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粉
(台州学院 外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浅谈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陈艳粉
(台州学院 外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明确职业定位的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翻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课程设置要自成体系,突出专业性;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性;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合理;实习训练力度进一步加大。这种从实际出发多角度构建的培养模式,可以为翻译教学与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本科;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翻译人才可以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研究型翻译人才,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获得语言或翻译研究能力,毕业后从事与研究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54。而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获得翻译能力,毕业后直接进入就业市场”[1]54,这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两类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着不同的发展轨道。
当前高校本科翻译教学中,传统教育理念支配下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尚未明显改观,教学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学翻译轻应用翻译,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更适合做研究性工作,就业时往往因为能力不济而处境尴尬。目前,国内应用型翻译人才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翻译硕士(MTI),而专业翻译硕士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只有着力培养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才能既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又为翻译硕士的培养储备资源。
本科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当如何定位,培养模式该怎样优化与完善,都需要深入探讨。本文拟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实习训练等方面对如何培养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提出具体建议和可行性的操作办法。
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主要由本科院校培养,对应的是岗位群或职业群或某个行业[2]。大多数学生完成本科教育后,要直接走向市场就业。因此,市场的需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某种程度上也影响或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要使毕业生符合市场的需求,就意味着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职业化的培养目标。就翻译而言,应用翻译“有别于传递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几乎包括除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等各个方面,包括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法律翻译、新闻翻译、广告翻译和旅游翻译等”[3]。应用型翻译人才指的是能够将英语知识和翻译技能应用于翻译实践,并从事不同行业实用翻译实践的专业人才[4]。也就是说,本科翻译人才进入职场后,能适应岗位需要,“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5]为达到这一职业化的培养目标,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当从一开始就确立清晰的职业定位,并围绕主要就业方向开展课程学习。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翻译教学仍多沿用以文学翻译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与实践和专业知识
相脱节,往往是此有彼无或此消彼长,呈不同步状态;各个学科之间壁垒重重,跨学科跨学院的课程设置(公共课程除外)微乎其微,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往往是单条腿走路,需要在行业中去花大力气补足自己专业上的短板,所以学生毕业后在较长时间内难以熟悉业务并胜任翻译工作。
如果本科生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具备基本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和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样就能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而宽广的基础,避免将来在职场上出现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两张皮”现象,缩短工作适应期,减少培训成本。能将翻译理论、技能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人才,具备用两条腿走路的能力,在翻译行业中不会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而感到力不从心。因此,除了掌握一门外语和具备翻译能力之外,还要学习一门专业课程,因为该课程知识的储备就意味着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鉴于此,本科生在大学三年级时可以考虑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除了语言类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之外,还有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其它如商务礼仪、外贸、法律、新闻、旅游、经贸、金融等一门主干课程,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还可打破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藩篱。
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实质上是培养一种翻译职业能力,这种能力要求从事该领域的人员具备翻译职业化的特点,即翻译职业素养,翻译职业行为规范和翻译职业化技能。因此,审时度势、因材施教,按照翻译行业的要求量体裁衣似地培养翻译人才就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充分考虑了市场的需求,并融入翻译职场必备的元素,我们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市场迫切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合理化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在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中,课程设置应该凸显出翻译的职业特色,有所侧重。针对学生毕业后的翻译领域定位,课程设置可以涵盖语言文化基础课、翻译理论与技巧、相关专业知识课和职业翻译选修课或讲座四个模块。
(一)语言文化基础课
语言技能是从事翻译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外语和母语至少两种语言的熟练运用能力。听、说、读、写是任何一种语言学习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语言基础课程的设置必不可少。这些课程应包括精读、听力、口语会话、阅读、写作、大学语文、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等,开设这些课程旨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掌握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熟悉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对语言结构形成一种科学、系统、理性的认识,为翻译实践奠定基础。
(二)翻译课程
翻译课程可以区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必修课程,如翻译学概论、翻译理论选读、翻译实践与技巧、同声传译、口译、机辅翻译、翻译研究方法等;二是选修课程,包括旅游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金融翻译、科技翻译、会议翻译、学术翻译等专门用途的翻译课程,或开设一些翻译批评与鉴赏、翻译简史、语言与翻译、翻译校对与改错等与翻译相关的基础性课程。前者侧重于培养翻译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后者则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翻译的认知、提高翻译修养、拓宽视野和就业方向,有利于某一领域知识能力的深化。
(三)专业知识课
这一模块课程的开设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外语或翻译学院针对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兴趣爱好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如法律、旅游、外贸、金融、建筑、机械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应不同于该课程的专业要求,仅是让学生对该专业形成初步的认识,熟悉其基本概念和术语,了解基本的或常用的理论知识。学生可按照要求完成其中一门或若干课程的选修或必修学分。
第二种类型是外语或翻译学院自身不开设专业课程,而是把学生分散到其它各个学院,随其专业学生旁听课程,只要能完成一定的学分或完成必修的课程即可。这样整个院校可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而学生则可以克服未来从事翻译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交叉知识的不足,而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是翻译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和职业发展的瓶颈。
第三种类型是在各个学院开设翻译课程或设立试点,只针对本专业的学生,但可以提高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如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或取得其它类似的证明语言能力的证书等。其特点是教学目的明确、专业性突出,这样可以打破以往翻译教学只在外语学院或翻译学院开课的传统,同时拓宽非外语类学生的择业范围。
(四)职业翻译选修课或讲座
开设这类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职业
道德,熟悉翻译行业领域内的具体操作规程,增强翻译人才应具备的实践能力。这种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如翻译项目管理、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翻译情报学、传播与翻译、口译与笔译职业素养、翻译职业趋向和规范等等。这种课程可以采用选修或讲座的形式开展,建立翻译模拟工作室,把翻译工作的真实场景引入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熟悉今后工作中的角色;或利用社会资源,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机会。
这四个模块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设置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入手培养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翻译学研究者和指导教师应不断增强学科意识和理论意识,以战略眼光来关注和发展翻译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加强与“文化强国”关联比较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跨学科整合研究[6]。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中更加注重实践,因此教师不单单要传授知识,还要有实践能力,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驾轻就熟,穿梭自如。这就要求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从单一身份向多重角色转化,形成一个比例恰当、布局合理的梯队。
要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师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角色转换。从知识框架上看,“单一教学型”的老师应积极向“复合型教师”转变,提倡“双师型”和“产学研”多能手,理论知识、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三者融会贯通;从业的范围应当有所变化,教师要走出象牙塔,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到企业挂职锻炼,依托企业参加项目共同研发,在校企合作中承担沟通角色等;从教学范畴上看,传统的“教学-研究-教学”模式要有所突破,扩展成“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的模式,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课程设置上,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单一课程的讲授工作,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相关专业研究方向下,承担两至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师是“专业与学术并行、知识与技能合一”[7],他们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践入门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只有教师转换角色,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增强实践能力,教学相长,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有所作为。
合理的师资队伍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同时还要考虑到该专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因此,有必要按照师生比例设定教师人数,年龄上可以考虑老中青结合,职称上教授、副教授、讲师各占一定的比例;与此同时,预留一定的机动比例,外聘翻译行业人员或其它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针对不同的课程设置,参照学时数协调好各种课程之间老师的分配比例;针对学生既修翻译课程又兼顾专业方向课程这种课业繁重的情况,可以实施“翻译+专业”“双导师”制。这种“双导师制”配置的最佳比例是“一对一”,即每一个学生可以得到两个导师的指导,具体一个老师指导几个学生,可以依据人数比例区别对待。由此构成的教师梯队可以确保师资队伍既富有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既有利于翻译专业的传承与发扬,又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元素,从而使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能够与市场的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传统的研究型翻译教学体现在“教学内容以语言对比和评论他人的翻译为主、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口笔译实践为主线、以翻译项目为内容的教学新模式”[8]。要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应该对传统的研究型翻译教学方法保留其精华,同时拓展其它有效途径,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实践训练。
应用型翻译人才要缩短适应期迅速熟悉职场,就离不开实践的千锤百炼,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从起始阶段就融入实践。实践的途径之一是“实战”。教师在实战中教,学生在实战中学。“实战式”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吸收并综合了其它现行教学法的精华,通过任务的确定、设计和实施,带领学生在实战中理解、内化、总结、提高,逐步接触现实,培养翻译综合能力[1]54。这种任务驱动模式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定位于模拟职场,经过几年有的放矢的训练,毕业时学生的实战经历已经转化为一种职业素养。
实践的另一条途径是“团队合作”。职场上的许多翻译工作都不可能是某个人独自完成的,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于个人的成长是一种促进。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
角色意识是翻译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分组活动”的方法,把学生归属到某个团队,每个翻译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有效开展分工合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在实践中有所体现,这能大大缩短学生走向翻译职场后的适应期,也能让学生从同伴身上得到切身体会的感悟。
“翻译项目进课堂”也不失为一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办法。在校企合作或翻译项目合作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把企业的翻译项目分派给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去完成,学生在完成初稿后,展示翻译过程,剖析翻译心理,展开自我评价;然后由教师组织,围绕该翻译内容展开讨论、分析、斟酌对比,引入他者评价机制,最终完成定稿。这种教学模式直接把学生引入到了一个真实的翻译语境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鉴赏评判能力;学生的翻译活动同时又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有效地和教学融为一体;经过对比、修改、润色的翻译成果是学生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它要求教师提供项目资源,具有组织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翻译造诣。
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翻译人才,实习训练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必不可少,如何做好实习训练是长期以来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就不能“一刀切”,而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他们在实践中有所收获,从而达到从“知”到“行”能力上的一种升华。
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有助于学生了解翻译运作模式的同时,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然后将实践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再反馈到教学中,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建立实习基地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派下去,学校和基地双方应该建立起相应的一整套完整的评价机制[9]85,这样有利于监督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训工作。实践基地应依据地方特色,可以涵盖企业、培训机构、翻译服务机构、中介公司、事业单位等各种与翻译活动相关的部门。
今后翻译的发展方向是以翻译服务为主体,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实现软件和网页的本地化、实现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10]。因此,在未来翻译人才的培养中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CAT软件应用、翻译应用程序、机器辅助翻译软件等一系列的翻译必备工具都需要依托实验室才能得以完成[9]85-86。在实验室的建设中,纳入企业的真实语料,建立小型的语料库,营造翻译环境,有助于学生在模拟训练中加深对现实情境的了解,翻译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专业化,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可操作性和监控指导。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翻译资格的考试,如上海外语证书考试、全国外语翻译测试考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考试本身就需要学生有大量的实践练习,这也可视为一种实习训练;鼓励学生到各类企业或临时性的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展览会等做辅助性的或志愿者服务工作,参与短暂性的工作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动力和方向性;学校可以和某些翻译单位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把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交由学生团队完成;提倡学生进行一些本土化的服务工作,从地方性对外宣传资料的准备到政府网站的一些外文翻译工作,从外贸经济的谈判到公安、医院、宾馆等的外事服务,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实习。
总之,实习训练要不拘泥于形式,重在参与,注重互动,把实习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
未来的翻译人才应该是面对市场、注重实践能力、具备专业知识、掌握翻译方法、在未来翻译领域内有清晰定位的实用型人才。高校作为翻译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与时俱进,在师资结构、教学方法与理念、实习途径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变革,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1]刘和平.翻译教学模式:理论与应用[J].中国翻译,2013(2):50-55.
[2]刘和平.翻译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法[EB/OL].2013[2013-11-13].http://www.docin.com/p-359669607.html.
[3]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6.
[4]班伟.构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133.
[5]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 (3):21.
[6]许钧.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翻译研究和学科建设问题[J].中国翻译,2012(4):6.
[7]周亚莉.翻译专业笔译教学:理念与方法[J].中国翻译,2013 (5):40.
[8]平洪.与时俱进,提升内涵,推动我国MTI教育持续发展[J].中国翻译,2013(4):82-86.
[9]陈艳粉.浅谈校企合作培养翻译人才模式的构建——以台州学院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13(4).
[10]黄友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J].中国翻译,2010(1):50.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ranslation Talents in Colleges
Chen Yanf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It is a trend to take translation teaching reforms in order to train better applied translation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social demands with a career orientation in colleges.The building of training mode includes systems of curriculum settings,prominence of professional courses,practical model in teaching,well-balanced teaching staff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raining,which can provide ideas for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undergraduate course;translation talent;training mode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4.04.022
2014-03-11
陈艳粉(1973- ),女,河南焦作人,台州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