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密码/养生的自由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14-02-14 06:31
养生保健指南 2014年2期
关键词:养生学老子境界

守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密码

文/鲁湾

中国传统养生和中医都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因此,不懂中国哲学就不能揭示中国传统养生的精髓和奥秘。“守中”既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认知,也是中国养生学的最高概括。

宋代养生家周守中说: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元代养生家邹铉在《寿亲养老新书》中也提出“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守中”被历代养生家推崇备至,认为这是中国养生文化的精髓。因此,要弄懂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核心必须弄懂什么是“守中”。

“守中”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籍《老子》中。《老子》在谈到“守中”时是这样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 (闻)数穷,不如(若)守中。”两千多年来文人墨客多有不同的解读,大多数解读使人越看越糊涂。其中主要是对“中”的解释不同。如王纯甫注释“中”:“虚也,无也,不可言且名者也。”《性命圭旨》认为:“何谓守中?曰勤守中,莫放逸,外不入,内不出,还本源,万事毕。”东汉高诱在《战国策注》里认为“中,心也”。《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看似南辕北辙的解读,实质上是对一个事物的从不同角度的诠释,如同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中”是事物的一种最佳形态,也是本质形态或称为自然形态。这种形态也被道家称为“虚静”。至于“中,心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等,只是一种引申。有的道家认为“中”是指“人中”或“丹田”等,只是把哲学的概念等同于“内丹学”里的“小概念”而已。

明白了“中”的意思,再回过头来说养生学的“守中”。“守”就是保守、维持。“守中”就是维持“中”的状态。所以“守中”体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人的身体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到现在这个样子是一种自然的客观的状态,形成自己的生命运行规律。任何主观的养生方法都不能干扰这个自然的状态,不能违背生命运行的规律。这就是“守中”,也是老子说的“无为”。

“守中”的思想统摄指导一切养生理论和方法。不懂得“守中”,就不懂得中国的养生文化。

养生的自由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鲁湾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讲的是学习知识,其实学习养生也是如此。养生养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说明养生已经进入一种自由境界。

养生者中有一种人认为养生就是“从心所欲”,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莫为自己圈定“雷池”,认为这种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大法。甚至,有个英国科学家戴维·沃伯顿教授通过对大脑中“快感中心”的研究,发现过于勉强自己,会使人感到内疚和不安,从而剥夺人们享受简单快乐的权利,对人是有害的。它可以使人处于抑郁消沉的精神状态,甚至生病。

这种说法似乎和孔子说的相矛盾。如果往深层想想,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孔子这句话的眼是“心”。前面从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说到七十岁,才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心”经过几十年的历练才“不逾矩”。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到七十岁才能“不逾矩”?未必,七十可以看成是一个“虚数”。总之,要修炼到“从心所欲”时而“不逾矩”,算是圆满了。用现代心理学家的话说,就是你的那些养生方法已经变成自己生活的有机部分,看似随意的生活,却都符合自己的养生需要,符合养生的规律,而不会使自己感到“内疚”和“不安”。

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养生先养心”、“养外不如养内”,现代养生也承认心理养生的重要。古代“心”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心之官则思”,说明“心”是思维的器官。“心”是人体的统领,养生首先“统领”要养好,其他器官才能养好。统领养好了,人才会“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心”还没养好就过早地随心所欲,不遵守养生底线,只会戕害自己的身体,最后闹个“天诛地灭”。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生学老子境界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古诗中的养生学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智者老子
“人师”的境界
曲黎敏:爱情和婚姻里的“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