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的“沉默螺旋”现象

2014-02-17 00:34李函擎
记者摇篮 2014年2期
关键词:螺旋意见现象

李函擎

“沉默螺旋”的概念最早由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诺依曼以人类具有被孤立的恐惧为基础,指出舆论对个人所具有的社会控制作用。“沉默螺旋”意味着人们一直在观察他们周围的世界,当人们表达自己观点时,如果获得更多支持,变得有说服力,他们就会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再那么小心翼翼。而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观点被众人所丢弃,他们就会保持沉默。这样一来,一方意见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然而当网络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成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主体,很多人认为网络的特性足以打破“沉默螺旋”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持反对意见的受众不需要再害怕被孤立,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沉默螺旋”模式在网络中逐渐消解。

笔者认为,如果从狭隘意义上去理解诺依曼的“沉默螺旋”理论,它产生的最根本依据确实是压力。而网络传播因为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导致个人对网络传播中的“意见环境”的感知及其带来的压力相比于现实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中带来的压力自然会小一些。但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当“沉默螺旋”现象放到特定的网络中去研究时,是不是所有的沉默现象都是来自压力?有没有不是由于压力而产生的沉默?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判断沉默的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判断?是由于态度上的不一致我们选择沉默,还是由于判断上的不自信导致我们沉默。

态度上的沉默即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由于压力导致“沉默螺旋”现象的产生。但在网络交流中,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传递信息的权威性相比,我们经常会质疑自己判断所依据的事实究竟是否真实存在。我们可以反对传统媒体所发表的观点,但我们无法质疑它们报道的事实。而由于网络中充斥大量的虚假信息,需要我们在网络交流中不断地思考,判断再判断,随着跟帖数量的增多,事实呈现出与我们原有认知不同的面貌,结果导致我们不是由于压力沉默,而是我们的判断逐渐站在了少数人的队伍中,或者当我们发现多数人的判断更符合事实,于是放弃了原来的判断,加入到多数人的阵营,使得多数人的意见更加强大,从而让真相浮出水面。因此,即使在网络传播中我们对意见环境所感知的压力减小,但由于调整判断所产生新的“沉默螺旋”现象依然在继续。

除此之外,“沉默螺旋”现象在网络传播中还有另一种可能,即沉默的是表达还是沉默的是意见。在网络传播中,我们正常表达的意见经常会被网络水军的声音所湮没,网络水军就好比现实生活中的托儿,大多是花钱雇来发表声音的,他们未必了解事情的始末但还是在网络中大量发表一种声音,表现为对某一事件的积极响应或严厉打击。他们所发表的言论虽然不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实质性意见,但发出声音的强大,也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影响力。这样频繁发帖只有声势却不产生意见量,和数量上占少数却生产强势意见量的双方,形成了新的螺旋博弈。

通过上面的分析,在网络传播中,我们不排除沉默螺旋产生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沉默螺旋”现象并没有也不会消失。网络传播中不存在所谓的“反沉默螺旋”现象,但会出现双螺旋的博弈,这就涉及到“沉默螺旋”表现形式的复杂性问题。当我们从多个角度重新理解网络传播中的“沉默螺旋”现象时,可以发现这种“沉默螺旋”是在不断调整变化的,有压力的调整,有判断的调整,有评价的调整,还有意见声音和零值声音之间关系的调整。它有时表现为单一型存在模式,有时又表现为复合型的存在模式。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网络传播中的“沉默螺旋”现象,而不是仅仅从传统理论上去理解,我们便打破了固有思维的局限性,网络传播中这种扩大化的“沉默螺旋”模式便显而易见了。同时,“沉默螺旋”机制并不是孤立在网络中存在的,它与我们现实中的舆论机制发生着复杂的互动。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往往会出现社会表层心理和深层心理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已经在网络上有所体现,比如流言的泛滥与不同价值观的传播。在这种现实的集权体制与网络空间中的相对自由体制下,沉默螺旋如何在两个场域中发生作用,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新命题。当一个全新的媒介走入我们生活时,我们必须对原有的命题有一个全新的思考和认识过程,才能全面客观地去判断这一媒介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全新变化。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螺旋意见现象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螺旋变变变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