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璞 崔伟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 450052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及母婴结局的分析
文璞 崔伟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 45005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及母婴结局。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就诊的60例妊娠期糖尿孕妇作为实验组,选择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并且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分娩方式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中,产妇的妊高征、胎儿窘迫、羊水过多、新生儿低血糖等等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和婴儿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加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孕前、孕期以及产后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产妇中妊娠期糖尿病的并发率也越来越高,妊娠期糖尿病会为母婴带来比较严重的生命健康威胁,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学上的高度重视。为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及母婴结局,该文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就诊的60例妊娠期糖尿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就诊的60例妊娠期糖尿孕妇最为实验组,选择60例正常孕妇作为实验组。并且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分娩方式等情况。实验组产妇中,患者年龄在22~36岁之间,初产妇为30例,经产妇为30例。对照组患者产妇中,患者的年龄在25~40岁之间,初产妇为35例,经产妇为25例。患者在年龄、孕周以及孕次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等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患者在三餐前,护理人员要为其注射普通的胰岛素,并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对胰岛素水平进行及时的调整。等到产妇的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之内时,方可为其注射中效胰岛素。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反复核查患者的血糖水平,以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产妇的妊高征、羊水、早产、胎儿窘迫等情况。可以得知,实验组产妇的并发症状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孕妇各症状比较结果(n=60)
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发病于产妇妊娠期的中晚期,其病因可能是产妇在孕期中晚期,产妇体内的抗胰岛素水平升高,例如:孕酮、皮质醇、盘生乳素等使得产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着其孕期的增加而下降。此外,胎盘还分泌出一种胎盘胰岛素梅,这种酶可以大大加速产妇体内胰岛素的水解与使其失活。为了使妊娠期晚期的产妇维持一个正常的糖代谢水平,就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适量的增加对胰岛素的注射。如果产妇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就很可能在妊娠期引发糖尿病,并且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高征发病率是普通产妇发病率的3~5倍。糖尿病产妇也会因糖尿病而引发广泛的血管病变,使得产妇小血管中的内皮细胞增厚,使得官腔变窄导致产妇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一旦产妇出现了妊高征反应,则产妇的病情就比较难以控制,这对产妇和婴儿均有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有所升高,产妇体内的血糖含量也会增高,过量的糖也会刺激羊膜的分泌增加,使得产妇体内羊水过多,使得产妇的胎膜出现早破,最终致使产妇早产。由该研究可以看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与普通产妇相比,其妊高征、早产、胎膜早破等发生率明显要高。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产妇的血糖会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的体内,使得胎儿处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之下,这就刺激了胎儿体内胰腺细胞的增长,进而产生大量的胰岛素。大量的胰岛素促进了胎儿体内脂肪与蛋白的合成,抑制胎儿体内脂肪的分解,使得胎儿全身出现脂肪凝聚,进而导致巨大胎儿。此外,胎儿体内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促进胎儿肺泡内Ⅱ型细胞表面的活性物质出现合成与释放,导致胎儿肺部成熟延缓,进而使得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等症状。胎儿出现胰岛素血症,也可以使得胎儿体内的组织耗氧量进一步增加,使得胎儿出现宫内缺氧的现象,进而导致患儿出现宫内窘迫,情况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胎儿胎死宫内。此外,产妇在生产之后,新生儿体内的高胰岛素血症仍然没有消失,所以新生儿在出生之后极容易发生低血糖,严重的可能影响到新生儿的生命。
总之,想要做好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规范化与系统化的管理,就需要有效的控制住产妇的血糖水平,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和婴儿并发症的发病概率,进而提高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是产妇和新生儿均恢复正常。此外,还要对产妇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使患者的体重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尽可能的避免产妇在生产时所出现的各项并发症。
[1]高颖.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阴[J].吉林医学,2012,33(6):1133.
[2]张朝霞,粱丽凌.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l (6):47-48.
[3]邱春萍,郑豫.不同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l(7):34-36.
R714
A
1672-4062(2014)06(b)-0037-01
201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