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芙
或许,现在的年轻一代中,对于如意这样一把小玩意儿,大部分人既无太多认知,也无甚特殊的感情。真要问起来,多半也是停留在好看、装饰、讨个好彩头的理解层面上罢了。如意能做什么用?倘若把这样一个问题放到“奇葩”辈出的微博上,相信得到譬如“拿来砸核桃”这样的回答也不是不可能。
尽管我们现在还常常将“事事如意”、“顺心如意”这样的吉利话挂在嘴边,但不得不承认,带有具象的器物——如意早已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视线。除了去博物馆,我们更多地只能是从书籍、影视剧中寻找它的身影,比如前段时间那些播得火热的“宫斗剧”,其中或许就会有皇上赏赐宠妃、功臣如意一把的镜头;而在众多“80后”、“90后”的心中,对如意的印象往往离不开动画片《葫芦娃》中蛇精手上的那一件神器。
这些支离片段的认识,使得我们很难想像古人会用它来干嘛,也不知道它的文化地位究竟有多高,甚至,连为什么叫“如意”,同样不得而知。
那么,如果有人告诉你,古时人们对于如意的喜爱、追捧,不亚于现代人对奢侈品的迷恋;现代人觉得拿着一个名牌包去参加派对是身份象征,而同样的场景穿越回几百年前,包包变成如意才够对味……此刻,会不会觉得自己小瞧了这一传统的小玩意儿?
与很多中国的“老传统”一样,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如意被岁月慢慢磨平了它在人们脑海和生活中的烙印。其实,假使有心,从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以及实物中,它曾经的风极一时、备受推崇甚至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逐渐能够寻得踪迹。
我们常用柴米油盐来比喻日常生活。而如意,则是当年人们、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上的必需品,歌之咏之者,自古以来比比皆是。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这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悼正弘禅师》,借用我们现在一句流行语“亮点总在最后”来看,竹如意确实成为了点睛之笔,将怀念之情再推一层新的境界,非常值得回味。
古代的文人墨客普遍比今人洒脱,偏爱归隐。柴门闻犬吠的生活是否清苦笔者不敢妄下定论,但在他们看来,却有不与世俗同流的高洁,比如“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如意在此是一种情怀、心态的折射。
也许你会觉得上面这些例子都太“阳春白雪”了,接下来还是回到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也是如意实物最为常见的一段时期。随手查到的几个例子,就能为我们体会到如意在当时的时尚度带来进一步的感知。
先说乾隆皇帝,这是研究学者公认的对于如意非常痴迷的一位。在描述马戛尔尼当时率团来中国的相关书籍中曾写道,当英国使团刚刚出发时,乾隆皇帝就已经做好了隆重接待的准备。因为这是首个来到中国的使团。据清宫档案记载,排在第一次给英国人的见面礼单首位的,就是“特赐国王玉如意一”。从有料可查的记录中笔者注意到,虽然后来朝廷对英国使团又有多次赏赐,但玉如意似乎只有这一把,由此可见其地位。
另外一例则是皇帝大婚,比如光绪在选妃的时候,就事前准备了玉如意一柄,绣花荷包两对,谁收到玉如意即是皇后,收到荷包者为嫔妃。可见,如意在此是地位独一无二的象征。
据说,明清时期,如意作为礼物非常流行。而各种进贡物品中,如意往往居于首位。如雍正十三年,广东官员就一口气进贡了万寿蜜蜡如意、珊瑚万福如意、奇南如意……真是难为他们四处搜罗了。
在信息不如现今发达的彼时,上层流行什么,传到民间也很容易引发效仿,何况“如意”,皇宫贵族、平民百姓,各有所求,各如各意,从这一点上看,祈福之心,仿佛又没有什么阶级限制。只不过,用不起金玉,银质、铁质甚至普通的竹木也是好的,取其意最重要。所以在民间,当时如意也是送礼佳品。就说传统婚礼上,新郎用来挑开新娘盖头的叫“如意秤”,应该是取称心如意之意。聘礼或嫁妆中,如果新郎家送给新娘家一根如意,表示祝福他们美好如意;一幅画着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骑在象背上的图案,表示“吉祥如意”……此外,祝寿之时,人们也会常拿如意送给老人,表示多福多寿。
可见,能够被人们如此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如意,并非是个简单的“物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