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龙/LIU Hailong
多态一体
——我理解的自然与设计
刘海龙/LIU Hailong
自然对人而言是多面的,同时人对自然会产生多重认识。基于主客体的复杂联系,人与自然呈现一种真实的“多态”关系。当代景观设计实践背后存在着多元自然观的影响。设计师应从“知与行”的角度重新认识自然并反思自己的设计哲学,从而探索基于真实的自然功能、结构和过程的空间形式与表达,维护动态、健康的自然,创造多态而一体的设计。
自然,人,多态,设计
对于自然,人们常常觉得又亲切又遥远。这是因为实际存在着两个自然:一是观念中的自然,是基于人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建构起来的自然,是人们可以理解的自然世界,是人化的自然;二是真实的自然,是模糊、无定形的(amorphous)和未经调和的(unmediated)的能量流(flux),一般脱离或超越人们的理解,是处于文化之外的世界[1]84。
2008年5月12日中午2点28分,我们一行正在四川彭州银厂沟做调研。猛然间,车中的我们被筛豆子般地抛上抛下,无法坐住。从车中出来,立刻被笼罩在一幕灾难大片般的景象之中:周围山体尘雾滚滚,遮天蔽日,房屋瞬间倾塌,人皆站立不稳,头破血流者随处可见。那一刻感受的是自然力量的肆意发泄,以及我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无力。但仅仅数分钟前,这里还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仿若仙境,新人婚纱妙曼,游客老幼怡然,共享“天人合一”,为何在转瞬之间,自然就变了面目(图1、2)?
1 龙门山银厂沟地震前景观
2 龙门山银厂沟地震现场
这次经历令我终身难忘。而最深刻的印象是认识到自然的多变性。前述的两个自然说,或可归为主观与客观、唯心与唯物、感性与理性等西方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范畴,这里无意深究,但我却切身体会到自然超越人的自在性(independent existing)。在自然面前,人有其适应性(adaptive)与选择性(choice-based),人也具备一定管理自然的能力,但的确尚不掌握自然的全部法则。由此,本文思考的是人对自然的文化认知与“真实的自然”究竟有多大不同?而“人化的自然”与“真实的自然”之间的差距,会如何影响不同个人及人群的自然观?进而,这种差异又如何影响我所从事的景观实践?
“多态”(Polymorphism)的概念产生于技术领域,按字面的意思就是“多种状态”,表示接口的多种不同实现方式[2]。作为客体的自然,与作为主体的人,在多个向度上发生连接,因而其关系必定是交叉复杂的,“多态”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实状态(图3)。
3 不同自然观的稳定域图解(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4 经验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5 经验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美国波士顿的翡翠项链公园体系
6 经验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美国芝加哥南部的华盛顿公园
首先,自然是多态的。仍举龙门山为例,这里的陆内推覆构造(nappe tectonics)是世界三大造山类型之一,而其南北长500km、东西宽70km的龙门山断裂带的存在,叠加作用使这里成为地质构造运动的活跃地区,也由此形成了众多壮美、奇异的自然景观,堪称高品质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富集区1)。但这些美景的背后,却是地质运动、生物繁衍、水文循环的生生不息。当长时间的安详被自然过程打破,不宣而至的爆发便使“真实的自然”与“人化的自然”产生了强烈反差。而这样的“多面”自然绝非个案。纵观世界风景幽美之地,大多都与地质、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有关。它们对于人总体是安全的,但一定周期后便显示出其动态、活跃的一面,是人难以预测和预防的。因而自然对人类从来都是“利害并存”[3]134。人需要自然,但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需要人类2)。自然过程的发生不会“顾忌”人的存在。无论是天然发生的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破坏环境而导致的自然灾害,自古至今一直存在。
其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多态的。“真实的自然”的不同面目,或利好与美妙,或暴戾与凶猛,都会在人的脑海中形成映射,产生对自然的不同看法。同时,人也需要自然来满足其多方面需求,从物质、实用、生存层面到精神、心灵、审美层面,因而人对自然的认识会有不同层面的差异。另外,自然观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与哲学基础,在不同群体、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之间也有差异性。
不同个人因其与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的不同,自然观会有差异。而一群人若生活背景经历类似,其自然观会比较相近。而在不同群体间,其自然观也会有差别。因此,环境史研究在考察人的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时,对于种族、职业、收入、地位、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是需要区分的。所谓“三六九等,各各有别”[4]。如帝王将相占据社会优势地位,其对自然的看法多体现为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关联的上层特征。平民百姓,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生活劳作中与自然的联系更为直接、紧密,其自然观更具“简单、实用、朴素、功利”的草根特征。而掌握文化知识的人群,如古代士子、文人,被认为是社会的良心和时代代言人。他(她)们或研究自然规律与社会关系,在“形而下”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为高层治理提供依据,或以诗文之心体化自然,在审美、精神、哲学、思想的“形而上”层面发挥社会启蒙作用。
在不同文化中,自然观也有很大差异。在人类文明的源头,东西方都倾向于把自然看作一个“包含人类自己的有机、有灵的混沌整体”[5]。但之后,西方走向“二元对立”,而东方则延续发展“天人合一”。就中国古代而论,更多是将自然与人类的政治、伦理、文化体系相联系。但此类解释有时会有附会和影射的含义[6]3)。中国古代也会将自然的更始变化与人的情感、审美等相融合,但常陷入一种“人化自然”的想象空间,已与“真实的自然”相去甚远。而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自然保护思想,具有不少朴素科学成分,但基于更现实与强势的政治、经济目的,人类向自然的开拓与攫取古今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7]4)。因此,自古至今不存在不变的自然,也不存在一以贯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人的破坏强度及自然的恢复能力有差异。
7 功能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德国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
不同时代会形成占主导的自然观。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拥趸的规模、地位及影响力。但近现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使对人与自然问题的探讨已趋于分化。如各种以生态(eco-)、绿色(green-)作为前缀的新概念层出不穷。其背后不乏价值观、利益诉求的差异及话语权的争夺,但人人都活在与自然的关系当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理解[8]。因此有学者认为,生态学已走向科学(science)、知识(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哲学(a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living)5)等多元化理解。人们以为“人化自然”只存在于古代,实际上,在当代人的脑海中,自然也常是一幅“主观图景”。“人化自然”仍占据着现实中最广泛群体的思想。而“真实的自然”需借助高级科学技术手段来认知,仍属于科学家群体。相对而言,科学家群体多以“普遍联系”、“利害原则”等理性原则来看待自然,多关注物质客观世界,缺乏思想、舆论、价值观力量。而大众则多持“脆弱”、“永恒”、“反复无常”等主观、感性理解,虽部分正确,但不够完整[3]133(图3)。因此,当代在“人化自然”与“真实自然”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距离。
多态合一的设计
“多态”本是设计的常态,各种风格流派浮浮沉沉。那么,景观学实践(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如何对待和设计自然的?其背后的自然观如何?
8 功能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美国波士顿一处雨水调蓄池
景观学科的特征首先决定了它必定与自然有紧密的关系,包括其学科内容主要关注土地与户外空间的问题,学科对象涉及自然和有生命的材料与空间,如“植物、土壤、水、岩石、微生物、动物及人与社会群体等”,其成果更体现“动态和变化”的特征。科学与艺术的分离一度曾被认为是景观学科分裂的表现。如注重理性、客观分析、强调数据收集、逻辑决策和大尺度研究的生态规划学派,与富于感情、直觉、带神秘色彩、关注主观、经验和审美表现的“艺术家”之间的分化[1]86。实际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除却时代影响及个人喜好,设计师的自然经验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师若拥有直接依靠土地而生活的经验,与土地的直接连结会使之对自然有深入的理解与内化体验。否则设计师更多是从一种外在视角来看自然,较客观、理性,但也少了情感。而更常见的情况是,设计师一经专业训练,长时间会养成一种职业化的固定思维模式,看自然为职业训练所教授的那样。因此总体上,设计师有其专业偏见,但相对又是开放和灵活的,在设计中必然感性、理性兼有。对历史与当代的各种景观实践风格流派及其背后的自然观进行梳理,可以基本划分为3类自然观(表1)。当然,这些实践在当代都是同时存在的,相互之间的区分也非绝对。
9 功能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美国华盛顿一处停车场旁边的雨洪管理景观
相对而言,经验主义自然观出现最早,至今仍具生命力。其模拟自然形式和风格的设计,更多依据设计者的经验与情趣,并非客观实际,并不一定符合健康自然的科学标准。功能主义自然观更多在现代科学和现代主义思潮诞生之后形成,一般体现了自然科学在设计实践领域的应用,一般尊重场地的自然过程与风貌,但缺乏设计的情感与艺术性。表现主义自然观所代表的一类实践,力图在当代环境危机背景下,超越模仿自然形式和纯技术导向的设计,将“人化自然”(经验主义)与“真实自然”(功能主义)融合,将对自然的主观表达与客观研究结合起来,将自然的过程、结构、功能作为景观实践的艺术表现对象,从而形成“多态一体”的设计哲学。
表1:景观实践及其自然观
10 表现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螺旋形防波堤(图片来源:[美]伊丽莎白·巴罗·罗杰斯. 世界景观设计(Ⅰ、Ⅱ)[M]. 韩炳越,曹娟,译.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11 表现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
12.13 表现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美国纽约高线公园
14 表现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麻省理工学院中Stat Center雨水花园
15 表现主义自然观下的景观:波特兰特纳公园中的湿地
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危机化趋势,倒逼人们重新认识自然及人自身。实际上,这一危机本质上是人的自然观、知行观的危机。人们往往更乐意接受自然是美好的信息,却不愿接受令人不悦的“真实”的自然,更不愿纠正自身行为的错误,节制自身的欲望。自然有其规则,人也有自由的意志,二者实际各有其道。人具备一定管理自然的能力,也常以为自己所知所行合情合理,但在“多态”的自然面前,人不应被单一的认识所局限。自然是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和学习对象,人需要在客观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以智慧、灵性与创造力来合理经营自己的生存方式,与自然保持合适的关系,顺服超越力量的存在。景观学实践相对于建筑学等领域,更体现了人作为主体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积极协调的角色,因此设计师的自然观就显得更加重要。设计师需从“知与行”的角度重新认识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向自然学习,并反思自己的设计哲学与设计实践,探索基于真实的自然功能、结构和过程的空间形式与体验表达,进而积极影响和引导大众的自然观。
[1] James Corner. Ecology and landscape as agents of creativi ty. Ecological design and Planning[M]. George E Thompson and Frederick R. Steiner, John Wiley & Sons. 1997.
[2]百度百科. 多态[OL].[2013-12-20]. http://baike. baidu.com/view/126521.htm?noadapt=1.
[3] [英]杰拉尔德·G·马尔滕. 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M]. 顾朝林,袁晓辉,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4] 王利华.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历史[M]. 北京:三联书店,2007.
[5] 鲁枢元. 自然与文人——生态批评学术资源[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6.
[6] 田丰,李旭明. 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7] 赵冈. 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变迁[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8] 刘海龙. 当代多元生态观下的景观实践[J]. 建筑学报,2010(4):90-94.
注释:
1)拥有2处世界遗产、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资源。
2)"People need nature, but nature does not need people", 见Laurie Olin为清华大学景观学系10周年发来的祝贺视频。本文基本认同这一观点。
3)如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指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4)自然多变,如温暖期、寒冷期的交替出现古已出现,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巨大影响。而古人破坏自然的情况亦十分普遍且持续,如中国古代人口激增的几次大的时代拐点均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长期建都的几个区域的山地木材消耗与环境退化有巨大关联,中国森林覆盖率随朝代的锐减,以及围湖造田与水灾频率等的关系。
5)清华大学景观生态学课程课件,Bart Johnson, 2006。
Integrated Polymorphism: the Nature and Design in My Mind
Nature is polymorphic, presenting us with many more faces than we could ever know. We have sought to understand it at every level that we can, creating a great diversity-in human terms-of views about the worlds and natural systems around us. These complex cross connections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make another polymorphism. These day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actices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a wide range of ecological views. Landscape architects are to understand nature from multiple points of view-the subjective, objective and everything in between. In their practices, they should be trying their best to reflect "real nature"-to find modes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function,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of nature. The designs this would produce-dynamic, healthy and harmonious combinations between the human and natural-would create a united polymorphism, natural design.
nature, human being, polymorphism, desig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215)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