茉莉吧”的真谛。可见,一个多音字读法的不同其表情达意也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就应该让学生关注这个“语言细节”,去辨析与品味,以落实课标中所说的“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再者,两个“爱如茉莉”是无意义的重复吗?显然不是,我想至少有这么几个作用:(1)体现语言的回环之美,表示了作者的感情发展;(2)表示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3)点明文章中心,凸显文章主旨。这个涉及文章主旨的特殊语言形式应当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一唱三叹,体会作者的感情、内化作者的表达方法。我想,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只有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是怎样表达的,才能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