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新闻工作的鲜活源泉

2014-02-17 00:05张小蓬王德义
记者摇篮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工作者

张小蓬+王德义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这是刘云山同志在总结“走基层”活动时给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启示。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动新闻工作者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时期新闻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走进基层,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牢固树立群众路线的观点,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从延安窑洞里的广播电台,到西柏坡民居中的报纸编辑部,再到深入工厂农村的大批通讯员队伍,一代又一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采写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播发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新闻报道。这些优秀的新闻报道对宣传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总结基层先进工作经验,歌颂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反映基层群众的创新精神和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党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党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只有永远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满腔热情地宣传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形成鼓舞人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

基层实践是新闻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新闻工作如果脱离了基层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采写的新闻就会干瘪枯燥、呆板无味。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抓到活鱼”,才能发现大量有价值、有进步意义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具有广泛影响、群众喜爱的新闻佳作。

中宣部等五部门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首都新闻战线率先响应,深入实践。《北京日报》头版推出的“记者在基层”专栏的选稿标准规定:选题不典型不行,稿件不生动不行,现场感不强不行,采写没有细节不行,稿件没有感情不行。这“五个不行”紧扣群众观点,深入基层采访,“一头汗两脚泥”转变作风,用“家常话”的清新朴实改进文风。稿件字里行间都凝结着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努力,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以此为契机,网站编辑管理人员、理论界、文艺界都走出工作间,到生产生活一线去,倾听群众心声,学习群众语言,从基层汲取创作养分。

深入基层才能把握基本国情。国情在哪里?它不在文件里,不在讲话里,只在普通群众那里。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的观点意见是真正的国情,是党的方针政策制定的有效参与力量。新闻记者经常到群众中间走走,经常到基层一线采访,虽然个人感受到的是小范围情况,但这样的信息多了,就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真实情况。

深入基层才能增强服务能力。

新闻媒体承载着信息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能,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触角,是人民心愿呼声的传音筒。新闻记者把坐标定在基层,听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声音,汇聚最大范围人民群众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作用。

脱离群众的危险在新闻宣传领域也是存在的。

有的新闻记者,习惯于眼睛盯着“上面”,忽视人民群众这一新闻报道的最大主角,工作游离于群众之外,说话凌驾于群众之上,这样采写的新闻报道难免空洞乏味,不仅群众不满意,“上面”也不会喜欢。还有的新闻记者以新、奇、快、浅为追求目标,忽略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显著性,使基层民生新闻只见个体不见群体、只见现象不见本质。见到弱势群体只会哀其不幸,而将不幸的责任一味推给社会,将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偶然事件张扬成了必然事实,片面地理解群众路线的观点,偏离了主流方向。

只有经常走进基层,把基层意识、群众观点真正融入血液中,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确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职业坐标,才能避免犯脱离群众的错误。坚持在思想上做到心系群众,在工作上做到“靠双脚跑新闻”,在文风上做到用群众语言说话,才能拉近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赞扬,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盖州市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工作者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