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先预习后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问有针对性地听课。虽然这各种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其中有不少问题都不能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导致所提的问题肤浅、片面,甚至无效。因此教师如何以多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并提出问题,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展开论述。以期让学生学会质疑。知道如何质疑,根据什么质疑,而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数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问题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充分认识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要彻底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那种老师为了证明自己的教学效果,即使有时候在课程讲解结束后,设计了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象征性地问学生有没有什么疑问,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重大问题已由教师提出并解决了。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认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性地、经常性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生非生而知之者,熟无无惑?”学生在学习巾,当然也有很多疑问,有的同学胆小不敢问,有的同学内向不愿问,有的同学怕提问遭人耻笑。针对这些情况,教师有必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保护学生的提问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灵感。
例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一课,在上课伊始,我结合书上提供的材料,希腊在1955年发行的这一枚纪念邮票,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新课的探究欲望:大家看这张邮票,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其中一位学生说:“中间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4个小方格和3个小方格,斜边长为5个小方格。”另外一位学生接着说:“如果把小方格的面积看做是1,中间的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正好存在32+42 =5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有这样的等量关系呢?”随着最后一个同学的疑问抛出,大家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顺利进入本课的探究阶段。通过把学生引入精心创设的情境中,能很快地让学生发现问题,同学问积极交流讨论,互相大胆提出疑问,培养了学生的提问意识。
三、动手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一般都喜欢在动手探究中体验,毕竟课本知识抽象,有时难于理解接受,而动手探究可以让学生得到直观的结果。因此要想学好数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是最佳的学习途径,老师有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更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学生通过几何画板软件在计算机上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通过“量”的方式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但这会不会仅仅是个例?要得出这一结论还有待验证,学生自己通过拖动顶点随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后再次测量,在多次的观察、猜测、记录中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结论。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四、优化作业设计,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数学作业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通过课后数学作业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所以优化作业设计,对数学课后作业进行弹性和优化创新设计,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充分发展学生刨新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知识、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真正体现数学作业的价值。设计数学作业,常用两种方式:①根据需要,教师在作业中设计几个问题,可以了解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② 口头作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和家长、教师交流。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课前发现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是他们预习时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或是他们听上节课时遗留的问题等等。教师在上课时依据学生的提问,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备课时就不再是凭空设想。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把“提问”当成了身边事,形成了意识。
总之,现代教学提倡师生之间紧密集合,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恰恰应和了这一要求。所以,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正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面面谈》
[2]屈光杰.《浅析如何让学生提问》
作者简介:
王浩林,男,生于1971年2月17日。1992年参加工作,现任本溪市第五中学数学组教研组长,市级骨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