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 ——三和面
文/牛国平
“三和面”是长治郊区、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壶关县百姓最喜欢吃的一种面条,是用白面、豆面、小粉面混合做成的,也称“杂面”。相传古时候长治县五龙山下住着一齐姓人家,老两口有3个儿子都相继成家。四月十九这天是五龙山庙会,婆婆把3个媳妇叫到跟前说:“你们去赶赶会,顺便去庙里上柱香,祈求平安,增丁添口。你们各自拿点面粉,中午我们自己做着吃。”大媳妇送来了白面,二媳妇送来了豆面,三媳妇送来了小粉面。中午,婆婆把3中面粉和在一起擀成薄薄的面皮,折叠起来切成韭菜宽的面条,煮熟后浇上豆芽、豆腐、酸菜卤汁,让老汉越吃越香,问婆婆:“这是什么饭?”老板儿笑着说:“这叫‘三和面,是儿媳妇送来的三种面粉做成的。”老汉高兴地说:“真好吃,儿子听话,媳妇孝顺,全家和睦,以后迎亲侍客就吃三和面吧。”
原料:面粉300克,小粉面150克,豆面50克,清水200克,荤、素卤汁各1份。
制法:1.将面粉、小粉面和豆面共放在一小盆内,先加水打成穗子,再揉和成光滑的硬面团,盖上湿布饧10分钟。
2.将饧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光滑,撒上扑面,先用手按扁,再用擀面杖擀开,用擀面杖卷起,双手托压两端用力来回推拉,直至将面团擀成厚约0.3厘米的大片,撒上一层扑面,折叠成梯子形。
3.用刀将面片切成0.5厘米宽的条,用手抓住一把抖散几下,投入到开水锅中煮熟,捞在碗中,浇上事先做好的卤汁即可食用。
叮咛
1.小粉面即玉米淀粉,使用前应过细箩,以去除粉粒。
2.煮好的三和面一般浇配各种荤素打卤食用。
老北京民俗饮食大观——擀条儿
文/李春芳
这是一种短面条儿,四郊农家常食之物。擀条儿,各种面几乎都能做,它不像面条儿似的有劲,可以拉长。它虽短,却别有风味。这里介绍一下,细箩面加榆皮面的切条儿。细箩面是磨白玉米面过细箩之面,掺入适量的榆皮面儿,白中发红,颜色很好看。用温水和好面之后,擀成薄圆片,再用刀划成长二寸左右之长方形片儿,中间洒薄面,两三张一摞,用刀切成细条,下开水锅煮熟,洒上菜码子,然后浇卤、浇氽子,或浇三合油、穷人乐、炸酱,均能食之。京郊儿歌云:“秃老婆嫁穷汉,平常吃擀条儿,成亲(结婚)吃顿面。”其实擀条儿有许多种,如,荞麦面擀条儿、白面加玉米面擀条儿等。其实,只不过是用面不同罢了。
饮食文化与成语——一蟹不如一蟹
文/徐大晨
《圣宋遗事》中记载:宋代的陶谷出使吴越时,忠懿王设置酒宴招待他,知道陶谷爱吃蟹,“自蝤蛑至彭蚏,凡罗列十余种”。陶谷高兴地说:“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
宋代的《艾子杂说》中记载:一天,艾子在海边行走,看见一只又圆又扁的大蟹。当地人告诉他,这种大蟹叫做“蝤(qiú)蛑(móu)”。过了一会儿,艾子又看见一只蟹,比刚才看见的蝤蛑小一些。当地人告诉他,这种蟹叫做“螃蟹”。过了一会儿,艾子又看见一只蟹,只有一寸来长。当地人告诉他,这种小蟹叫做“彭蚏 (yuè)”。艾子感叹道:“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就是这样产生的,用来比喻一个比一个低劣。《中国十皇帝·一个寒人的发家史》中就使用了这一成语:“第三代已经如此,往下就更一蟹不如一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