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娜,陈慧敏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安徽芜湖 241003)
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及信仰重塑
曹玉娜,陈慧敏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安徽芜湖 241003)
对492名当代大学生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信仰普遍缺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心理认可度。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信仰重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信仰重塑的若干途径: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等相结合,坚持多样化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达到信仰重塑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信仰;调查;重塑;途径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富裕的物质生活,丰富的精神生活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手机、电脑对他们来说不再是奢侈品,他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些电子产品所带来的便捷。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主体意识强烈,尊重自我,开放包容,接受新思想快,尤其是对西方的一些概念化的“民主”与“自由”高度认可。
在当今伸手即可触“网”的便利条件下,大学生习惯于借助网络与外界交流沟通,习惯于网上快捷的生活和符号化的网络语言,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仁爱”“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而不同”的准则,“士志于道”的追求等仅仅停留在中学课堂上为应试而被迫记下的“教条”,生活中这些的东西似乎因太“古典”而渐行渐远。
物质环境的变化、传统文化的远离使我们在思索:当代90后大学生有着什么样的信仰?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吗?若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教育,他们愿意接受吗?带着一系列问题,近期我们开展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问卷调查,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并着重掌握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可程度,从而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信仰重塑中的价值与实现途径。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了安徽师范大学和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的600名本专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涉及到工、文、理、管理等不同学科以及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调查题目为封闭式问题30个,调查内容涉及到当前大学生信仰、爱国、传统文化、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并委托专人进行调查。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本专科各300份,专科回收238份,回收率79%,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99%;本科回收270份,回收率90%,有效问卷256份,有效率95%;本专科回收有效问卷合计492份,其中女生228人,男生264人,文科257人,理工科235人,来自城镇122人,来自农村370人。问卷在两所院校每个院系采用随机发放形式,且回收率较高,所以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与传统文化调查结果见表1(本专科分开统计)。
表1 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频数显示
表1数据表明:在关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一题时选择“有信仰”专科占32.2%,本科占17.6%,而“信仰缺失”项在两个样本中都占最大比例,若将“信仰缺失”与“无信仰”两项相加本科和专科分别占到75.3%和62.3%,分别占到一半以上;关于信仰倾向一题,无论本科还是专科生“精神追求”均到一半以上;关于“四大名著”项,“都没有看过”的本专科各占3.2%和3.0%,“没看也没打算看”各占2.8%和6.4%。而“都看过”各占28.7%和7%,“部分看过”各占57.0%和55.3%,如后两项相加则达到85.7%和62.3%。对“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信仰形成中地位”项,本专科趋同,选“有推动作用”的分别占78.9%和75.5%,体现出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同。而认为二者之间没什么关系的只分别占6.1%和3.9%;选“不了解”的分别占13.8%和18.5%,可见教育的空间还很大。在“儒家仁义礼知信来教育人民,恢复传统价值体系有无必要”项中,真正选“没必要”的只有12.0%和6.9%,而选“能提高国民道德素质”的各占47.8%和51.1%,选“能部分起作用”的分别占39.4%和40.3%。如后两项相加,则本专科分别达到87.2%和91.4%。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选项中,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也分别达到34.5%和27.5%。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存在,接着对有信仰的同学关于“信仰对象”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半数以上学生信仰倾向于精神追求,物质至上仅占9%左右,从这里可以看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对重塑信仰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有51%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说明对中国传统文化是认可的,只不过这种认可只限于理论和心理上而已〔1〕。从这里可以得出: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信仰重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原因有3点。
第一,当代大学生信仰普遍缺失,重塑具有急迫性、现实性。
第二,当代大学生从幼儿教育起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思想,他们从课本上既接触过孔孟的儒家思想,也经历过唐诗宋词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所接触和了解。
第三,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是认同的。只是在当今“重科技,轻人文”这样一个现实思想误区的影响下,渐渐地淡忘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前沿和时尚。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信仰重塑中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其表现形态有哲学、伦理、文学等,其流派主要是儒、道、佛三家。这些文化形态与流派,尤其是儒、佛所论及的内容可以归结为关于“人”的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者,对于人生价值的内涵、类型、层次、标准等问题,都有充分的论述,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五千余年历史的文化沉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社会许多问题的正确解决除了要靠深入改革、加强立法外,道德调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应该弘扬传统道德中的“和为贵”的原则,以调节和削弱竞争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紧张;弘扬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尊重群体的观念,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的思想和精髓如重伦理、倡道德、重和谐、重人文修养等思想都是很值得当代大学生去学习的。
(二)大学生信仰重塑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达到信仰重塑,不是靠更多课时的课堂教育就能解决的,除了课堂教育,还需要与课下教育、网上教育结合,提倡采用“说教灌输式”“寓教于乐式”“渗透式”“熏陶式”等多样化方式。
1.以扩大相关课程的受教育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基本途径
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借助于课堂教育,而目前大部分大学开设的《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儒家思想、道家文化等类似课程仅限于文科学生或文科院校。对理工科学生没有作必修课的强制要求,导致理工科学生在价值观教育,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这一块严重空缺,实际上理工科学生更缺乏相关知识的教育。当下许多理工科的学生不思考人生观、价值观之类的哲学问题,转而信仰科技理性和科技进步〔2〕,他们的哲学世界一片空白,这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大学扩大相关课程的受教育面,将此类课程设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决条件。
仅仅开设了课程还远远不够,一些学生仅为了拿到学分而选课,加之该类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它既没有核心课的重要性,也没有专业课的实用性。“混”课、“逃”课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对此类课程并没有深入学习,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大学生进行信仰重塑根本无从谈起。这就为任课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使课堂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拨动着学生内心的弦律,让学生有所“震动”,让传统的东西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对心灵的洗涤,对价值取向的指引作用,从而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在大学校园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
2.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为根本切入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历来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但由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过多采用纯理论灌输方式〔3〕,一直以来该类课程不被大学生重视。加强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学生乐于学、喜欢听,真正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指引作用。
3.举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讲座、道德讲堂等多形式的课外教育活动
因课堂教育常常受课时、教材内容等所限,为了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要考虑定期举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讲座、道德讲堂等活动。可聘请相关名师、专家等就某个话题,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个社会热点等进行专题讲解。如对当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件进行剖析,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提升自己很简单——榜样就在“身边”;也可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如“小悦悦事件”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角度对此类社会热议话题以正面的宣扬和解读,使大学生的信仰方向更加坚定,不会受到社会上一时的“拜金主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不良思想所左右,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实社会接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应对社会的能力。如果说课堂教育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那么开办讲座、道德进堂等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对课堂教育的有益的补充,从而建立课上课下相衔接的体系化教育模式。
4.开展多种形式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教育思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剧增,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博士跳楼等事件屡屡发生,我们在对这些高学历人才的逝去感到婉惜的同时,不得不深思其深层原因,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当代大学生确实“压力山大”,特别是就业的压力使他们喘不过气来,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减负和心理疏导,适当的“降压”,悲剧或许能避免。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自然恬淡的思想正是大学生降压的一剂良药。道家思想具有独任清虚,超迈脱俗,追求返朴归真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4〕。道的哲思,暗示了人活着应当保持恬淡平和状态,这种状态既指心理上的虚静,生理上的安详及生活方式上的朴素,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在简单中寻求快乐与满足〔5〕。这正是处在奋斗中的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抱一颗平常心,享受简单的快乐,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才可能将来有所作为。
5.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网络上的宣传力度
如果将以上教育方式称做传统教育的话,那么在当今网络如此普及应用的时代,借助于网络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也是对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
当代大学生已习惯于通过网络了解社会,发微信、聊QQ、到校园论坛灌水,到微博上收发信息等,让学生所“去”之处都渗透着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气息,让高尚的风气传遍网络,使网络得以“净”化,让大学生在真、善、美的网络环境里学习、生活,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教育和渗透。
其次,还要借助于校园网,在校园网上开通“校园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等专题网站,在其中设“中国传统文化解读”等类似版块,让他们在其中慢慢地阅读和品尝;还可在校园论坛上开通专题版块,让学子们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让每个学生通过校园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永存。而借助于网络的力量进行宣传和渗透,也是当前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更易于接受。
基于上述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信仰重塑中的途径加以归纳,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信仰重塑的途径模式图
对上图分析: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贯彻多样化形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相结合进行。在采用传统教育模式时,除了课堂讲授外,可开展相关的讲座、主题班会、参观活动、辩论赛、知识竞答、经典诗词诵读、社团活动、文艺汇演、志愿者活动等多样化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在争辩中觉悟,在诵读中感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借助于网络途径可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在校园网上开通专题版块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上教育方式。
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文化精神及其价值对大学生信仰重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仰普遍缺失的现代社会里,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信仰重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共同关注、形成共识,并将其作为一个长期工程长抓不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仰重塑的途径会更加多样化和合理化。
〔1〕陈慧敏.缺失与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信仰重建中的价值与实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2):116-121.
〔2〕杜敏.理工科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J〕.社科纵横,2010(4):157-159.
〔3〕蔡小婷.从大学生信仰缺失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1):149-150.
〔4〕井婷.钟思嘉传统文化与信仰追求: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质性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19(3):38-40.
〔5〕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6.
(责任编辑 杨斯斐)
Surve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and Remodeling Approaches
CAO Yuna,CHEN Huimin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u,Anhui 241003,China)
Questionnaires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re randomly given out to 492 stud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lief loss was comm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but the valu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psychologically recognized.The paper drew a conclusion that it is necessary and possible to remodel college students'beliefs throug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The paper showed that the diverse forms including network and off-network education,combining with infusion and penetration education,are some approaches to belief remodel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belief;survey;remodeling;approach
G711
A
1672-2345(2014)01-0092-05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1.021
安徽省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AHSK11-12D355);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级立项项目资助(wzyrw201302)
2013-04-18
2013-08-26
曹玉娜,讲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