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瑂
中国音乐学院许敬行教授是视唱练耳专业的资深专家,已年近九旬。为庆贺许敬行先生教学60周年的成果,2013年9月8日上午,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在北京京民大厦举办了“许敬行先生教学6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纪委书记倪赛力、副院长宋飞出席研讨会为之祝贺;许先生的同学、同仁、学生中不乏很多年事已高的老人以及专程从海外赶来的得意门生,在此欢聚一堂。
许敬行先生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视唱练耳、乐理学会常务理事;自1953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事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教学长达60年,先后执教于北京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1982年被中央音乐学院评为优秀教师,198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4年再次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主编视唱练耳教程(一至八级)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退休后,许先生依然致力于幼儿与儿童的听觉训练至今,院校内外桃李满天下。
研讨会上,中国音乐学院纪委书记倪赛力教授,作曲系主任、科研处长高佳佳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范建明教授,音乐理论家余玉姿、张鸿懿、张韵璇教授,青年钢琴演奏家王天阳等纷纷发言,从不同角度回顾和赞扬了许教授60多年的教学生涯,表达了大家对许先生的敬重和感恩之情。
痴情音乐 终结硕果
许先生1924年出生在福建一个普通人家,从小对音乐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爱和聪颖。但因家境不富有,许先生高中时只得报考福建国立侨民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家乡做了一名小学教师,业余开始创作歌曲。后来,他因痴恋音乐又报考福建音专,不幸考期已过,只得先转入省立师专教育科。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大哥带回很多欧洲音乐经典唱片,许敬行从中进一步认识了贝多芬、莫扎特,因此他学习音乐的想法更加强烈。1948年,许先生赴北京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课余向一名德籍教授学习音乐,经常早起半小时抢在音乐专业学生前冲到琴房练琴。最终,勤奋不倦的他终于重新考进师大音乐系,尽管又一次回到大一课堂,但从此他终于将自己的爱好发展为毕生大有可为的事业。
建国初,许敬行因成绩优异被通知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55年,他被先后送至上海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苏联专家进修班学习。1957年,他调到北京艺术学院作曲系,六十年代随院校合并转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文革中曾一度并入中央音乐学院),长期教授乐理及视唱练耳课程。
几十年间兢兢业业,许先生不仅授课极其认真负责,每门专业课程无论教材、内容、方法、进度,都精心设计,而且几十年如一日,他都要课前写出系统而正规的备课笔记,课后及时总结教学体会。同时,许先生在施教中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重视通过多声部的视唱与听辨,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独到而有效地从学习之初即为学生建立起立体的听觉概念和反应。因此,许先生课上的教学内容,不仅着眼于用听和唱来学习简单的基础知识,而且将音乐思维纵向与横向结合起来,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使学生们对音乐作品有更加立体的认知,并使他们具有音乐家的素养。
作为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学的元老和学科权威,许先生在教研室主任孙虹的领导下,与教研室同仁一起,在全国音乐专业院校率先建立视唱练耳分级制教学体系,系统而完善地将以前附小、附中、大学多学级重复教授的视唱练耳课程,规范为从儿童初学到大学修毕的一至八级教学内容。这套由许敬行任主编的《视唱练耳教程(一至八级)》教材,从1998年开始编写,历时五年,于2004年出版,2005年荣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自1957年开始,从附小、附中到大学,许先生先后教过四十多个不同专业的班级,为音乐院校里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使学生们提高了自身主修专业水平,其中很多人现已成为国内各音乐院校的学科带头人,如张韵璇、张鸿懿、赵惠敏、赵冬梅、向明、于庆新等等。
老骥伏枥 事业常青
因为在自己子女身上实现了一直以来对儿童尽早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的设想,许敬行成功地培养出一个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儿子许清和作为钢琴演奏家的女儿许红。从1973年至今,许先生利用课余时间,致力于幼儿与儿童的听觉训练。他的学生多是从四五岁开始接受视唱练耳和其他乐器的音乐培养,但未来发展方向并不一定是走音乐专业之路。
许老师在教学中,善于用形象的手势和钢琴键盘,让孩子们迅速掌握音程关系的远近,注重幼儿对固定音高概念的定势,形成在多声部听辨中灵敏的和声感知和准确的音高记忆。他先后培养出千余名少儿学员,仅“81班”的9人中即有7名学员考上音乐院校。不少至今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音乐家,如小提琴家郭昶、孔朝晖、何红英,钢琴家杜泰航、王天阳、谭小棠,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等,都得到过许老师的指导和训练。他的学生许兴艾,五岁时已经能在钢琴一个单音上唱出各类和声的连接中每个和弦的准确音高位置和构成性质,赴美后考入茱莉亚音乐学院主修钢琴,一入学就被通知视唱练耳四级(美国最高级),可以免修。许兴艾当即写信给国内的恩师:“我很高兴,许老师您没有白在我身上花那么多心血!”由于品学俱佳、多才多艺,在艺术上和其他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995年,许兴艾被授予“总统艺术学者奖”,在白宫受到克林顿总统夫妇的亲切接见和颁奖。另一个学生王天阳,自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毕业后便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他儿时起即跟随许先生学习多年,现在面对一部四声部乐谱,能即兴演唱旋律的同时用双手在钢琴上演奏出其他三个声部。除此之外,许多受教于他,而最终没有从事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崭露头角,如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吴晓涵,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数学及经济学双学位的张以诺,英国剑桥大学物理系的丁晨等。许老师在他们幼时打开的艺术知觉的灵敏触角,为他们深入各领域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全面的素质基础。
在学生眼里,许老师教学严谨但言行慈爱如父;在许老师心里,每个学生无论出身、年龄甚至天赋他都一视同仁。有许多学生,从三四岁就开始在许老师班上一直学习到中学毕业;而教学之外,许老师还经常热情地将音符汇聚成一曲曲旋律,投入到歌曲创作中。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研讨会当晚,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隆重举行“许敬行先生教学60周年成果汇报音乐会”,著名歌唱家袁晨野、吴碧霞,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青年钢琴演奏家王天阳、谭小棠,单簧管演奏家范磊,指挥家杨力等纷纷走上舞台,为老师深情献艺。观众席间,许敬行的夫人黄秀贞老师和大家一起,被许先生自己创作的歌曲中那亲切抒情的旋律所打动,又一次在音乐中感受和回忆起许教授倾心育人、专心怡学、行事低调、淡泊名利、平凡而又极富人格魅力的六十年。当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全体教师、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理论作曲教研室以及国内外知名的演奏家和歌唱家,共同站在舞台上为许先生演唱歌曲《最敬爱的人》时,整个音乐会场情绪热烈达到高潮。在感人而温馨的气氛中,许先生手捧鲜花被簇拥着走向舞台中央,一次次谦恭地深情致谢。面对大家的祝福,许先生依然一脸温和与慈爱……
六十一甲子,六十年中穿越出一个与生命同在的音乐人生,许先生勤恳敬业的精神和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情与执着,将感染和激励着所有音乐同仁与后辈以自己的全部才智投入到音乐教育事业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